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体虚可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适度运动、穴位按摩、起居调养等方式促进恢复。病后体虚多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津液耗伤等因素有关,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易出汗等症状。

选择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羹、红枣莲子汤等,有助于补益脾胃。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豆浆等,避免生冷油腻食物。每日可少量多次进食,减轻胃肠负担。
遵医嘱使用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生脉饮等经典方剂。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生脉饮口服液等可改善气血两虚。体质偏寒者可加用黄芪、党参代茶饮,阴虚者可用麦冬、玉竹煎水服用。
从舒缓的八段锦、太极拳开始,每次10-15分钟,逐步增加至30分钟。后期可配合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度。避免剧烈运动耗气伤津,运动时间宜选上午阳气升发时段。

每日按揉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各3-5分钟,配合艾灸效果更佳。背部膀胱经刮痧可疏通阳气,涌泉穴搓揉能引火归元。睡眠前按摩内关、神门穴有助于安神定志。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午间小憩30分钟。注意保暖避风,尤其护住大椎、命门等要穴。保持居室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夜间可用生姜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恢复期间需保持情绪平稳,避免思虑过度。可配合聆听舒缓音乐或进行呼吸训练,如六字诀养生功。定期监测体重、食欲等指标,若出现持续低热、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复诊。戒烟限酒,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体质改善后可逐步恢复日常工作强度。
2022-02-06
2022-02-06
2022-02-05
2022-02-05
2022-02-05
2022-02-05
2022-02-05
2022-02-05
2022-02-05
202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