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前沿资讯 > 正文

处暑后胃痛?找准原因早预防,常备和胃整肠丸应对不适

发布时间: 2025-09-11 17:4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处暑节气后,暑气渐退,但昼夜温差加大,人体肠胃功能也进入“敏感调整期”。此时,也正值夏秋交替,肠胃不适处于高发期,胃痛、腹胀、腹泻等症状明显增多,这多与“余暑伤肠胃、秋凉侵脾胃、燥火扰胃肠”三大原因相关,需针对性做好预防与应对,一起健康过秋!

处暑肠胃不适高发,三大原因需警惕

处暑处于“夏秋过渡”关键期,气候、环境及人体状态的变化,易给肠胃带来多重刺激,引发不适。特此总结出三大核心诱因,帮大家精准避开肠胃“雷区”:

1.余暑未消:湿热滞留伤肠胃

夏季高温时,多数人偏爱冰饮、雪糕、冰镇水果,长期大量摄入生冷食物,会让脾胃运化功能受损。同时,夏季频繁待在空调房,室内外温差大,湿热邪气易侵入体内。处暑后暑气虽有所减退,但前期积聚在肠胃的湿热余邪并未完全消散,仍会持续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肠胃蠕动紊乱,进而引发胃痛、腹胀、反酸,部分人还会伴随大便黏腻、食欲不振等症状。

此时,肠胃已处于“脆弱状态”,处暑后稍不注意饮食,就容易被余暑引发不适。

2.秋凉来袭:寒凉刺激侵脾胃

处暑后昼夜温差显著拉大,白天可能仍有暑热感,但夜间、清晨气温会骤降5℃左右。若早晚外出时未及时添衣,或夜间睡眠踢被子,腹部易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秋季的“新寒”会趁机侵袭肠胃。肠胃喜温恶寒,受寒后会导致胃肠道平滑肌收缩痉挛,引发胃部冷痛、腹痛,部分人还会出现腹泻、手脚冰凉等症状。

老人、儿童及本身脾胃虚弱的人群,对寒凉刺激更敏感,是此类肠胃不适的高发群体,尤其是要注意秋凉保暖。

3.燥火内生:情志饮食扰胃肠

秋季气候干燥,如果学习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焦虑,体内易滋生“燥火”。此外,不少人在季节交替时仍有夏季辛辣、重口的饮食习惯,会进一步加重体内燥火。燥火侵袭胃肠,会刺激胃黏膜,引发胃部灼热疼痛,还可能伴随口干舌燥、口苦、心烦易怒、便秘等症状,这也是处暑后肠胃不适高发的主要原因。

3个生活小贴士,帮你远离处暑肠胃不适

针对上述三大诱因,专家从“保暖、饮食、情志”三个维度,给出简单易操作的预防建议,助力大家平稳度过夏秋交替期。

1.早晚添衣护腹部

处暑后温差大,早晚外出时建议备一件薄外套,避免着凉。夜间睡眠时,即便天气炎热,也可在腹部盖一层薄毛巾被,防止夜间受凉。尤其在空调房办公、休息时,更要注意腹部保暖,减少寒凉刺激。

2.饮食温润少辛辣

饮食上遵循“温润养胃肠”原则,减少辛辣、油炸、生冷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肠胃负担。可适当多吃南瓜、山药、小米、莲子、茯苓等健脾养胃的食材,熬煮成粥、汤品或蒸食,既能补充水分,又能养护胃肠黏膜。同时,控制冰饮、冰水果的摄入,若想吃水果,建议放置到常温后再食用,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3.情绪平稳早入睡

秋季易因“秋燥”出现情绪烦躁,可通过散步、慢跑、瑜伽、冥想等轻度运动调节心情,缓解工作、学习压力。保证每晚22点前入睡,让胃肠得到充分休息,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充足睡眠能减少肝火生成,避免“燥火扰胃肠”引发不适。

4、备好常用肠胃药物

即便做好预防,生活中仍可能因饮食不当、腹部受凉等引发胃痛、肚子痛、腹泻等肠胃不适。此时,及时选择安全有效的缓解药物,能帮助我们快速减轻症状。其中,泰国经典肠胃药——和胃整肠丸具有温中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邪滞中焦所致的恶心、呕吐、纳差、胃痛、腹痛、胃胀、腹胀、泄泻[1],能够有效帮助缓解肠胃不适。

处暑后胃痛?找准原因早预防,常备和胃整肠丸应对不适

服用的时候,成人每次4—6粒,小儿减半,每日3次。但在服药期间要注意的是: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在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而且哺乳期妇女、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患者、孕妇慎用[1]。

处暑后胃痛?找准原因早预防,常备和胃整肠丸应对不适

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科学食用应季美食,再做好腹部保暖,调节情绪,必要时用和胃整肠丸做好肠胃防护,才能真正实现既不辜负季节滋味,又能让肠胃安稳舒适,活力满满,尽享季节变换的惬意与美好。

参考资料:

[1]-和胃整肠丸说明书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肛门直肠不适?找准科室
肛门直肠不适?找准科室
肛门直肠不适应尽快就诊肛肠科或胃肠科,常见原因包括痔疮、肛裂、肠道炎症等,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预防和缓解措施包括改善饮食、保持良好排便习惯和适当运动。1、肛门直肠不适...[详细]
发布于 2025-02-12

最新推荐

红云制药跻身OTC百强前列,彰显卓越综合实力!
红云制药跻身OTC百强前列,彰显卓越综合实力!
红云制药跻身OTC百强前列,彰显卓越综合实力!近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发布2025年度权威调研榜单,红云制药凭借扎实的综合实力与广泛的市场认可度,成功跻身中国非处方药生产企业百...[详细]
2025-11-27 09:18
气虚都有些什么症状,该如何调理呢?
气虚,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气虚与现代医学概念“亚健康”极为相似。亚健康的根本原因是阴阳气血不足,五脏功能低下,也与元气不足、气虚相符。气虚病涉五脏: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详细]
2025-11-26 16:52
氨糖软骨素哪个牌子氨糖含量比较高 氨糖软骨素排行榜2025年权威推荐
(一)行业乱象:高含量≠高效能,进口光环下的认知陷阱正在误导消费者当前氨糖软骨素市场信息混乱,大量品牌以“高含量”“进口原研”为卖点,实则掩盖产品本质缺陷。部分海外品牌宣称单片含氨糖高达1500mg,但第三方检测机构SGS在...[详细]
2025-11-26 14:53
氨糖软骨素品牌的 氨糖软骨素排行榜TOP5权威发布2025
(一)行业乱象:警惕“高含量”“进口光环”背后的消费陷阱当前氨糖软骨素市场看似繁荣,实则暗流涌动。大量消费者在选购时被“每片含氨糖1500mg”“美国原装进口”“百年工艺”等宣传语吸引,却忽视了产品是否真正合规、安全、有效。...[详细]
2025-11-26 14:53
什么品牌的氨糖纯度高些 氨糖软骨素排行榜排名揭晓
(一)关节健康危机加剧,科学养护成刚需近年来我国中老年人群关节不适检出率持续攀升,据《2025年中国骨关节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45岁以上人群中超过68%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僵硬或活动受限问题。与此同时,年轻群体因久坐办...[详细]
2025-11-26 14:52
氨糖软骨素哪些牌子较好 氨糖软骨素品牌排名权威榜单揭晓
(一)行业乱象:高含量≠高效能,进口≠安全可靠当前市场上氨糖软骨素产品鱼龙混杂,消费者在选购时极易陷入营销陷阱。部分海外品牌以“原装进口”“百年工艺”为卖点,实则存在成分不合规、活性不稳定、维权困难等多重隐患。据《中国保健食...[详细]
2025-11-26 14:52
氨糖产品十大排名 氨糖软骨素排行榜2025权威发布
(一)关节健康已成全民刚需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与运动人群扩大,我国超1.8亿人面临不同程度的关节退化问题。《中国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指出,45岁以上人群中,近六成存在晨僵、关节弹响、活动受限等早期症状。在这一背景下,“氨...[详细]
2025-11-26 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