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针灸治疗常选取听宫、翳风、耳门、中渚、太溪等穴位,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症状。具体效果与个体体质、病因及操作手法密切相关。
位于耳屏前凹陷处,属手太阳小肠经。刺激该穴可直接作用于耳部气血循环,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临床多配合电针增强刺激,对突发性耳鸣或耳聋有较好缓解作用。操作时需注意避开浅表血管,进针深度约0.5-1寸。
在耳垂后方乳突前下方凹陷中,属手少阳三焦经。此穴能疏泄少阳风热,对肝阳上亢型耳鸣伴头晕目眩者效果显著。针刺时可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配合艾灸能增强温通效果。部分患者治疗时会出现耳部温热感,属正常得气反应。
位于耳屏上切迹前方凹陷处,属手少阳三焦经。主治耳部气血瘀滞引起的耳鸣如蝉,尤其适合长期佩戴耳机或噪音暴露者。针刺多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可配合红外线照射促进局部代谢。治疗期间需避免耳道进水以防感染。
在手背第四、五掌骨间凹陷处,属手少阳三焦经。作为远端取穴能引火下行,对肝肾阴虚型耳鸣伴失眠多梦者效果明显。针刺时可向腕关节方向斜刺0.5-0.8寸,部分敏感体质者可能出现手指麻电感。
在足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属足少阴肾经。通过滋补肾精改善肾虚型耳鸣如潮,尤其适合中老年患者。操作时直刺0.5-1寸,可配合温针灸加强补益作用。治疗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耗伤肾气。
针灸治疗耳鸣需坚持10-15次为1疗程,期间可配合鸣天鼓耳部按摩:两手掌心紧贴耳孔,食指叠放中指上突然滑落叩击风府穴36次。饮食宜多食黑芝麻、核桃等补肾食材,忌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适当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避免长期处于噪音环境。若耳鸣持续加重或伴随听力下降,应及时进行纯音测听等专科检查。
2024-05-06
2024-05-06
2024-05-06
2024-05-06
2024-05-06
2024-05-06
2024-05-06
2024-05-06
2024-05-06
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