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全株可食用,嫩叶、花蕾、根部均可入膳,春季采摘口感最佳。食用方式主要有凉拌嫩叶、花蕾泡茶、根茎炖汤三种形式。
蒲公英叶片富含维生素A、C及钾元素,清明前后采摘未开花植株的嫩叶,沸水焯烫后冷水浸泡去苦味,搭配香醋、蒜末凉拌。注意避开污染区域采摘,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黄色花蕾含蒲公英醇、胆碱等活性成分,采摘半开花朵阴干后沸水冲泡,可搭配枸杞制成养生花茶。花茶具有轻微利尿作用,夜间饮用可能增加起夜频率。
秋季挖掘的肉质根洗净切片,与排骨同炖可中和苦味。根部含菊糖、蒲公英素等物质,建议每周食用不超过两次,体虚便溏者慎用。
干燥全草可入药,中医认为其性味甘苦寒,归肝胃经,传统用于乳痈肿痛、湿热黄疸等症。鲜品与干品功效侧重不同,使用前建议咨询中医师。
公路旁、污染区生长的蒲公英可能富集重金属,采摘需远离污染源300米以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孕妇及过敏体质者应控制食用量,出现皮疹、腹泻应立即停用。
蒲公英作为药食同源植物,建议采用交替食用方式避免单一摄入。春季可搭配荠菜、马齿苋等时令野菜丰富膳食结构,阳虚体质者可加入姜片调和寒性。鲜品每日食用量控制在100克以内,根茎类制品连续服用不宜超过两周。采摘时注意与相似有毒植物如毛茛科植物区分,不确定品种时不建议冒险尝试。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