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 太极 > 正文

太极可以帮助人们静心

发布时间: 2011-12-23 11:0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静定功夫是传统太极拳训练体系中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太极拳练习者必经训练出来的一种素质。

静,从字面来看,就是静止不动的意思;定在太极拳中,则是比静高一点的生命体验。如笔者所传承的内功太极拳,从起式开始,一招一术(术为内功心法)的转换过程,往往伴随着“心中一静”、“十字中心一静”、“心神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初学者很难理解。

为什么难以理解?因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工作、生活、学习的压力,拘谨、紧张、忙碌似乎成了生命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须臾离也。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学练最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品质的太极拳,反而会不适应,不习惯;因为,心神已经静不下来、定不下来了。

太极拳虽然始终是在运动状态下演练的;然而,阴阳互孕、阴阳既济、动静一如才是太极拳的运动本质,没有了这些,太极拳的内涵和魅力就会丧失殆尽。

传统太极拳的价值,体现在拳法招式中,必然是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静、定,所谓的“意断形不停”、“移位不移点”——这里的本意就是形体虽然在运动中,则心神必须处于静定中。基于这样的认识,外国人才把太极拳称为“运动冥想”。

我们所倡导的太极拳(太极文化),静定法是必须进行的专项训练。这个训练过程,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至少要持续1年以上。

第一阶段——金刚坐

金刚坐本来是中国古人日常读书、交谈时所形成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威仪姿势,是儒家特别推崇的生活习惯;只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种坐姿,当代的中国人已经很少用了,也特别的不习惯了。

金刚坐很简单,共有两种坐法。

其一,先两腿并拢,小腿平铺在坐垫上,大腿和身体保持直立,随之,臀部坐在两小腿上。

其二,两小腿平行放着,一个脚背压另一个脚的脚心上,重叠在一起,进而坐在小腿及脚后跟处;坐下之后,身体往前趴一下,把臀泛开再坐下去,身体直起来后,腰往前送,然后涵胸(有一点意思就可以了,不要动形体,要收下颏,把精神领起来。中国道家虽然讲“根本大道不在坐”,但也认为“要从坐的形式来入道。”

金刚坐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腿的“通透度”(通过武学训练,气血在身体里实现畅通无碍的一种境界,传统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都强调实现这个功夫。)不够,采取这种坐姿不久,因身体压瘪小腿内血管的原因,腿会麻、会疼,这时,心里会很烦躁、安静不下来,甚至会产生不想坐下去的念头。如何应对?再继续坚持一下(注意:一定要循序渐进)。

金刚坐是通过静的坐姿让气血更好流通的方法——压瘪血管,让血先缓慢地流过,相当于堵住大坝;等站起来的时候,瘪住的地方一开,就好像大坝决口,气血会更好地冲过去,直达脚趾。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金刚坐的姿势看书、看电视、聊天;此外,在所有特殊的坐姿中,金刚坐是唯一可以饭后就坐的姿势,因为这个坐姿可帮助消化。

第二阶段——马步庄

过去讲,要“要把骨髓洗,先从站庄起”。这其中,马步庄是传统武学最受推崇的方略,为什么,因为这个庄法启动真气快捷,可促进气血的流通,强身健骨作用明显。

马步庄最基本的要求是两脚平行分开站立,脚尖向前,小腿直立,大腿基本上平行或略高一点。亦有两种站法。

其一,小马步庄。这个庄的开始,是两脚脚尖分开呈外八字;随之,两脚脚跟分开,呈两脚平行状,与肩等宽。身体从高位开始往下蹲,逐渐使大腿趋于平行。这个庄的难点是腰如果不松开,两大腿不容易蹲平。

其二,大马步庄。这个庄的开始,是两脚脚尖分开呈外八字;然后,脚跟分开呈倒八字;进而,脚尖再呈外八字;随之,两脚跟和脚尖呈前后平行状,比肩宽一些,最多宽一倍。太宽了小腿就垂直不下来了。在此基础上,身体慢慢往下蹲,逐渐地使得两大腿趋于平行(一定要略高一点)。

马步庄手式往往取环抱式,手心向内,对着身体,仿佛两臂抱着一个大大的气球似的。这个手式,武学老前辈称之谓为“含机手”。

马步庄对于练太极拳者的特殊意义是锤炼静定的功夫。因为,初站庄时,由于腿部的“通透度”不好,腿部因肌肉紧张,会发生抖动、疼痛等现象;有的人,腰胯还会疼痛、不受力,大腿会自己往下落(低于水平线);此外,还会出现心跳加剧、大汗淋漓、极度疲劳等现象。这些现象,是抽掉“拙劲”换“灵动之劲”的正常现象,不过,这些现象往往令人难以忍受;然而,这恰恰是练心神能否静下来,能否定下来的最佳契机。千万不可错过。

第三阶段——无相掌

无相掌是最吃苦的功夫,正由于最吃苦,亦是对静定功夫的锤炼帮助最大的训练方法。由于这个方法须有人指点方能练下去,因此,这里略去不谈。

静定训练:让太极拳进入

高境界的必由之路

儒家的《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的定和静,是儒家做学问做事情的“七证”功夫的组成部分。太极拳的静定功夫亦如是,不仅仅是为了融通太极拳这门学问,更重要是把静定功夫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老子在《道德经》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里说的“守静笃”的守,就是我们所说的定。定住,方能把持、拿住、不放过、定住那个静的状态。“归根曰静”,就是说根本大道,必须归到静上,归到静,灵明之本性就会呈现,这是最根本的境界。练太极拳的终极目标,亦是锤炼人的灵明之本性的,非如此,不足以称“太极拳之道”也。

太极拳为什么要锤炼静定功夫。原因就是——静定是太极拳的基础,没有静定作基础,太极拳演练起来,就“浮”,就“噪”,就落入了“空描”的窠臼了——内在里没有境界。静定功夫有了,演练起太极拳来,就会自然实现“松、稳、慢、匀”,就会宁静而自然,澄明而灵动,内在里就有了功夫(前辈们称之为“内里有了东西”)。

太极拳主张“中定”。这其中的“时机奥妙”就蕴含在“静定”里。静定是内敛、内收、内求的,因此,虽然演练拳法招式,表面看起来是生命能量的消耗,生命运动的指向是向外的;然而,静定则是帮助太极拳习练者实现生命能量的积淀、储存、滋生。

太极拳的任何形体招法的运动,都必然循环反复地经历起始、运行、终止、转换。在这里,起始不是指的身形、步伐、手法的开端,而是心神意气的萌动。萌动的前提就是静定。这个静定就是“收心猿,栓意马。”如何收,如何栓,必须在任何招式招法的终止、转换之瞬间实现静定。形体之动,是因为心之静定而生发的,故张三丰才有:“太极拳者,其静如动,其动如静,动静循环,相连不断,则二气相交,而太极之象成”的说法。

静定功夫为什么要采取金刚坐、马步庄、无相掌。原因有三:

其一,这三个方法,从外形上看,都是静止不动的;但练的过程中,内在的气血、气息会自然地“鼓荡”起来,此时,心静、心定方能让其有序的运行。这里的静指的是坐姿不动,定则指一旦出现身体疼痛、内心烦躁和安静不下的情况时,要定住心神,再坚持一下。

其二,静定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难以体验到的,但由于气血在躯体紧张的状态下“强行运动”,会引起麻、胀、疼、痒等不舒服的感觉,这时的感觉,其实是心的不宁静;如果能定住心神,让自己静下来,就会发现,不舒服的感觉是可以忍受的,这种可以忍受的心理变化,就是静定程度加深的体现。

其三,做任何事情,必须有毅力方能成功,而静定功夫,是锤炼毅力的重要途径。当每一阶段都能坚持2个小时以上而依然能静止不动,并且心里边也不难受了,甚至很舒服了,这种境界,是静定功夫有了基础的体现。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太极谨记静心以养志
太极谨记静心以养志
静定功夫是传统太极拳训练体系中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太极拳练习者必经训练出来的一种素质。静,从字面来看,就是静止不动的意思;定在太极拳中,则是比静高一点的生命体验。如笔者所传承的内功太极拳,从起式开始,一招一术(术为内功心法)的转换过程,往往伴随着“心中一静”、“十字中心一静”、“心...[详细]
发布于 2011-10-20

最新推荐

拔罐没有颜色怎么回事
拔罐没有颜色怎么回事
拔罐没有颜色可能是因为体内湿气较轻、气血运行正常或拔罐操作不当。拔罐颜色深浅与体内湿气、瘀血、气血状况有关,颜色不明显时,通常表明身体状况较好,但也需注意操作方法和个人体质差异。1、体内湿气较轻。拔罐通过负压作用刺激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详细]
2025-04-16 23:19
全身麻木怎么快速治疗
全身麻木怎么快速治疗
全身麻木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神经压迫、血液循环不良、糖尿病或颈椎病等。快速治疗需要针对具体病因,采取药物、理疗、饮食调理等方法。1、神经压迫: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可能导致神经受压,引发全身麻木。治疗可通过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维...[详细]
2025-04-16 23:18
针灸后出疹子是排毒吗
针灸后出疹子是排毒吗
针灸后出疹子可能是皮肤敏感反应或操作不当引起,与排毒无直接关联,需排查感染、过敏、体质因素、操作手法及后续护理问题。1、皮肤敏感反应部分人群皮肤对金属针具或消毒液敏感,针刺后局部释放组胺引发红色丘疹。表现为针孔周围密集小疹伴瘙痒,24小时内...[详细]
2025-04-16 23:17
打太极对月经有什么好处
打太极对月经有什么好处
打太极通过调节气血、舒缓情绪、改善循环、平衡内分泌、增强体质五方面改善月经问题。1、调节气血:中医认为月经不调多因气血瘀滞,太极的弧形动作配合呼吸能疏通经络。如云手动作带动任督二脉气血运行,缓解痛经;站桩时意守丹田可补益冲脉,适合经量过少者...[详细]
2025-04-16 23:17
经常给腿按摩有什么好处
经常给腿按摩有什么好处
经常按摩腿部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改善水肿、调节神经系统、预防静脉曲张。1、促进循环:腿部按摩通过外力刺激肌肉和血管,加速下肢静脉血液回流至心脏,减少血液淤积。中医认为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均经过腿部,按摩可疏通经络气血。推荐采用掌推法...[详细]
2025-04-16 23:16
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和按摩
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和按摩
运动性疲劳可通过按摩、饮食调理、中药调理、科学休息及适度运动缓解。1、按摩放松:运动后肌肉乳酸堆积是疲劳主因,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废物排出。重点按摩承山穴小腿后侧、足三里膝盖下3寸、肩井穴肩部中央,每穴按压3分钟,配合揉捏手法放松大...[详细]
2025-04-16 23:13
冥想是身体哪个部位
冥想是身体哪个部位
冥想的核心作用部位涉及大脑神经系统,同时通过调节呼吸影响心肺功能,并间接作用于全身气血运行。1、大脑调节:冥想通过前额叶皮层降低β脑电波频率,增加α和θ波活动,抑制杏仁核过度反应。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静坐调神可改善注意力涣散、焦虑等症...[详细]
2025-04-16 23:13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