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特色中医 > 太极 > 正文

太极拳的呼吸方式

发布时间: 2011-11-18 15:2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太极拳是一种注意内功的拳术,而调节呼吸对太极拳运动起到特殊的作用。一般来说,练习太极拳时呼吸与动作配合的要领是:动作在起身、屈臂、手臂向内收、蓄劲时,采用

吸气配合;动作在下蹲、伸臂蹬脚及手臂向外开、发劲时,采用呼气配合。简言之,动作的合、虚、蓄用吸,开、实、发用呼。动作外展为呼,内收为吸;动作沉降为呼,提升为吸;发劲时为呼,蓄劲时为吸。不管哪种呼吸,基本要领都应是细、匀、深、长。但是,在太极拳运动中并不是只有这一种呼吸方式,比如初学者练习时的自然呼吸法,陈式太极拳中的发声呼吸法,还有在进行太极推手时胸式呼吸的运用等。下面分别对这几种呼吸方式来进行分析论述。

一、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是在呼吸时横隔膜肌收缩,腹部随之起伏,是以隔肌活动为主的呼吸方式。从太极拳的生理特征来说,腹式呼吸能加深和加大肺活量,也是这种呼吸方式,才能表现出太极拳的柔、匀、细、长,在动作配合上才能协调,在太极拳运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气沉丹田,内外结合,缠绕运动,舒畅经络等,都是通过腹式呼吸来完成的,腹部是“丹田”所在,练习时在身体端正的基础上“意注丹田”,通过意识导引呼吸,将气缓慢地传送到腹部脐下,使腹部任其自然地起伏鼓荡,在充实饱满地状态下腹肌向四周产生紧张内裹之势。太极拳是以腹部的松弛起到转换重心和传递劲力的作用,也正因为采用这种腹式运动方式,使呼吸更加深长、自然、匀细,并且通过意识将气徐徐吞吐,使呼吸方式符合动作运动的规律,而在运动生理学中还说到,腹式呼吸的吸氧量大,并且在呼吸中有加深气息的深长作用,这对太极拳运动在沉稳的基础上,呼吸达到柔匀、细、长起到一定的效果。腹式呼吸是太极拳运动中最常用的呼吸方式。

二、自然呼吸法

自然呼吸法又称混合式呼吸法。呼吸不随意识和动作的改变而加以改变。自然呼吸就是不要过分注意呼吸和拳架、动作的配合问题,在做好拳势动作基础上,呼吸以自然、舒服为宜,你觉得舒服了,就对了。长此以往,呼吸自然就和动作配合上了,这实际上是以动作来调节呼吸。这种办法的前提是动作要准确,要合乎规格,要规范,对动作要求比较高。采用这种呼吸法在学习太极拳的初级阶段中是特别提倡的。因为自然呼吸法是使人们在练习过程中不加任何勉强或干扰的呼吸形式,练习者是为了记住太极拳的动作规格、路线、方法和要领,已无法在人体生理方面再做任何要求,在练习过程中只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对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并不完全理解,做动作时人体表现出停顿,不能起到节节贯串,相连不断,一气呵成和用意不用拙力效果。所以在练习太极拳的初期,呼吸法自然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将是形成腹式呼吸的基础。

三、胸式呼吸法

胸式呼吸法,这种呼吸的生理过程是胸和肋向外向上扩张,同时两肩也向上抬升以帮助胸廓扩张,外界空气便压入肺内而完成吸气,然后胸肋复还原位,两肩下沉使胸廓缩小,肺内储气便排出体外而完成呼气。而在太极运动过程中,要求练习者做到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等特点。那么,胸式呼吸会无意识使胸廓紧张,外表会出现双肩上耸、腹肌紧缩、颈项僵硬,在动作中就不能达到含胸拔背和沉肩坠肘的要求。但是,在太极推手中,为了起到“引进落空”和“瞬间转化”的作用,胸式呼吸在一定程度上是采用的。单个动作的练习就是利用胸部开合、提沉,起到以胸化劲的效果。

四、发声呼吸法

是采用口鼻出声的呼吸形式。在运动过程中,根据动作要求和技击时的情景,利用呼吸机能的短促吸气和呼气,使呼吸在发劲时产生“哼哈”二声。在太极拳运动中采用这种发声来协助人体的各种发力动作,特别是在太极拳的技击运动中,尽管都采用以四两拨千斤的柔化方式为主,但是也有很多发劲动作,为了使劲发的有渗透力,发声是一种最好的方法。呼吸中的发声能使人体的肌肉得到快速的收缩与舒张,具有较高弹性作用,还能使肌体得到放松。通过练习可以使人体内的意气得到调整。练习太极拳时能起到以气催力,以声助威的功效。这种呼吸方式通常在陈式太极拳中运用。

所以在太极拳运动中,正确运用呼吸方法,使呼吸、动作、意识三者紧密结合,形成内外合一,可以为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创造良好条件。

五、在太极拳运动中常见的八种影响呼吸方式的问题

1.憋气 练习者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动作要求的规格、运动路线及造型上,就容易出现憋气的状态,憋气的弊端在于肺部气体不能很好的交换,影响血液中血红蛋白细胞含氧量,气血停滞,运转不灵,导致全身动作受到影响。

2.僵直太极拳全身松柔,不使有分毫拙劲,僵直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初学者一般会刻意的注重动作的姿态,导致动作发僵,尤其是上肢,这样难以演练出形如流水的拳法特点。

3.散乱 这是所有太极拳练习者都容易犯的错误,太极拳动作有开有合,有起有落,开手时胸廓开张,如不能及时吸气配合,将影响动作的舒展及手脚搁置,动作规范受损。

4.短促在练习太极拳时易犯胸式呼吸的错误。气不能下沉,而游离于胸,太极拳的动作需要平缓地完成,深、长、细、匀的腹式呼吸正是这一特定的运动形式所必须的,短促的胸式呼吸易造成动作的泻劲与松弛,难以达到一气呵成的技术要求。

以上讲述了太极拳中的几种呼吸方式以及它们的机理和运用,也提出了练习者容易出现的—些问题。总之,对于初学者练习太极拳,建议使用自然呼吸法,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太极拳练习者就必须有意识地使用腹式呼吸,在太极推手时胸式呼吸可以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而在陈式太极拳中的发声呼吸法可以促使内气畅通,使内劲全部放出。可见太极拳运动中,充分将呼吸方式与动作、意识的紧密结合,可以提高太极拳的演练水平、技击效果和健身作用。

想知道更多的信息想咨询,请访问http://tcms.fh21.com.cn/ts/taiji/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瑜伽冥想的4种呼吸方式
瑜伽冥想的4种呼吸方式
把注意力集中呼吸上是觉悟和养生的通用技巧,调息是冥想的准备活动之一,或者直接将其作为冥想的一部分,掌握了呼吸技巧会让神经系统处于更为愉快的放松模式。下面就为大家几种常见的呼吸方式!1.喉轮呼吸:即侯头呼吸,此呼吸最浅短,仅在喉头出入,不能尽肺叶张缩的力量,因此达不到吸氧吐碳{二氧...[详细]
发布于 2012-02-23

最新推荐

每天打太极拳多久最好
每天打太极拳多久最好
每天打太极拳30-60分钟最佳,需结合体质强度、时间分配、季节调整、疾病需求和长期规律。1、体质强度:太极拳运动量因人而异,气血虚弱者建议从15分钟起步,逐渐增加至30分钟;健康人群可维持45-60分钟中低强度练习。阳虚体质宜选早晨练拳助升...[详细]
2025-05-14 07:11
智力障碍一般寿命多长
智力障碍患者的寿命受基础病因、并发症及护理水平影响,差异较大,需结合遗传疾病、共患病管理、营养支持、社会关怀及医疗干预综合评估。1、病因影响: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征患者平均寿命约60岁,先天性代谢缺陷未及时治疗可能缩短至30岁以下。早期基因...[详细]
2025-05-14 07:00
瑜伽spa是干嘛的
瑜伽spa是干嘛的
瑜伽SPA结合瑜伽体式与SPA理疗,通过身心放松、经络疏通、压力缓解、气血调和、体质增强五种方式促进健康。1、身心放松:瑜伽SPA通过冥想引导和精油按摩降低皮质醇水平,配合腹式呼吸法调节自主神经。治疗采用薰衣草精油肩颈推拿结合阴瑜伽体式,每...[详细]
2025-05-14 06:52
瑜伽spa是荤的还是素的
瑜伽spa是荤的还是素的
瑜伽SPA属于非饮食概念,与荤素无关,其本质是通过身心调理达到健康效果。1、概念解析:瑜伽SPA是结合瑜伽体式与水疗技术的综合养生方式,核心在于通过呼吸控制、体位练习及物理疗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传统瑜伽哲学中的"非暴力"原则虽提倡...[详细]
2025-05-14 06:51
防止腰疼的锻炼方法
防止腰疼的锻炼方法
防止腰疼可通过强化核心肌群、改善姿势、适度拉伸、科学运动及调整生活习惯实现。1、核心训练:腰腹肌群薄弱是腰疼常见诱因。平板支撑能激活深层腹横肌,每天3组,每组30秒;仰卧抬腿锻炼下腹部,15次/组;桥式运动强化臀肌和竖脊肌,保持10秒后放松...[详细]
2025-05-14 06:40
智力障碍的孩子有什么特征
智力障碍儿童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低下、社会适应能力不足,核心特征包括语言发育迟缓、学习困难、自理能力差、社交障碍及行为异常。1、语言迟缓:语言能力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可能出现词汇量少、表达不清或完全无语言。中医认为与先天肾精不足、髓海失养相关...[详细]
2025-05-14 06:37
一般左边偏瘫多久才能康复
一般左边偏瘫多久才能康复
左边偏瘫康复时间因人而异,通常需3-6个月系统治疗,关键因素包括神经损伤程度、康复介入时机、患者年龄及基础疾病控制情况。1、神经损伤程度:脑卒中导致的运动神经元损伤是偏瘫主因,轻度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能3个月内恢复肢体功能,大面积脑出血或脑梗死...[详细]
2025-05-14 06:37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