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热门视点 > 正文

中医药科技创新转化联盟共建共享发布会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 2021-09-27 16:22 来源:新浪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9月25日下午,北京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技创新转化平台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医药科技创新转化平台联盟、中医药创新中心共建共享发布会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成功召开。这标志着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迈上新台阶,为促进北京市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必将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副局长李德娟,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海淀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李劲涛,海淀区中医药管理办公室主任袁学勤,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陈秋明等出席发布会。

发布会前,北京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技创新转化工作委员会成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胡凯文当选第一届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经开区综合办公室主任姜敏当选为第一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屠志涛局长为新当选的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颁发了证书。

李昱、屠志涛、李劲涛、王思翔、陈秋明、徐安龙、于巍烽、唐杰、张嵘、王丽珍、刘东国、胡凯文、绳立成、王成祥、王伽伯等嘉宾共同参与了北京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技创新转化平台联盟启动仪式。

北京中医药创新转化平台联合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在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海淀园区共同成立中医药创新中心,通过投资、空间、服务、政策为一体的运营模式,填补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在中医药领域的服务生态空缺。

会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李德娟副局长宣读北京中医药科技创新转化平台成立批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为大会发来视频,王院士指出中医药的守正创新首先是要有平台、有联盟、有机制,做到创新思维与方式转换、中医药表达形式和服务形态转型、把已有的中医药成果结合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新技术转化为当代需要的形式,促使中医药的感召力、影响力、引领力不断提升。


随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胡凯文院长代表北京中医药创新转化平台发布“数字中医项目”和“中医药创新中心”;北京中医药国际服务指导与评价中心崔永强主任发布《中医国际服务指引及就医指南》;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教处王会玲处长上台发布“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征集2022年北京中医药科技创新转化重点专项意向的通知”。

海淀区卫健委李劲涛讲话中指出:中医药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一大瑰宝,我们要“传承文明,守正创新”。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中医药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此次中医药创新转化联盟的成立是海淀区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契机,海淀区领导一定会全力支持联盟各项工作的开展,加快推进流程,同时也大力支持海淀区其他科技公司积极参与相关工作。大力发扬“敢为天下先,敢为天下担”的中关村精神。

北京中医药大学徐安龙校长讲话中指出:首先代表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北京中医药科技创新转化平台联盟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贺。北京中医药大学一直秉承着“守正、传承”的学习理念,具有一大批名老中医和国医大师,在中医药创新发展方面一直在努力探讨。总书记强调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读传统医学,此次平台联盟的成立就是解码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要讲好中医,就要让中医实现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客观化、可视化,给中医插上世界的翅膀,让祖国医学展翅高飞,飞向世界各地。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讲话中指出:此次平台联盟的成立要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效结合,要使创新的主体走向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要把中医药从碎片化转变成拼图化、链条化。中医药创新转化平台的成立意义非凡,这是北京地区中医药创新体制的开始,目标就是要把北京地区的中医药科技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目前中医药创新存在医疗体制和事业产业不协调的问题。建议北京中医药创新工作做好几个转化:1.从临床优势转化为学术优势;2.从学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3.从国内优势转化为国际优势;4.要把影响力优势转化为引领力优势;5.把传统医学优势转化为未来医学优势。平台的成立不能只是一个形式,要从根本上起到创新转化的作用,发挥优势力量,做好顶层设计,做好资源聚集,形成创新优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讲话中指出:要振兴发展中医药,打造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要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中医药人要增强民族自信,永攀医学高峰。中医药未来的发展一定是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的,只有搭建平台才能把资源聚起来。中医药成果转化是中医药面临的一个短板,北京中医药创新转化平台联盟的成立就是要将政、产、学、研有效结合起来。

在本次活动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科院理化所和博奥生物集团等单位作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单位代表进行了首届中医药创新成果发布。



下一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将集合市科委、经信委、发改委、药监局5个主管部门,汇集北大、清华、北中医、中科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5大科研机构,以及N个大型医院和大型企业,一起打造“5+5+N”中医药创新生态体系。以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为示范基地,通过汇集资源、资本、资产、资质和资金,建立中医药特色人才库和成果库,通过组织专家研讨、创新、路演对接等活动,将中医药的科技成果进行精 准转化、加速孵化,尽快产生中医药的重磅产品,欢迎有志于中医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企业和人才加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弘扬中医药文化——记余艳红、于文明调研北京中医药工作
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弘扬中医药文化——记余艳红、于文明调研北京中医药工作
10月2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局长于文明赴北京市调研中医药工作,深入北京市同仁堂集团、同仁堂中医院、北京宏志中学、鼓楼中医院新中街养老服务驿站了解情况,听取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东城区、北京中医医院工作汇报。余艳红、于文明深入新中街养老服务驿站调研中医药健康养老...[详细]
发布于 2019-11-26

最新推荐

“阶梯健康”AI脉诊仪
“阶梯健康”AI脉诊仪"简"技术+"便"应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对口帮扶乐昌的中医智能化实践
2025年8月25日,由南方日报联合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发布《人工智能优秀应用案例》其中,由阶梯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AI脉诊仪对口帮扶乐昌的中医智能化取得创新实践,成功入选优秀应用案例。该技术通过“极简硬件+智能...[详细]
2025-08-29 09:19
腰痛膏药哪家比较好:从功效到价格的全方位指南
腰痛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选择合适的膏药对缓解疼痛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功效、见效速度和价格三个关键角度,为您深度解析腰痛膏药的选择标准,并推荐五款值得信赖的产品。本文坚持科普定位,避免营销化表述,帮助读者做出理性选择。一、功效:对症下药是关...[详细]
2025-08-28 16:48
杭州冶痛风医院——杭州江城骨科医院重拾健康生活
杭州冶痛风医院——杭州江城骨科医院重拾健康生活
在繁华与古韵交织的杭州城,有一种无声的健康威胁正悄然侵蚀着部分市民的生活——那就是痛风。它以关节炎、剧烈疼痛、红肿及发热等症状为表现形式,如同一位不速之客,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诱发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面对这样的挑...[详细]
2025-08-28 16:38
处暑过后:顺应自然、静养身心,滋阴润燥用仲景麦味地黄丸
处暑过后:顺应自然、静养身心,滋阴润燥用仲景麦味地黄丸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标志着暑气渐消,秋意渐浓。此时天气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阴阳代谢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处暑过后,养生当顺应自然变化,注重调养身心,为秋冬健康打下基础。一、饮食调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适当多...[详细]
2025-08-28 11:42
银川市政协港澳台侨委、民族宗教委走进宁夏爱尔眼科医院开展功能型党支部活动暨眼健康调研交流
银川市政协港澳台侨委、民族宗教委走进宁夏爱尔眼科医院开展功能型党支部活动暨眼健康调研交流
为了深化“健康中国”战略实践,8月22日,银川市政协港澳台侨委、民族宗教委走进宁夏爱尔眼科医院,开展功能型党支部活动。宁夏爱尔眼科医院CEO鲜继云、党支部书记顾青等全程陪同并作专题汇报。实地参观聚焦眼健康政协委员一行首先参观了宁夏爱尔眼科医...[详细]
2025-08-27 17:23
孩子的哪些表现可能是由感统失调引起的?成都天府儿童医院
孩子的哪些表现可能是由感统失调引起的?成都天府儿童医院
孩子走路经常摔倒、容易晕车、经常被无关声音干扰,注意力分散,或玩拼图、积木困难,如果您家孩子有上述表现,就有可能存在感统失调的问题。今天,咱们来好好聊下“感统失调”。其实,“感统失调”大致可分为8类,分别是:视觉统合失调、听觉统合失调、嗅觉...[详细]
2025-08-26 17:32
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郑州友好肝胆医院全面开展肝胆病诊疗惠民行动
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郑州友好肝胆医院全面开展肝胆病诊疗惠民行动
肝炎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卫组织提出了“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在我国,乙肝和丙肝仍然是防治重点,相关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因慢性肝病相关导致死亡的患者超过40万人,而肥胖、糖尿病、酒精等导致的脂肪肝和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也在...[详细]
2025-08-26 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