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常喝杜仲茶有什么好处

发布时间: 2025-05-25 08:2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常喝杜仲茶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抗疲劳、延缓衰老等功效。杜仲茶的主要作用包括改善腰膝酸软、调节血压、增强免疫力、抗氧化、促进新陈代谢等。

常喝杜仲茶有什么好处

1、补肝肾:

杜仲茶归肝、肾经,能补益肝肾精血。中医认为肝肾亏虚会导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杜仲所含的杜仲胶、绿原酸等成分可促进肝肾细胞修复,改善因肝肾不足引起的疲劳乏力。长期饮用对中老年人肾气不足有显著调理作用。

2、强筋骨:

杜仲被称为"植物黄金",其提取物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茶中木脂素类物质可增强骨骼密度,对骨质疏松、关节疼痛有缓解作用。运动员或体力劳动者饮用可减少运动损伤,加速软组织修复。

3、降血压:

常喝杜仲茶有什么好处

杜仲茶中的京尼平苷酸具有血管扩张作用,能平稳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临床研究表明,持续饮用杜仲茶3个月可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10-15mmHg,且不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等副作用。

4、抗疲劳:

杜仲多糖能显著延长实验动物游泳时间,提高肝糖原储备。茶汤所含的环烯醚萜类物质可加速乳酸代谢,缓解肌肉酸痛。办公室人群午后饮用可改善脑部供氧,提升工作效率。

5、延缓衰老:

杜仲茶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其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长期饮用能清除自由基,减少皮肤皱纹生成,同时通过调节SOD酶活性延缓器官功能退化,对更年期综合征有改善作用。

常喝杜仲茶有什么好处

建议选择霜降后采摘的杜仲叶制茶,此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每日用量以5-10克为宜,沸水冲泡后焖3分钟饮用最佳。可搭配枸杞增强补益效果,但阴虚火旺者应减量饮用。坚持饮用时需注意观察体质变化,配合适度运动能更好发挥养生功效。储存时应密封避光,防止有效成分氧化失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杜仲茶补肾吗
杜仲茶补肾吗
“健骨强筋壮腰膝,入肝补肾子母实”,这是古人对杜仲的赞美之词。杜仲是传统名贵滋补中药,具有补肝肾、降血压、抗衰老等多种独特功效,尤其是双向调节免疫功能对维护人体健康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有神奇之树的美称。 杜仲...[详细]
发布于 2019-01-08

最新推荐

便秘喝蜂蜜水的正确喝法及最佳时间
便秘喝蜂蜜水的正确喝法及最佳时间
便秘时喝蜂蜜水建议在早晨空腹或睡前饮用,每次10-20毫升蜂蜜兑200毫升温水,水温不超过60℃。蜂蜜水主要通过润肠通便、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便秘,但需注意糖尿病患者、一岁以下婴儿...[详细]
2025-09-16 17:00
便秘喝番泻叶有副作用吗
便秘喝番泻叶有副作用吗
便秘患者适量饮用番泻叶通常无明显副作用,但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腹痛、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番泻叶属于刺激性泻药,主要成分为蒽醌类物质,适用于短期缓解功能性便秘。番泻叶中的蒽醌...[详细]
2025-09-16 11:36
便秘跟湿气重有关系吗
便秘跟湿气重有关系吗
便秘可能与湿气重有关,但并非唯一原因。湿气重是中医常见的体质问题,可能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大便黏滞不畅。便秘还可能与饮食不当、久坐少动、情绪压力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湿性黏滞重...[详细]
2025-09-16 06:12
男人湿气重怎么办,应该吃什么
男性湿气重可通过调整饮食、中医调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适量食用薏米、赤小豆、山药、冬瓜、茯苓等食物,也可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水、香砂六君丸、四妙丸、附子理中丸等药物。一、食物1、薏米薏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详细]
2025-09-15 19:20
便秘番泻叶能长期喝吗
便秘番泻叶能长期喝吗
番泻叶不能长期饮用,短期使用可缓解便秘,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药物依赖等不良反应。番泻叶属于刺激性泻药,适用于急性便秘的临时缓解,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控制使用周期。番泻叶含...[详细]
2025-09-15 13:24
便秘的中医辩证要点
便秘的中医辩证要点
便秘的中医辨证要点主要包括辨寒热虚实、辨脏腑病位、辨气血津液盛衰、辨病程长短、辨体质差异五个方面。中医认为便秘多与胃肠积热、气机郁滞、阴血亏虚、阳气不足等因素相关,需结合舌脉症...[详细]
2025-09-15 08:00
便秘的中医辩证施治
便秘的中医辩证施治
便秘的中医辨证施治需根据虚实寒热分型,主要有热秘、气秘、虚秘、冷秘四种证型,可通过中药调理、膳食调节、针灸推拿等方式改善。1、热秘热秘多因胃肠积热导致,常见于嗜食辛辣或外感热邪...[详细]
2025-09-14 15:12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