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特色中医 > 药酒 > 正文

酒后中风症状怎么治疗 酒后中风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5-06-12 13:5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酒后中风可通过降压处理、醒脑开窍、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补益肝肾等方式治疗。酒后中风通常由肝阳上亢、痰浊阻络、气血逆乱、肝肾阴虚、瘀血阻滞等原因引起。

酒后中风症状怎么治疗 酒后中风怎么办

1、降压处理:

急性期需优先控制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常见面红耳赤、头痛眩晕,可选用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伴有恶心呕吐者可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血压骤升时建议立即就医。

2、醒脑开窍:

痰浊蒙窍表现为神志昏蒙、喉中痰鸣,急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化水鼻饲。酒精抑制中枢神经功能,会加重痰湿壅滞,需配合百会、人中穴针刺促醒。

3、活血化瘀:

瘀阻脑络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酒精代谢产物乙醛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重微循环障碍,可配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

酒后中风症状怎么治疗 酒后中风怎么办

4、化痰通络:

痰热腑实型多见便秘、舌苔黄腻,用星蒌承气汤通腑泄热。长期饮酒者脾胃运化失常,易生痰浊,需联合丰隆、足三里穴位艾灸。

5、补益肝肾:

后遗症期见肢体痿软、腰膝酸软,用左归丸合地黄饮子滋肾填精。酒精性肝损伤会耗伤肾阴,建议配合太溪、三阴交穴位按摩。

酒后中风症状怎么治疗 酒后中风怎么办

康复期需严格戒酒并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推荐芹菜汁、菊花决明子茶等清热平肝饮品。进行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式锻炼改善气血运行,每周3次30分钟快走促进代谢。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睡眠保持亥时21-23点前卧床,枕头高度不超过15厘米以维持颈动脉血流。突发言语不清或肢体麻木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酒后中风症状怎么治疗 酒后引起轻微中风
酒后中风症状怎么治疗 酒后引起轻微中风
酒后中风症状可通过药物溶栓、针灸通络、中药调理、康复训练、饮食控制等方式治疗。酒后轻微中风通常由酒精诱发血管痉挛、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压波动、脑供血不足、基础血管病变等原因引起。1、药物溶栓:急性期可选用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配合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详细]
发布于 2025-06-12

最新推荐

什么药酒对腰椎间盘突出有效
什么药酒对腰椎间盘突出有效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遵医嘱选用活血化瘀、强筋壮骨类药酒辅助治疗,常见有效药酒包括杜仲酒、骨碎补酒、三七药酒、当归红花酒、海马酒等。药酒需根据体质辨证使用,不可替代正规医疗。一、杜...[详细]
2025-09-20 08:00
肩周炎应该怎么治疗
肩周炎应该怎么治疗
肩周炎可通过热敷理疗、推拿按摩、针刺疗法、药物治疗、功能锻炼等方式治疗。肩周炎通常由肩部劳损、风寒湿邪侵袭、气血瘀滞、肝肾亏虚、外伤等因素引起。1、热敷理疗热敷理疗有助于促进肩...[详细]
2025-09-20 07:24
私处艾灸多久一次比较合理
私处艾灸多久一次比较合理
私处艾灸一般建议每周1-2次,每次10-15分钟。艾灸会阴部位需谨慎操作,避免烫伤或过度刺激。会阴部皮肤薄嫩且神经敏感,艾灸频率过高可能导致局部灼伤或黏膜干燥。通常建议选择温和...[详细]
2025-09-20 05:36
年轻人弯腰干活后腰疼
年轻人弯腰干活后腰疼
年轻人弯腰干活后腰疼可能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受凉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部酸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可通过热敷、推拿按摩、药物治疗、针灸、功能锻炼等方式缓解。1、腰肌劳损长时...[详细]
2025-09-20 05:00
什么药酒对风湿病效果好
什么药酒对风湿病效果好
风湿病患者可遵医嘱选用国公酒、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三蛇药酒、五加皮酒、史国公药酒等药酒辅助治疗。药酒需结合体质辨证使用,风寒湿痹型多用温经散寒类,风湿热痹型宜选清热祛湿类。1、...[详细]
2025-09-19 15:12
肩周炎应该按摩什么部位
肩周炎应该按摩什么部位
肩周炎患者可以按摩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天宗穴、曲池穴等穴位缓解症状。肩周炎多因风寒湿邪侵袭或慢性劳损导致,表现为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按摩需配合热敷和功能锻炼。1、肩髃穴位于...[详细]
2025-09-19 14:36
女性天天艾灸肚子有用吗
女性天天艾灸肚子有用吗
女性天天艾灸肚子是否有用需根据体质和症状判断,健康人群无须每日艾灸,虚寒体质或痛经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施灸。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对下焦虚寒引起的痛经、宫寒不孕、慢...[详细]
2025-09-19 12:48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