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后第二天保持精神可通过穴位按摩、药茶调理、短暂补眠、适度运动、饮食调节五种方法缓解疲劳。
按压百会穴和太阳穴能快速提神醒脑。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用拇指指腹以适中力度顺时针按压3分钟;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中点后方凹陷处,双手食指同时按压可缓解头痛眼涩。配合风池穴后发际两侧凹陷处按摩更能改善脑部供血,中医认为这三个穴位共同刺激能升发阳气,对抗熬夜后的气虚状态。
西洋参3片搭配枸杞10粒泡水饮用,可补气养阴;菊花决明子茶菊花5朵、决明子10克清肝明目;薄荷陈皮茶鲜薄荷叶5片、陈皮3克能芳香开窍。这些药茶组合既能补充水分,其中活性成分还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缓解因熬夜导致的阴虚火旺症状。
选择11点至13点之间进行20分钟左右的子午觉,此时人体阳气最盛,短暂休息能高效恢复精力。睡眠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避免进入深睡眠周期导致醒后更加困倦。采用半卧位闭目养神亦可,重点在于让眼球和大脑皮层得到间歇性休息。
晨起后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3遍,或进行5分钟太极拳云手练习,通过舒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中医理论认为这类导引术能疏通经络,使卫气周流,特别适合熬夜后气机不畅的情况。避免剧烈运动消耗本已不足的阳气。
早餐选择小米南瓜粥搭配核桃仁,小米补脾安神,南瓜富含色氨酸;午餐增加清蒸鲈鱼和凉拌黑木耳,优质蛋白与铁元素有助于血红蛋白合成。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加重脾胃负担,可适量食用酸味水果如猕猴桃促进肝气条达。
长期熬夜人群建议日常饮用黄精枸杞代茶饮黄精10克、枸杞15克,配合敲打胆经沿大腿外侧中线自上而下叩击改善体质。午间可用菊花枕小憩,夜间睡眠前热水泡脚加入艾叶20克引火归元。若持续出现心悸、头晕等不适,需考虑心脾两虚或肝肾阴虚证型,建议中医辨证调理。日常应养成亥时21-23点入睡的习惯,顺应自然阴阳消长规律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2022-01-28
2022-01-28
2022-01-27
2022-01-27
2022-01-27
2022-01-27
2022-01-27
2022-01-27
2022-01-27
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