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捏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2020-12-22 10:4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捏脊的方法治疗前操作者应洗净双手,注意室内的温度,避免受凉。让病人脱去上衣,露出脊背,趴在床上,两腿伸直,双手放在身体两旁,肌肉放松。在给小儿作捏脊治疗时,应让小儿舒适自然的伏在大人身上或大腿上,年龄稍大一些的可趴在床上。将小儿的上衣衣松开或脱去,暴露整个背部(1)用双手拇指按揉肝俞、脾俞(疳积、泄泻、消化不良)、心俞(失眠)、肾俞(腰痛)。(2)用手掌在背部上下方向,反复推磨(5~6)遍。(3)两手半握拳,食指横抵在尾骨处,并用拇、食二指将皮肤捏起,然后沿督脉自下而上两拇指交替捏提推进,直到大椎穴处为止,算作一遍。(4)一般捏三遍或五遍算作一次,当捏最后一遍时,在肾俞、脾俞、心俞用力向上提一下,这时可以听到“嗒”的一声响。(5)头晕、高血压等病,可自上(大椎)向下(尾骨)捏。捏脊时的耋意事项(1)每天可捏2~3次,捏7天后,可隔2~3天再捏。(2)饱食后不能捏脊。(3)捏完后,不要马上进食更不要喝冷饮,约l小时后再吃东西。疳积、泄泻及消化不良的病人.要吃容易消化的食物。(4)在捏脊时手法一定要做到轻柔和缓、灵活、自然.两手用力要均匀一致,前进的速度和手法的频率不应太快。(5)捏起的皮肤要多,如果捏起的皮肤太少,小儿会有疼痛和不舒服的感觉而哭啼,不愿接受治疗。(6)在给小儿运用捏脊疗法之前,操作者最好能在自己的腿上或其他大人的身上反复练习,认真体会自己手法是否正确,轻重是否适宜,待熟练后再给小儿捏脊。(7)如果小儿背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或皮肤病等,就不可施用捏脊疗法÷伴有高热、心脏病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8)捏脊时要注意保暖,不要让病人着凉。

捏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什么是捏脊疗法?捏脊疗法介绍
什么是捏脊疗法?捏脊疗法介绍
捏脊疗法,就是用双手沿着督脉行径(即脊柱),由下往上或者由上往下边捏边推进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用捏脊疗法治病,已有悠久的历史,如晋代葛洪写的《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上就有“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的描述。由于此种疗法操作简单,易学易会,义不需要特殊的...[详细]
发布于 2020-12-22

最新推荐

辟谷能改善皮肤吗
辟谷能改善皮肤吗
辟谷通过调节体内代谢和排毒可能改善皮肤状态,具体效果与个体体质、操作方式及持续时间相关。1、代谢调节:辟谷期间减少食物摄入可降低消化负担,促进肝脏排毒功能,减少毒素通过皮肤排泄导致的暗沉问题。短期轻断食可能改善皮肤微循环,但需配合每日200...[详细]
2025-05-19 16:54
左上腹胀满一年了怎么办
左上腹胀满一年了怎么办
左上腹胀满持续一年可能与消化功能紊乱、慢性胃炎、肝胆疾病、肠道问题或情绪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排查病因。1、消化功能紊乱:长期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表现为餐后胀满、嗳气。中医认为脾胃运化失职,可选用保和丸、香砂六君丸等...[详细]
2025-05-19 16:51
番泻叶对减肥有用吗
番泻叶对减肥有用吗
番泻叶可通过刺激肠道蠕动辅助短期减重,但需谨慎使用避免依赖。1、通便原理:番泻叶含蒽醌苷类物质,刺激大肠神经丛增强蠕动,促进排便减少水分吸收。过量使用可能损伤肠壁神经导致结肠黑变病,建议每日不超过3克,连续服用不超过7天。替代方案可选择火麻...[详细]
2025-05-19 16:51
辟谷第5天可以吃什么
辟谷第5天可逐步引入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米汤、蔬菜汁、稀粥,需避免高脂高蛋白及生冷刺激。1、米汤:糙米或小米熬制的米汤富含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能温和滋养脾胃。制作时米水比例1:10,煮沸后滤去米粒,每日饮用200-300毫升。脾胃虚弱者可加...[详细]
2025-05-19 16:50
贴肚子去湿气真的有效果吗
贴肚子去湿气有一定效果,主要通过穴位刺激和药物渗透改善湿气症状,具体效果因人而异。1、原理分析:中医认为湿气重多因脾虚运化失常,贴敷肚脐神阙穴可刺激经络,促进药物吸收。肚脐皮肤薄、血管丰富,利于药效直达脏腑。常用含苍术、茯苓等成分的贴剂,通...[详细]
2025-05-19 16:45
热敷肚子去湿气吗
热敷肚子去湿气吗
热敷肚子能辅助祛湿,但需结合体质辨证使用,湿热体质慎用,寒湿体质更适合。1、原理分析:中医认为湿气分寒湿与湿热,热敷通过局部升温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寒湿排出。寒湿体质表现为怕冷、舌苔白腻,热敷可缓解;湿热体质舌苔黄腻、易长痘,热敷可能加重症状...[详细]
2025-05-19 16:45
用加热带敷肚子能祛湿吗
用加热带敷肚子能祛湿吗
加热带敷肚子可辅助祛湿,但需结合体质辨证使用,湿热体质慎用,寒湿体质更适合。1、原理分析:中医认为湿邪分寒湿与湿热,加热带通过局部升温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寒湿排出。寒湿体质表现为畏寒、腹泻、舌苔白腻,热敷可温阳化湿;湿热体质若误用可能加重内热...[详细]
2025-05-19 16:4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