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丝瓜炒鸡蛋是很好的孕妇食谱

发布时间: 2011-10-17 12:2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大家都知道丝瓜有很好的功效。在炎热的夏天,既能补充营养,又有清热通便的功效。丝瓜中维生素B1含量很高,有利于大脑发育,对于准妈妈和胎宝宝的成长都有益处。下面是对丝瓜的孕妇食谱的介绍。

 丝瓜金针菇:

原料:丝瓜100克,金针菇100克,盐、水淀粉、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丝瓜洗净,去皮切段,用盐腌一下,避免发黑。

2、金针菇洗净,放入沸水中略焯一下,立即捞出,沥干。

3、锅中放油烧热后,放入丝瓜快速翻炒,再放金针菇同炒,用盐调味。

4、出锅前用水淀粉勾芡,炒匀即可。

丝瓜的其他吃法:

 丝瓜炒鸡蛋:

丝瓜洗净去皮切段,鸡蛋打散成蛋液。

先将鸡蛋炒熟;锅中放油烧热后,将丝瓜放入锅中翻炒熟透后,加盐,再放入炒好的鸡蛋炒匀即可。

  丝瓜饼:

丝瓜1根,海米50克,面粉100克,盐、胡椒粉、植物油各适量。

丝瓜洗净去皮切成丝;海米泡软。将面粉放入一个大碗中与水调成糊状,加入丝瓜、海米适量调匀。

平底锅中放油,烧热后倒入适量面糊,两面煎黄后即可。

想知道更多有关中医妇科的信息,请访问http://tcms.fh21.com.cn/zyzl/zyfk/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丝瓜炒鸡蛋——美容养颜保护大脑
丝瓜炒鸡蛋——美容养颜保护大脑
丝瓜炒鸡蛋是老少皆宜的一道美味可口家常菜,在平时吃这种食物非常不错,这种食物首先吃起来的味道好,而且营养价值也是非常丰富的,常吃丝瓜炒鸡蛋对我们健康很有好处,那么具体丝瓜炒鸡蛋应该如何烹饪呢,这是很多人不清楚的,一起看看吧。丝瓜炒鸡蛋的材料丝瓜适量、鸡蛋2-3颗、油适量、盐少许、...[详细]
发布于 2024-05-29

最新推荐

辟谷能改善皮肤吗
辟谷能改善皮肤吗
辟谷通过调节体内代谢和排毒可能改善皮肤状态,具体效果与个体体质、操作方式及持续时间相关。1、代谢调节:辟谷期间减少食物摄入可降低消化负担,促进肝脏排毒功能,减少毒素通过皮肤排泄导致的暗沉问题。短期轻断食可能改善皮肤微循环,但需配合每日200...[详细]
2025-05-19 16:54
左上腹胀满一年了怎么办
左上腹胀满一年了怎么办
左上腹胀满持续一年可能与消化功能紊乱、慢性胃炎、肝胆疾病、肠道问题或情绪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排查病因。1、消化功能紊乱:长期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表现为餐后胀满、嗳气。中医认为脾胃运化失职,可选用保和丸、香砂六君丸等...[详细]
2025-05-19 16:51
番泻叶对减肥有用吗
番泻叶对减肥有用吗
番泻叶可通过刺激肠道蠕动辅助短期减重,但需谨慎使用避免依赖。1、通便原理:番泻叶含蒽醌苷类物质,刺激大肠神经丛增强蠕动,促进排便减少水分吸收。过量使用可能损伤肠壁神经导致结肠黑变病,建议每日不超过3克,连续服用不超过7天。替代方案可选择火麻...[详细]
2025-05-19 16:51
辟谷第5天可以吃什么
辟谷第5天可逐步引入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米汤、蔬菜汁、稀粥,需避免高脂高蛋白及生冷刺激。1、米汤:糙米或小米熬制的米汤富含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能温和滋养脾胃。制作时米水比例1:10,煮沸后滤去米粒,每日饮用200-300毫升。脾胃虚弱者可加...[详细]
2025-05-19 16:50
贴肚子去湿气真的有效果吗
贴肚子去湿气有一定效果,主要通过穴位刺激和药物渗透改善湿气症状,具体效果因人而异。1、原理分析:中医认为湿气重多因脾虚运化失常,贴敷肚脐神阙穴可刺激经络,促进药物吸收。肚脐皮肤薄、血管丰富,利于药效直达脏腑。常用含苍术、茯苓等成分的贴剂,通...[详细]
2025-05-19 16:45
热敷肚子去湿气吗
热敷肚子去湿气吗
热敷肚子能辅助祛湿,但需结合体质辨证使用,湿热体质慎用,寒湿体质更适合。1、原理分析:中医认为湿气分寒湿与湿热,热敷通过局部升温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寒湿排出。寒湿体质表现为怕冷、舌苔白腻,热敷可缓解;湿热体质舌苔黄腻、易长痘,热敷可能加重症状...[详细]
2025-05-19 16:45
用加热带敷肚子能祛湿吗
用加热带敷肚子能祛湿吗
加热带敷肚子可辅助祛湿,但需结合体质辨证使用,湿热体质慎用,寒湿体质更适合。1、原理分析:中医认为湿邪分寒湿与湿热,加热带通过局部升温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寒湿排出。寒湿体质表现为畏寒、腹泻、舌苔白腻,热敷可温阳化湿;湿热体质若误用可能加重内热...[详细]
2025-05-19 16:4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