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前沿资讯 > 正文

恒瑞、复星两家中国企业首次进入TOP25榜单 辉瑞开启大并购

发布时间: 2022-07-06 13:1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MNC们的管线增长已经进入瓶颈了吗?全球TOP25研发管线总量在提升,但头部制药公司的管线数量却有所减少,并购活跃度与规模的降低可能是原因之一。随着辉瑞宣布将以百亿美金收购一家偏头痛药物企业,开启了2022年MNC第一笔大并购,MNC们的并购活跃度又回来了吗?另一方面,恒瑞、复星两家中国企业凭借管线数量的激增首次进入TOP25榜单,中国制药业的里程碑也正在到来。

5月10日,辉瑞宣布已经和Biohaven制药达成合作协议,将以约116亿美元的总额收购Biohaven制药,并从中获得其已经获批的偏头痛药物Rimegepant,辉瑞将负责该药物的商业化。对Biohaven的收购也将丰富辉瑞在相关疾病领域的研发管线布局。

116亿美元,这是进入到2022年之后,全球制药界最大的一笔并购交易。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分析认为,并购活跃度和规模的降低,导致了当前MNC管线增长陷入一定程度的瓶颈。再往前追溯,全球制药界普遍发生数百亿美元大并购要到2019-2020年。但包括辉瑞在内,BMS、诺华等MNC都明确透露2022年将进行并购从而扩充管线。

恒瑞、复星两家中国企业首次进入TOP25榜单  辉瑞开启大并购

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发布的《Pharma R&D Annual Review 2022 Navigating the Landscape》显示,截至2022年1月,全球在研新药管线首次突破20000种,达到20109种,较2021年同期增长了8.22%,远超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6.25%,达到了五年来的高峰。

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在报告中按照临床研发规模评选出了全球TOP25,其中诺华、罗氏、武田位列前三,中国企业恒瑞和复星医药也进入了榜单,分别位列第16位和第23位,较去年都有大幅增长。但除了恒瑞、复星两家中国企业,其他进入榜单的多数公司,其管线规模都仅是小幅增长,甚至负增长,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认为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MNC的并购活跃度降低。

此外,报告也围绕这份TOP25榜单进行了从治疗领域到作用机制、靶点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01 TOP15变化不大,中国企业恒瑞、复星首入TOP25榜单

总体来看,榜单的前十五名并没有新面孔,只是排位有所改变,诺华、罗氏与武田依旧是前三。变化主要集中在第16~20位,恒瑞、复星两家中国企业排位较去年大幅攀升至第16位和第23位,渤健和日本住友也通过小幅上升进入到了TOP25。

诺华同去年一样,是全球最大的“医药研发帝国”,尽管其目前的研发管线数量为213个,较去年的232个有所减少,排在第2、3、4位的罗氏、武田和BMS的研发管线数量也都有所减少。而在前十名中,辉瑞、AZ、赛诺菲、礼来都实现了排名的上升,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AZ,由去年的第9名,上升到了今年的第6名。辉瑞、默沙东以及强生的排名则有所下降,默沙东从第5名掉到了第7名。但是从前十名企业的整体情况看,他们的研发管线数量都有所减少。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分析,部分原因是因为巨头们的并购活跃度非常低,而全球研发管线增长的主力更多是来自TOP25之外的中小型制药公司。

恒瑞、复星两家中国企业首次进入TOP25榜单  辉瑞开启大并购

此前也有机构分析生物制药并购在2021年降温明显,根据Evaluate Vantage统计,2021年前十大生物制药并购交易总价值接近530亿美元,远低于2020年的970亿美元,更是仅占2019年2070亿美元的1/4。

但从榜单中能很明显地看出,两家来自中国的企业——恒瑞和复星却呈现出与其他企业完全不同的趋势,其中恒瑞的管线从上一年的52条增长到了89条,复星医药的管线从30条增长到了68条,是榜单中增长最多的两家企业。

4月底,恒瑞公布了其2021年业绩,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9.06 亿元,同比下降6.59%,但2021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达到62.03亿元,比上年增加12.14亿元,同比增长24.34%,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3.95%。

在产品方面,恒瑞共有10款创新药在国内获批上市,另有250多个临床项目,其中包括国际多中心临床近20项,推进7项国际多中心项目进入注册Ⅲ期临床,10余项研究处于准备阶段。

复星医药2021年营收390亿元,同比增长28.7%,全年研发投入共计49.75亿元,同比增长24.28%,其中,研发费用为38.34亿元,同比增加10.39亿元、增长37.17%。

在研发创新方面,复星医药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深度孵化的方式,围绕肿瘤及免疫调节、代谢及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重点疾病领域搭建小分子、抗体药物、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并积极探索RNA、溶瘤病毒、基因治疗、靶向蛋白降解等前沿技术领域,其在研创新药、生物类似药、仿制药及一致性评价项目共计超240项。2021年10月,复星还通过附属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收购安特金,在原有病毒性疫苗平台的基础上,引入细菌性疫苗研发和生产技术,进一步丰富其疫苗的研发管线。

此外,在国外备受关注的中国公司百济神州虽然没有进入公开的TOP25榜单,但据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披露,百济神州位列第26位。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也在报告中坦言,这对中国制药业而言是一个里程碑的时刻。

02 细胞与基因疗法研发全球火热

在治疗领域方面,抗肿瘤、免疫类药物的研发依旧是最受制药公司驻足的领域,过去一年中共有7772种药物在研,全球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数量整体来看自2010年以来一直有所增加,在2010年,抗肿瘤药物研发只占所有研发领域的26.8%,到了2022年占比已经达到了39%。

恒瑞、复星两家中国企业首次进入TOP25榜单  辉瑞开启大并购

而在治疗手段方面,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异军突起,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认为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之后由于安全性问题逐渐低迷,但在近5年再次火热。可以从图中明显看出,在2016年、2017年左右细胞疗法和基因疗法的研发数量分别都在600项左右,到了2022年,细胞疗法和基因疗法的研发数量都激增到了超过2000项。

细胞与基因治疗研发数量的激增原因各异,对于基因疗法来说,新冠疫苗和抗新冠药物的研发使其备受关注,在这一过程中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选择以及细胞疗法的细胞类型也在发生变化。

整体来看,基因治疗的研发大部分还处在临床前研发阶段,仅有少部分进入了I、II期临床。从病毒载体来看,业内研发使用最多的是腺病毒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研发数量从2021年的341种增加到了2022年的466种。AAV具有安全性好、宿主细胞范围广和在体内表达时间长等特点,尽管在2020年、2021年接连出现多起临床试验患者死亡的事故,但其依旧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基因治疗载体。

T细胞疗法是细胞疗法中应用最多细胞类型。2022年是全球首位被CAR-T细胞疗法治愈的白血病儿童实现无癌生存的第10年,尽管全球已经有多款CAR-T细胞疗法获批,但T细胞疗法研发依旧火热。在2022年,全球T细胞疗法研发数量超过900项,总量几乎是第二名干细胞疗法的两倍,其中临床前研发接近600项,临床I、II期研究也接近300项。

而T细胞疗法开发潜力也依旧巨大。今年年初,mRNA技术公司BioNTech就与个体化T细胞疗法公司Medigene达成合作,结合BioNTech的多平台免疫疗法能力,和Medigene的T细胞受体(TCR)发现平台,以针对BioNTech选择的靶标,发现和开发创新抗癌TCR免疫疗法。

靶点机制在2022年也发生了较大变化。PD-(L)1、CD19、HER2等靶点在国内一直被认为是“内卷”的高地,但其实在全球来看也是这样的。全球研发最多的25个靶点中,CD3E、PD-L1以及HER2位居前三,全球研发数量分别为199项、194项以及177项,而CD19、PD-1等也位列前十。

在2021年,HER2是研发最火热的靶点,但在2022年第一的位置已经被CD3E取代,主要原因在于CD3E在双特异性抗体中研发应用更为广泛。CD19靶点在2022年的榜单中和去年持平,但研发数量从144项上升到了174项,主要是因为其在CAR-T细胞治疗中应用广泛。

更多健康资讯请点击医药头条,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恒瑞复星首入全球医药研发TOP25!辉瑞116亿美元开启大并购
恒瑞复星首入全球医药研发TOP25!辉瑞116亿美元开启大并购
MNC们的管线增长已经进入瓶颈了吗?全球TOP25研发管线总量在提升,但头部制药公司的管线数量却有所减少,并购活跃度与规模的降低可能是原因之一。随着辉瑞宣布将以百亿美金收购一家偏头痛药物企业,开启了2022年MNC第一笔大并购,MNC们的并购活跃度又回来了吗?另一方面,恒瑞、复星...[详细]
发布于 2022-05-17

最新推荐

郑州绿城儿童医院:暑期精准解码青少年心理,用专业疗愈心灵
暑期网络成瘾、厌学、焦虑症、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强迫症、社交障碍、假期综合征、情绪障碍、睡眠障碍……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受心理疾病困扰?不是所谓的“脆弱”,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学习因素、数字化生活都可能是影响因素,而随着孩子和家长们的心理...[详细]
2025-07-25 17:18
冬病夏治·药王传中医医院开展三伏义诊活动
冬病夏治·药王传中医医院开展三伏义诊活动
为弘扬中医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推广“冬病夏治”理念,让广大居民了解并受益于传统中医养生疗法,药王传中医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于7月19日开展了三伏义诊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居民提供全面、专业的健康咨询和优质的诊疗服务,助力居民提升健康水平。...[详细]
2025-07-25 15:31
徐州市公路中心工会夏日慰问:全景医学徐州中心守护道工健康
徐州市公路中心工会夏日慰问:全景医学徐州中心守护道工健康
近日,徐州市公路中心工会举办了“关爱道工,夏日安康”慰问活动。徐州市公路中心、各公路管理站、金环公司工会主席、委员及一线养护工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健康讲座、义诊服务、发放慰问品等方式,将关爱传递给一线养护职工。活动现场,徐州市公路中心工会主席...[详细]
2025-07-25 13:58
十年铸“睛”——西宁爱尔眼科扎根高原守护30万双眼睛的光明答卷
十年铸“睛”——西宁爱尔眼科扎根高原守护30万双眼睛的光明答卷
海拔2261米的西宁,紫外线强度超平原3倍。在这里,白内障、翼状胬肉发病率常年高居全国前列。10年前,一家民营专科医院的选择是——以其专业的医疗技术、持续的公益投入和前瞻性的区域发展规划,提升青海眼健康服务的整体水平,为高原人民守护光明贡献...[详细]
2025-07-25 11:28
2025健康管理新革命:告别有病治病,这5样让你主动掌控生命
2025健康管理新革命:告别有病治病,这5样让你主动掌控生命
现代医学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从有病治病向主动健康管理转变。这不仅仅是观念更新,更是对生命质量追求的升华。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定义的健康标准涵盖了15个维度,包括免疫力、代谢功能、认知能力、心血管健康、睡眠质量等多个层面。然而,现代人面临的健...[详细]
2025-07-25 09:12
从“苦夏”到“补夏”:三伏天吃对、睡对、动对,把身体调成“修复模式”
从“苦夏”到“补夏”:三伏天吃对、睡对、动对,把身体调成“修复模式”
“冬养三九,夏养三伏”,这句流传千年的养生谚语,道出了季节与健康的密切关联。7月20日,2025年三伏天正式拉开帷幕。与近十年多数年份40天的“超长待机”不同,今年三伏天为30天的“精简版”,却因“近十年最晚入伏”的特点,被农谚“晚入伏热死...[详细]
2025-07-24 17:53
医奇抗之峰伤痛酊:中医药创新破局肌腱炎治疗难题,开启精准修复新时代
医奇抗之峰伤痛酊:中医药创新破局肌腱炎治疗难题,开启精准修复新时代
在运动损伤与职业劳损高发的现代社会,肌腱炎已成为困扰数亿人的“隐形流行病”。传统疗法因疗程长、易复发等问题饱受诟病,而一款融合传统中药智慧与现代制药工艺的创新药物——医奇抗之峰伤痛酊,正以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开辟新路径,成为职业运...[详细]
2025-07-24 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