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前沿资讯 > 正文

从“苦夏”到“补夏”:三伏天吃对、睡对、动对,把身体调成“修复模式”

发布时间: 2025-07-24 17:5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冬养三九,夏养三伏”,这句流传千年的养生谚语,道出了季节与健康的密切关联。7 月 20 日,2025 年三伏天正式拉开帷幕。与近十年多数年份40天的“超长待机”不同,今年三伏天为30天的“精简版”,却因 “近十年最晚入伏” 的特点,被农谚“晚入伏热死牛”预示着可能面临更凶猛的高温考验。不过,在传统医学视角中,这段暑热最盛的日子,更是人体一年一度的“黄金修补期”—— 抓住伏天阳气最盛的天时,做好养生调理,能为全年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三伏天:高温背后的 “修复密码”

为何说三伏天是 “黄金修补期”?传统医学认为,夏季阳气由内脏向体表扩散,如同大地万物在阳光下舒展生长,而三伏天正是阳气最旺盛的阶段。此时养生,如同给植物在盛花期施肥,能借助自然阳气的 “外力”,补充人体因夏季耗散而流失的阳气,实现 “阴阳平衡”。

不过,三伏天的 “热” 与 “湿” 需格外留意。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人体易遭遇多重健康“烤”验:

·热邪会让阳气浮于体外,到了夜晚难以收敛,进而引发入睡难、睡眠浅;

·湿邪与热邪结合成湿热,困住脾胃,使其运化功能变差。脾胃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营养并输送全身,一旦运化失常,营养无法被充分利用和代谢,就会在体内堆积,影响代谢状况,比如可能让血糖、血脂出现波动。而且脾胃运化不畅会使气血生成不足,身体得不到足够滋养,人就容易疲惫乏力。

从“顺应天时”到“主动调理”:伏天养生六要点

汲取传统智慧与现代健康需求的 “通络养生八字经”(通络、养精、动形、静神),指导我们从饮食、习惯上找到贴合日常的调理方法,让身体在高温中实现平稳 “修复”,让代谢和睡眠回归正轨。

1. 饮食:“苦夏” 巧吃,健脾又祛湿

三伏天常让人食欲不振,此时不妨给餐桌加些“苦味”—— 苦瓜、苦菊等苦味食物,在中医看来能“清心火、健脾胃”,帮助化解湿热。但需注意,苦瓜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可搭配生姜、山药等温补食材中和。

同时,高温下补水至关重要,但高糖饮品不宜多喝,可以试试健康好喝的植物饮料。例如调节血糖的津力旺饮料,以‘益气养阴、健脾运津’为核心,精选绞股蓝、山楂、山药等药食同源成分,既能促进津液生成,又能辅助调节血糖;也可以选择调节血脂、改善睡眠的怡梦饮料,成分是酸枣、桑椹、陈皮、茯苓、菊花5种药食同源本草,通过‘滋补肝肾、健脾宁心’,强化肝肾心脾功能,达到“祛瘀化湿,养心安神”。这些调理型健康饮料,既能补水,又能调节身体津液平衡,适合夏日日常饮用。

从“苦夏”到“补夏”:三伏天吃对、睡对、动对,把身体调成“修复模式”

2. 散热:出汗有度,补水有方

“伏天出汗”是身体的自然调节,但“大汗淋漓”并非好事,过度出汗会耗伤阳气与津液。通络养生八字经-动形理念要求适量运动,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八段锦、中华通络操等。

出汗后补水有讲究:先小口喝温凉水,半小时后再分次饮用,每次100-150毫升;也可吃些酸枣、山楂、猕猴桃等酸味水果,或者怡梦植物饮料酸甜口感,借助“酸味敛汗”的特性,补充津液的同时避免水分流失过快。

3. 避寒:温差可控,凉食慢尝

长时间待在空调房、猛灌冰饮,是伏天养生的 “隐形陷阱”。室内外温差建议不超过 7℃,从室外进入空调房时,先擦干汗水再降温;喝冷饮时小口慢饮,让脾胃逐渐适应,避免寒湿突然侵袭引发腹痛、腹泻。

4. 作息:借 “子午觉” 养精神

高温易让人睡眠变浅,而睡眠差又会加重疲劳与情绪烦躁。建议遵循 “午时小歇,子时深睡”:午时(11:00-13:00)阳气最盛,小憩 15-20 分钟可恢复精力;子时(23:00 前)前入睡,让阳气收敛,为次日储备能量。室温保持 24-25℃,是最适合睡眠的“黄金温度”。

5. 情绪:“佛系” 养心,避免 “情绪中暑”

持续高温可能引发“情绪中暑”—— 心烦易怒、注意力不集中。中医认为 “心主神志”,情绪波动会进一步耗伤阳气。可通过听舒缓音乐、练深呼吸等方式静心,减少焦虑与激动,让身心同处于“平和”状态。

6. 传统调理:专业指导下的 “冬病夏治”

对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三伏天可尝试 “三伏贴”“耳穴压丸” 等传统疗法:三伏贴通过穴位敷贴,借助阳气疏通经络;耳穴压丸则通过刺激耳穴调理脏腑。需注意,这类疗法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体质辨证施治才能发挥效果。

从 7 月 20 日初伏到 8 月 18 日末伏,每一天都是 “修复” 的好时机。无论是饮食上的“苦中寻补”,还是作息上的“顺时休息”,核心都是让身体与自然节奏同步 —— 在高温中护好阳气,在湿热中守住脾胃,在忙碌中稳住心神。用科学的方式调理身体,不仅能安稳度过酷暑,更能为全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三伏天怎么调理身体
三伏天怎么调理身体
三伏天,作为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常常让人感到疲惫不堪。调理身体以应对高温天气,不仅能让我们保持活力,还能预防一些因热而生的健康问题。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是关键。每天至少喝八杯水,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毒素,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你可以尝试在水中加入一些薄荷叶或柠檬片,不仅增添风味,还有助于清...[详细]
发布于 2025-01-06

最新推荐

上火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上火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上火引起便秘可能与饮食不当、水分摄入不足、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衡、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上火通常指体内阴阳失衡导致的热性症状,而便秘则表现为排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1、饮食...[详细]
2025-09-17 16:47
便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
便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
便秘可能由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肠道功能紊乱、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规律排便、缓解压力、合理用药等方式预防。1、饮食结构不合理膳食纤维...[详细]
2025-09-17 16:46
炒白术和生白术的区别是什么
炒白术和生白术的区别是什么
炒白术和生白术的区别主要在于炮制工艺不同,导致药性、功效及适用人群存在差异。生白术是直接干燥的根茎,性偏凉,长于健脾燥湿;炒白术经麸炒后性转温,增强补脾止泻作用。1、炮制工艺生...[详细]
2025-09-17 16:45
有生完孩子后补气血的好方法吗
生完孩子后补气血可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适度运动、穴位按摩、规律作息等方式改善。产后气血不足可能与分娩失血、哺乳消耗、体质虚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1、饮食调理产后可适量食用红枣、枸杞、桂圆等补...[详细]
2025-09-17 16:44
三七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三七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三七的禁忌人群主要包括孕妇、经期女性、出血性疾病患者、过敏体质者及低血压患者。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止血定痛等功效,但特定人群使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1、孕妇三七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增...[详细]
2025-09-17 16:42
男人早泄木瓜泡酒有奇效吗
男人早泄木瓜泡酒有奇效吗
男人早泄时饮用木瓜泡酒没有明确疗效。早泄可能与心理因素、神经敏感度异常、前列腺炎、激素水平紊乱或遗传因素有关,需通过专业医学评估确定病因。木瓜泡酒是民间偏方,其成分中木瓜含有蛋...[详细]
2025-09-17 16:41
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有什么区别
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有什么区别
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在中医辨证中属于不同病理机制,主要区别在于气滞血瘀以气机阻滞为主,气虚血瘀以气虚推动无力为主。1、病因差异气滞血瘀多因情志不畅、肝郁气滞导致气血运行受阻,常见...[详细]
2025-09-17 16:4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