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口味太重暗示着5脏健康 注意口味太重会伤元气

发布时间: 2022-01-23 13:4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人会出现口味太重的现象,偏吃咸辛辣食物,这样才感觉,到饭菜很香,所以,大家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专家表示,酸入肝苦入心,甜入脾,心入肺,所以大家需要注意的口味太重会伤元气。

口味太重暗示着5脏健康 注意口味太重会伤元气

口味太重暗示着五脏健康。

1.偏嗜酸味提示肝脏问题。

口味太重暗示着5脏健康 注意口味太重会伤元气

酸入肝,酸味对肝有滋养作用,如山西、陕西一带菜肴多酸,缘于当地气候干燥,*津液易损,适当食酸可滋养阴液。

偏嗜酸味或者突然喜食酸味,则可能是肝脏出现问题的一种反映。

长期偏嗜酸味或过量吃酸味食品,会导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

另外,因酸性涩滞、收敛,嗜酸过度会有碍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引发脾胃问题。

喜食酸味者平时可选择西红杮、橘子、杨梅、石榴、柠檬、葡萄、绿苹果、山楂等新鲜果蔬,减少腌制酸菜和醋制品的食用。

2.偏嗜苦味多为心火内盛。

苦入心,苦味可清心火、消暑热

嗜食苦味往往是心火内盛的表现,多伴随心悸、失眠、口角生疮、舌尖红等症状。

苦味食物虽然具有一定营养价值,但大多性质寒凉。

长期偏嗜苦味不仅损伤心气,还会加重食欲差、腹部冷痛、拉肚子等脾胃虚寒症状。

有研究表明,经常摄取苦味食物及凉茶还会引发骨关节系统疾病。

喜食苦味的人可适量选择苦瓜、芥蓝、芦荟、苦丁、水箭草、岗梅根、玉蝴蝶等,食用苦味的蔬菜时可以先用淡盐水浸渍片刻,将汁滤去再漂洗后食用。

喝凉茶要适度,并且最好避免空腹饮用。

3.偏嗜甘味损伤脾胃。

甘入脾,甘味对脾胃有滋养作用,但嗜食甘甜者往往有脾虚的问题,如江浙地区地势低洼,气候潮湿,人易患脾胃病,脾胃虚故多喜食甘味,在饮食口味上素有“南甜”之称。

临床上,脾胃病患者大多嗜甘,而这种口味偏嗜会进一步损伤脾胃,对于溃疡病患者来说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加重病情。

口味太重暗示着5脏健康 注意口味太重会伤元气

另外,嗜甘还会引发龋齿、糖尿病、肥胖,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

建议平时可以选择含糖量低又不失甜味的谷类、水果、蔬菜,如山药、藕、南瓜、红薯、玉米、豆类、枇杷、苹果、菠萝、猕猴桃等。

平时可以用荷叶绿豆粥、水果羹、山药煲来代替甜品。

4.偏嗜辛味耗气。

辛入肺,辛味可解表行气、调理气血,如四川一带多崇山峻岭、易染瘴气,当地人喜食辛辣,以疏理气血,散发瘴气。

肺病嗜辛,往往也是生理上需要宣发肺气以缓解症状的一种自然选择。

长期过食辛辣可致肺气宣发太过,气机耗散,耗伤精神,令人疲惫。

此外,无辣不欢还很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及肛肠疾病。

平时菜肴里放些新鲜的生姜、辣椒、葱蒜、洋葱等辛味食物作为调味,可改善食欲,但一定要适量,以免刺激肠胃。

5.偏嗜咸味损伤肾精。

咸入肾,适量的咸味对肾有滋养作用。

北方地区寒冷,菜品和人的口味往往偏咸,这与咸能补肾,化为阳气而御寒,增强*抗寒能力不无关系。

肾病患者对咸味、酸味等味道比较麻木,因此很容易口味过咸。

中医认为,长期偏嗜咸味会损伤肾精,还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慢性肾病等。

平时应有意识地减少盐的摄入,清淡饮食,以防味蕾迟钝,形成越吃越咸的恶性循环。

温馨提示,大家需要注意自己的调理方法,避免造成舌位功能受到影响,而且要注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避免自身的健康受到影响,同时也要注意身体的调理,避免肾脏受到危害,要注意一些治疗方法,有效协调肝肾功能,有效地进行养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口味太重容易造成脱发
口味太重容易造成脱发
现在有很多人吃饭的时候口味比较重,这样的吃法有什么影响吗?当然有影响,吃饭口味太重容易造成脱发。盐分摄入过多可造成头发内滞留水分过多,影响其正常头发生长。同时,头发里过多的盐分给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易导致头皮疾病。食盐太多还会诱发多种皮脂病,造成头垢增多,加重脱发。饮食过咸...[详细]
发布于 2013-01-23

最新推荐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是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BMI计算法、布洛卡公式、中国成人标准体重公式等。不同公式适用于不同人群,计算时需结合身高、性别等因素综合评估。1、BMI计算法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标准体重参考...[详细]
2025-10-02 16:24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158女生
158厘米女性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为身高厘米数-70×60%,计算结果约为52.8公斤。实际体重在标准体重上下浮动10%均属正常范围。标准体重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常用指标之一,该公式源自改良布洛卡公式,适用于亚洲成年女性群体。...[详细]
2025-10-02 11:00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正常体重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计算公式为身高减去105,正常体重范围为标准体重上下浮动10%。体重是衡量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合理控制体重有助于预防多种疾病。标准体重计算公式适用于成年人,男性与女性的计算方法相同。以身高170厘米为例,标准体重为6...[详细]
2025-10-02 06:12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怎么算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BMI计算法、布洛卡公式、中国成人标准体重公式等。标准体重可通过身高与体重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有助于评估身体健康状况。1、BMI计算法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标准体...[详细]
2025-10-01 13:12
辨证湿气的方法有哪些症状
湿气重的症状主要有身体困重、舌苔厚腻、食欲不振、大便黏滞、皮肤油腻等。中医认为湿气可分为寒湿与湿热两类,多因外感湿邪或脾虚运化失常导致。1、身体困重湿性重浊易阻滞气机,患者常感四肢酸沉乏力,头部昏蒙如裹湿布,午后疲倦感加重。...[详细]
2025-10-01 07:31
辨证湿气的方法有哪些呢
辨证湿气主要有观察舌象、分析症状、辨识体质、结合脉象、参考二便五种方法。湿气是中医常见病理因素,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需通过多维度综合判断。1、观察舌象舌苔白腻或黄腻是湿气典型表现。白腻苔多属寒湿,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黄腻...[详细]
2025-09-30 14:36
辨证湿气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辩证湿气分型
辨证湿气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辩证湿气分型
中医辨证湿气主要分为寒湿、湿热、痰湿、风湿、暑湿五种类型,可通过舌象、体感、二便及全身症状综合判断。一、寒湿寒湿体质常见舌苔白腻、舌体胖大,伴有畏寒肢冷、关节酸痛等症状。患者多...[详细]
2025-09-30 09:12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