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 推拿按摩 > 正文

中医按摩穴位有助睡眠 必须注意这些事项

发布时间: 2022-01-04 18:30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由于现在社会的压力,很多人不得不每天加班,长时间导致身体吃不消,有的睡眠不好,有的浑身疼痛,我们都知道,按摩是中医界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法,它可以缓解*的疼痛,并且还可以让我们比较放松,用按摩的方法,也是患者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法,今天我们给大家讲述的是,就失眠按摩穴位,来给大家进行讲述,下面请看中医按摩有助睡眠的穴位。

中医按摩穴位有助睡眠 必须注意这些事项

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几个有助睡眠的穴位,当你辗转反侧睡不着的时候不妨按摩按摩试试看。

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按摩左足心涌泉穴不少于3分钟,然后换右足心涌泉穴。

中医按摩穴位有助睡眠 必须注意这些事项

用双手中指轻轻地揉着太阳穴。

用手指轻轻拍击前额处。

用两手拇指指间揉按风池穴。

用两手手掌大鱼际部位交替轻轻揉按中脘穴。

接着将双手移到下腹部,然后用手掌鱼际揉丹田。

注意事项保持良好作息规律,戒除烟酒。

尽可能每天能泡个热水澡,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睡眠。

都市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睡眠欠佳,甚至彻夜难眠,影响日常生活。

中医认为,形成失眠的原因很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肝阳扰动等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不寐

综合而言,不寐与心、脾、肝、肾的关系最为密切,临床辨证应分清虚实,虚者多表现为寐而不酣、易醒

实者则表现为较难入睡、寐而梦多、甚至彻夜难眠。

按辨证论治的原则,治疗应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除了服用合适的中药治疗,穴位按摩也是很有效的方法,而且不论虚实之证均可使用,简单方便,疗效显著。

安眠穴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

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神门穴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

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穴位按摩手法历史悠久的中医,不只可以帮你找回健康,更可以帮你找回苗条。

中医按摩穴位有助睡眠 必须注意这些事项

还在为肥胖而苦恼?那就赶快学习这套穴位按摩法,畅享轻松减肥的乐趣!西医提倡节食+运动的瘦身方法,中医则更讲究从内调理,今天介绍的是几种日常按摩方法,教会大家人人懂按摩。

1、推法推法是用拇指指端或指腹、掌根、大鱼际或肘尖着力于体表一定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为直推法。

推动时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均匀,多配合适量的按摩介质,速度为每分钟200次左右,可用于体表各经脉循行路线上。

根据着力部位及推动方向的差异,可分为指推法、掌推法、拳推法及分推法等。

指推法用拇指端或面着力,按经络或顺肌纤维方向直线推动。

适用于肩背、胸腹、腰臀及四肢部。

常用以治疗风湿痹痛、筋肉拘急等软组织疾患。

掌推法以手掌掌根着力体表的一定部位上,单方向向前推动。

可两手重叠推动,以增大压强。

常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部位,治疗腰背酸痛、坐骨神经痛、小腿抽筋等。

拳推法握拳,以手背侧示指、中指、环指和小指的掌指关节着力,向一定方向推动。

此法刺激较强,适用于腰背及四肢部的劳损、宿伤及风湿痹痛而感觉迟钝者。

分推法用双手从某一部位的中间向两侧分推,称为分推法。

如从前额正中向两侧分推至太阳穴,称为分头面阴阳。

从膻中穴向下沿两侧肋弓分推到身体两侧,称为分推膻中。

从腹部中央分推到两侧,称分腹阴阳。

2、按法按法是最早应用于穴位按摩的手法之一,也是穴位按摩的主要手法之一。

按法是指用拇指的指端或螺纹面、掌或肘等部位着力于穴位上,逐渐用力下按,用力要由轻到重,使刺激充分到达肌肉组织的深层,患者有酸、麻、重、胀、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钟,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

可分为指按法、掌按法、肘按法等。

具有疏松筋脉、开通闭塞、温中散寒、活血止痛、滑利关节等作用。

操作时用力不要过猛,不要滑动,应持续有力。

需要加强刺激时,可用双手拇指重叠施术。

按法经常和揉法结合使用,称为按揉法。

对年老体弱或年龄较小的患者,施力大小要适宜。

指按法拇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按压,多用经穴和阿是穴。

此法接触面积小,刺激强弱易控制调节,对全身各部均适用,具有明显的开通闭塞、散寒止痛等作用。

掌按法全掌或掌根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后用力向下按压,可单手或双手重叠按压。

适用于面积大而平坦的部位,治疗腰背部疼痛等病症为主。

肘按法屈肘用肘尖按压,多用于腰部、臀部,如环跳穴等。

治疗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3、点法用拇指指端或屈曲的拇指、示指或中指近端指间关节突起部按压一定部位,并深压揉动,称为点法。

拇指端点法手握空拳,拇指伸直并紧靠于示指中节,用拇指指端点按治疗部位,逐渐垂直用力下压。

屈指点法屈拇指、示指或中指,以突起部(示、中指第一指间关节突起部)点按体表的治疗部位,逐渐垂直用力按压。

点压方向要垂直于治疗部位,前臂及腕用力点压,用力由轻到重,平衡而持续,力量逐渐增加。

拇指端点法时,拇指罗纹面必须紧贴于示指外侧缘,以免由于用劲过度而扭伤拇指指间关节。

本法接触面积小,压强大,是一种刺激很强的手法,用力集中,其操作也较按法省力,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或穴位。

使用时常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操作的具体部位或穴位而定。

如点头维、点风池可开窍醒脑,祛除头风等。

若在骨缝处的穴位或足背部,治疗手足酸痛麻木等症,则以用点法为适宜。

4、压法用手指、掌、肘着力于施术部位,压而抑之,称为压法。

压法和按法两者动作相似,也有人习惯把两者结合起来统称为按压法。

但按法偏于动,操作时常与揉法结合,而压法偏于静,压的力量也较按法重。

临床上压法常指特定的操作方法,即用肘部按压治疗部位,称为肘压法。

用前臂尺侧肌肉部着力于施治部位称为膊压法。

用手指着力于施治部位称为指压法。

用手掌着力于施治部位的称掌压法。

用肘压法时,肘关节屈曲至120°左右。

操作时,用力要稳,力量由轻到重。

肩臂肘用力下压,以患者能忍受的范围内进行。

忌粗暴蛮力,压后继以揉法。

压法操作中,要根据治疗部位、病情、患者体质等情况适当使用。

压法刺激强,适用于腰臀部,具有温中散寒、疏经通络的功效。

指压法常用于头部。

掌压法,常用于胃脘部、胸部。

另外用于腰背部,治疗脊柱关节轻微移位等症。

膊压法常用于腰臀部肌肉较丰厚的部位。

治疗腰臀部肌肉僵硬、酸痛、板滞、运动障碍等。

肘压法常用于腰背部、大腿后侧等部位。

治疗顽固性腰腿痛肌肉僵痛、脊柱强直等症。

操作时患者取俯卧位,胸前垫软枕,按压力量要稳而缓,不可突发暴力,以免产生不良反应和后果,如骨折等。

5、拿法捏而提起谓之拿。

拿法就是用大拇指和示、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在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

操作时,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突然用力。

动作要和缓而有连贯性。

本法适用于四肢及颈项部穴位。

6、掐法掐法指用拇指指甲重掐穴位,将力量灌注于拇指端。

掐前要取准穴位,为了避免刺破皮肤,可在重掐部位上覆盖一层薄布,掐后可轻揉局部以缓解疼痛。

掐法刺激较强,多用于急症、重症。

7、捏法捏法指用大拇指与示、中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夹住肢体的某一部位,相对用力挤压。

在做相对用力挤压动作时,要有节律性,力量要均匀、逐渐加大。

本法常与拿法结合使用,称为拿捏法。

其主要作用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8、滚法滚法是由腕关节的伸屈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复合而成。

以手背尺侧(第3、4、5掌指关节背侧、第3掌骨与手尺侧缘围成的三角形区域)附着在一定部位,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做伸屈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

手法吸定的部位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辗动或跳动。

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

操作时要注意肩、臂尽可能放松,肘关节微屈约120°。

滚法压力大,接触面也较大,适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

对风湿酸痛、麻木不仁、肢体瘫痪、运动功能障碍等疾患常用本法治疗。

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肌肉韧带痉挛、增强肌肉韧带活动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

以上就是我们给大家讲述的:中医按摩有助睡眠的穴位,就为朋友们讲述到这儿,希望在今后的大家能够多采用这种手法来缓解疲劳,这种按摩方法也是比较提倡的,平时大家可以试着用以上的手法进行操作,一定要注意手法,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看到好的效果。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按摩哪些穴位可以调节睡眠 中医常按5穴有助睡眠
按摩哪些穴位可以调节睡眠 中医常按5穴有助睡眠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导致出现睡眠不好的情况,比如我们如果心情过于焦虑,烦躁郁闷,那么就会影响到我们的晚上睡眠,所以很多人为了保证睡眠的充足,就想要了解一些对于睡眠的按摩调理方法,那么睡眠不好的情况下,按摩哪些穴位可以进行调解呢!睡眠不好按摩哪些穴位调理1...[详细]
发布于 2022-01-22

最新推荐

老人拔罐对身体好吗
老人拔罐对身体好吗
老人拔罐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但需根据个体情况谨慎选择。拔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但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操作不当可能引发不适或损伤。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拔罐或选择不合适的部位。1、拔罐对老年人的好处拔罐是一种传统中医...[详细]
2025-04-07 08:48
艾灸百会治一切脑部疾病
艾灸百会治一切脑部疾病
艾灸百会穴对脑部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并非适用于所有脑部疾病。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是督脉的重要穴位,艾灸该穴位可调节气血、安神醒脑,对缓解头痛、失眠、眩晕等症状有帮助。但对于严重的脑部疾病,如脑出血、脑肿瘤等,艾灸仅作为辅助手段,需结...[详细]
2025-04-07 08:44
中蜂雄蜂泡酒的方法
中蜂雄蜂泡酒的方法
中蜂雄蜂泡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具有补肾壮阳、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制作方法包括选择新鲜雄蜂、清洗处理、浸泡白酒等步骤,需注意卫生和酒的选择。1、选择新鲜雄蜂是制作雄蜂酒的关键。雄蜂应在活跃期采集,确保其新鲜度和活性。采集后需立即处理,避...[详细]
2025-04-07 08:31
内分泌失调好调理吗
内分泌失调好调理吗
内分泌失调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中医调理等方式进行有效改善。常见原因包括压力过大、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等,治疗方法涵盖饮食调理、运动干预、中药治疗等。1、内分泌失调的常见原因内分泌失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压力过大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详细]
2025-04-07 08:21
红枣和黄酒可以一起煮
红枣和黄酒可以一起煮
红枣和黄酒可以一起煮,具有补气养血、温中散寒的功效,适合体质虚寒、气血不足的人群。红枣富含维生素C和铁,黄酒则能促进血液循环,两者结合有助于改善手脚冰凉、面色苍白等问题。1、补气养血:红枣是中医常用的补血食材,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和维生素C,能...[详细]
2025-04-07 08:21
适合女性喝的养生酒
适合女性喝的养生酒
女性养生酒的选择需结合体质与需求,常见的有黄酒、玫瑰酒和枸杞酒,适量饮用有助于调理气血、美容养颜。黄酒温补脾胃,玫瑰酒疏肝解郁,枸杞酒补肾益精。选择时需注意酒精度低、无添加剂,并根据个人体质适量饮用。1、黄酒黄酒是传统的养生酒,以糯米为原料...[详细]
2025-04-07 08:15
艾灸熏房间提升阳气
艾灸熏房间提升阳气
艾灸熏房间确实可以通过释放艾草的温热药性来提升房间的阳气,改善环境氛围,同时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艾灸熏房间的原理在于艾草燃烧时释放的温热药性和芳香物质,能够温通经络、驱散寒湿、提升阳气。这种方法适用于寒湿体质或环境阴冷的人群,但需注意操...[详细]
2025-04-07 07:59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