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白内障可作为辅助手段,但无法实现一针见效。白内障的针灸处方需根据个体情况辨证选穴,常用穴位有睛明、攒竹、太阳、风池、合谷等,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并配合其他治疗方式。
白内障是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力障碍,中医认为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或肝胆湿热有关。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眼部循环,对早期白内障可能有一定延缓进展的作用。睛明穴位于目内眦上方凹陷处,属足太阳膀胱经,针刺可明目退翳;攒竹穴在眉头凹陷中,能疏调眼部经气;太阳穴为经外奇穴,刺之可缓解视物模糊;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有清头明目功效;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可通调头面气血。
针灸治疗需严格消毒避免感染,眼部周围穴位操作风险较高,须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施针。合并眼底出血、青光眼或严重全身性疾病者不宜针灸。单次针灸效果有限,通常需10-15次为一个疗程,配合中药内服如杞菊地黄丸、石斛夜光丸等效果更佳。进展期白内障患者建议及时进行超声乳化手术,术后仍可配合针灸调理。
白内障患者平时应避免强光刺激,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多补充深色蔬菜水果如蓝莓、胡萝卜,适量食用枸杞、黑芝麻等滋补肝肾之品;控制血糖血压,避免长时间用眼,每用眼40分钟需远眺休息;定期眼科检查监测白内障进展程度,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更好维护视力健康。
2024-09-08
2024-09-08
2024-09-07
2024-09-07
2024-09-07
2024-09-07
2024-09-07
2024-09-07
2024-09-07
2024-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