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炎可通过中药方剂、针灸疗法、饮食调理、穴位按摩、艾灸疗法等方式治疗。鼻咽炎多由外感风邪、肺胃热盛、气滞血瘀、脾虚湿困、肾阴不足等原因引起。
治疗鼻咽炎的中药方剂需辨证施治,风寒型可用辛夷清肺饮,含辛夷、苍耳子、白芷等药材;风热型可选银翘散加减,含金银花、连翘、薄荷等;肺胃热盛型宜用清肺抑火丸,含黄芩、栀子、桑白皮等。慢性鼻咽炎属脾虚者可用参苓白术散,肾阴虚者可用六味地黄丸。中药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配伍,连续服用一段时间才能见效。
针灸取穴以迎香、印堂、合谷、列缺为主穴,配合肺俞、脾俞等背俞穴。急性期用泻法针刺,慢性期用补法或温针灸。每周治疗数次,通过刺激经络调节肺脾肾功能,改善鼻腔通气,减少分泌物。耳针可取内鼻、肺、肾上腺等耳穴,用王不留行籽贴压。针灸需坚持一段时间才能巩固效果。
日常宜食百合、银耳、雪梨等润肺食物,避免辛辣燥热之品。推荐罗汉果茶、桔梗甘草茶等药茶,可加蜂蜜调味。风寒型可用生姜红糖水,风热型宜饮菊花薄荷茶。饮食需长期保持清淡,忌烟酒及油炸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
每日按摩迎香穴、印堂穴各数次,配合推拿风池穴、大椎穴。可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以酸胀为度。鼻塞时可快速揉按迎香穴至发热。坚持按摩能疏通鼻部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按摩前后可配合热毛巾敷鼻部效果更好。
艾灸大椎、肺俞、足三里等穴位,每次灸至皮肤潮红。风寒型可用隔姜灸,虚寒型用温和灸。艾灸能温通经络、散寒祛湿,特别适合慢性鼻咽炎患者。治疗期间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艾烟有刺激性,哮喘患者慎用。可配合拔罐疗法在背部膀胱经走罐。
鼻咽炎的治疗需综合多种中医疗法,坚持一段时间才能根治。急性发作期应及时治疗,慢性期需调理体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居室空气流通,避免粉尘刺激。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运动,增强肺卫功能。治疗期间定期复诊,根据症状变化调整方案,不宜自行中断治疗。保持良好作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
2025-05-02
2025-05-02
2025-05-02
2025-05-02
2025-05-02
2025-05-02
2025-05-02
2025-05-02
2025-05-02
2025-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