中年人疲劳可通过调整作息、饮食调理、适度运动、情绪管理和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疲劳多与气血不足、肝郁脾虚、肾精亏虚等因素相关,需综合干预。
保证每天7-8小时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中医认为子时23点-1点是胆经当令,丑时1点-3点为肝经排毒时段,长期熬夜会损耗肝血。建议午间小憩30分钟以养心阳,睡前用艾草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多食山药、红枣、小米等健脾食材,搭配黄芪、党参等补气药材煲汤。避免生冷油腻,早餐可食用核桃黑芝麻糊补肾精。气血双虚者可适量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阴虚火旺者适合百合银耳羹。
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可疏通经络,站桩练习能培补元气。避免剧烈运动耗气,运动后可用手掌搓热命门穴温补肾阳。
肝郁气滞型疲劳常伴胸闷胁痛,可练习六字诀嘘字诀疏肝,按压太冲穴。心脾两虚者易多思多虑,建议每日静坐15分钟调息,用合欢花、玫瑰花代茶饮解郁安神。
气血不足可服用归脾丸,肾精亏虚适用左归丸,肝郁脾虚推荐逍遥丸。艾灸足三里、关元等穴位能温补脾肾,每周刮痧膀胱经可祛湿解乏。严重者需中医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补药。
日常可常按三阴交、涌泉穴保健,用五指梳头刺激头部经络。饮食注意五色搭配,春季多吃芽菜疏肝,夏季适量吃苦瓜清心,秋季食用梨子润肺,冬季进食栗子补肾。避免久坐久视,每工作1小时活动5分钟,养成规律排便习惯。长期疲劳伴消瘦、低热等症状需排查器质性疾病。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