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热门视点 > 正文

南方预计2022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增幅10.5%,医药经济未来可期

发布时间: 2022-07-10 13:0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2022年前两个月,我国医药制造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仅为2.3%,利润同比下跌17.6%。医药产业下行压力比较大,但我们认为不能看得太悲观,理由有三:医药需求是刚性的,政策面理性且向好,医药企业政策适应能力也较强。但综合各种因素,南方所将去年年底对2022年医药经济的预测值下调,按照统计局口径,2022年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由原预测12.5%下调为10.5%。”4月28日,在第33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线上发布会上,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林建宁在做《对医药经济几大热点的思考》专题报告时如是指出。

南方预计2022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增幅10.5%,医药经济未来可期

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党委书记 林建宁

01

新变量引发增速调整

疫情防控新常态下,医药经济增速有明显回落:今年一季度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去年同期增速为33%;一季度利润同比下降8.9%,而去年同期则是利润大涨88.7%。

林建宁首先回顾了2021年年底对医药经济运行的预测,他指出,医药经济在压力之下将进入调整期,预计呈现出四大亮点:中国创新药加快国际化、微利时代仿制药寻求突围、第四终端继续高歌猛进、疫情防控产品服务全球。与此同时,面临终端增长乏力、投资热度有所退潮、原材料涨价三大压力。

“在去年的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前哨会上,我们预测2021年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长18.2%。从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来看,尽管统计口径不完全一致,但走势大体相近。”林建宁指出,2021年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1%,较2020年与2019年有大幅提升,这与2020年基数较低、2021年恢复性增长有关,但各子行业增速不均衡,主要拉动力在于生物药品制造业。利润增长方面,生物药品制造业的拉动力更加明显,制造业利润增幅高达69%。

而随着俄乌战争、疫情反弹等新的重大影响因素的出现,医药经济增长又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俄乌战争导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4月19日,IMF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从4.4%下调至3.6%,同时对中国的预测从原来的5.6%下调至4.4%。”林建宁表示,国际形势动荡将影响中国经济,对医药原料进口或医保商品出口都会形成冲击。

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4.8%,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具体看医药行业,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去年同期增速为33%;一季度利润同比下降8.9%,而去年同期则是利润大涨88.7%(2020年同期基数较低)。两相比较,提示疫情防控新常态下,医药经济增速有明显回落。

南方预计2022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增幅10.5%,医药经济未来可期

02

新热点审思转型变局

观察今年开年的医药经济运行情况,林建宁表示,形势似乎比原来预测的更为严峻,医药产业下行压力较大,并针对产业时下热点问题提出了三点思考:

思考一:经济下行压力对医药产业影响有多大?

虽然医药经济面临较大压力,但不要过度悲观,三大政策面向好:集采政策渐趋理性温和,企业有获益机会;医保目录扩容和“双通道”政策均对市场有利;基药则将迎来目录调整,且带来结构性机会。

在医药经济显示下行压力的同时,产业下游却呈现出一幅不太悲观的图景。米内网数据显示,医药全终端2021年全年增速在6.7%左右;今年1-2月,公立医院市场增幅为12%,零售端市场增幅为3.3%。对比去年上半年增速,终端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增长。

此外,从医药出口情况看,今年一季度医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4.5%,虽然相比前两年有明显放缓,但增幅水平依旧可观。“从终端和出口的数据看,大家可能觉得,是否由于上游压力传递的滞后性?”林建宁将疑问抛出,随即话锋一转指出,“虽然医药经济面临较大压力,但不要过度悲观。”

抛开医药是刚性需求这一特性,林建宁首先从政策面进行了分析。先看集采,政策渐趋理性温和,企业有获益机会。在医保方面,目录扩容和“双通道”政策均对市场有利。基药则将迎来目录调整,且带来结构性机会。

除了三大政策面向好,林建宁认为,中国医药企业较强的政策适应能力也不容忽视。“大经济压力下,医药经济下行难以避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GDP的下行与医药工业销售收入下行是同步的。不过,虽然压力面巨大,但政策面趋于缓和,所以不能看得太悲观。”林建宁总结道。

南方预计2022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增幅10.5%,医药经济未来可期

思考二:创新药高估值的泡沫正在被挤破?

创新药领域快速融资、泡沫扩张时代结束:倒逼创新药产业链向差异化、国际化(规范化)自主创新的路径升级。

过去半年来,创新药高估值的泡沫是否被挤破,成为业内关注热点。“创新药是中国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这一点没有变,但问题在于是不是原来的泡沫太大,不得不挤破?”林建宁直言,经济下行的确会带来投资的谨慎,而原来的泡沫也必须要挤破。

据证券时报统计,今年以来A股市场上市的96只新股(不含北交所股票)中,有33只股票上市首日出现破发,其中有7只是医药股。与此同时,已上市的创新药企也面临着发展压力。从年报来看,尽管2021年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这些头部创新药企的营收出现了大幅提升,但仍难以扭转亏损的局面。而研发扎堆于PD-1/L1、VEGFR等热门靶点,严重的同质化竞争也会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

那么,出路在哪?“在于国际化,在于高性价比,在于真创新!”林建宁指出,创新药领域快速融资、泡沫扩张的时代宣告结束,这将倒逼创新药产业链向差异化、国际化(规范化)自主创新的路径升级。他同时提醒,这并不意味着创新驱动失去了融资的吸引力。事实上,今年一季度我国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160起融资事件,其中早期融资占比35%,高达56起,再创历史新高。

思考三: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将带来什么?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主流企业有利:通过突破地方保护主义壁垒,完善全国市场布局,并通过跨区域并购与MAH制度的实施,达到强者恒强。

南方预计2022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增幅10.5%,医药经济未来可期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这一重磅文件的发布引发了广泛关注。医药行业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药监政策、医保政策、招商引资政策的走向。对此,林建宁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连任ICH管委会成员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典范,因为ICH工作的实质就是审评标准的国际化,标准化升级将拉动中国市场内部及与外部的深度融合。在深化医改方面,强力推进实施“三明模式”、DRG/DIP医保支付改革将是下一步工作重点。而在集采上,对于建设全国统一集采平台的业内猜想,林建宁有不同看法。“到‘十四五’末,国家医保局将在全国创建一批医药集中采购示范平台。未来集采的模式应该是在现有基础上完善规范,国采、国谈加上省际集采联盟,联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保持数据、政策一致,这也许是未来招采政策的方向。”林建宁如是分析。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这个政策对主流企业有利,其可能通过突破地方保护主义壁垒,完善全国市场布局,并通过跨区域并购与MAH制度的实施,达到强者恒强。”林建宁总结道。他特别提醒,如何在破除地方保护的同时防范垄断,是未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03

新预测定调稳中求进

2022年医药经济预测调整:在去年预测的基础上调低两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增幅为10.5%。

林建宁在总结中指出,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按照统计局口径,南方所拟对2022年的经济预测进行调整:“在去年预测的基础上,我们调低了两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增幅为10.5%,较2021年增幅下跌约9个百分点。”对于这一数据的解读,林建宁指出,这并不意味着低速增长,而是仍保持相对于整体经济增速的平稳较快增长,行稳致远是朝阳产业在现阶段的主要特征。

“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导致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而在压力之下,医药经济也将进入调整期。但是,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医药产业朝阳产业的特质没改变,国家鼓励医药创新发展的政策面没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改变,所以,困难是暂时的,医药经济美好的未来是可以期待的!”报告最后,林建宁送上了对业界同行的祝愿与勉励。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食物是指各种可以供人们食用的物品。食物中不仅含有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各种营养物质,同时还含有许多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学成分,正如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药和食物到底有什么区别呢?食物跟药相比,我们用的是它的平和之气,而对于药人们用的是它的偏性。中药的偏性就是它独特的...[详细]
发布于 2024-10-18

最新推荐

郑州友好肝胆医院特邀原陆军总医院任永强教授开展爱肝日活动
郑州友好肝胆医院特邀原陆军总医院任永强教授开展爱肝日活动
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国家,近年来虽在乙肝防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数据显示我国乙肝诊断率只有22%,治疗率仅15%。这组数据距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诊断率和治疗率在2030年达到90%和80%的目标...[详细]
2025-05-16 15:45
左归丸在治疗潮热盗汗等肾阴虚表现中的应用
左归丸在治疗潮热盗汗等肾阴虚表现中的应用
现代生活中,因熬夜加班、久坐,生活不规律等造成很多男性机体功能下降,体虚乏力,甚至会影响到家庭生活和谐。所谓“十人九虚”,是中医对现代人普遍体质状态的概括,指多数人因生活习惯、环境压力等因素导致气血阴阳失衡,表现为各类虚证症状。虚证的分类与...[详细]
2025-05-16 11:08
夏季黄褐斑易加重?中医揭秘根源与通络祛斑之道
夏季黄褐斑易加重?中医揭秘根源与通络祛斑之道
光洁无暇的肌肤是许多爱美女士的追求,然而进入夏天,不少女性发现脸上的黄褐斑颜色更深、范围更广。这不仅影响颜值,还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黄褐斑是皮肤黑色素增加而形成的一种面部呈褐色的黑色素沉着性损容性皮肤病,常对称分布在颧部、两颊、前额的...[详细]
2025-05-15 13:15
中家医口腔动态美学设计 助教师发音清晰度提升15%
中家医口腔动态美学设计 助教师发音清晰度提升15%
美学种植: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在中家医家庭医生口腔机构,种植专家岑燕梅凭借独特的审美视角,将冰冷的医疗技术转化为有温度的艺术创作。这位拥有十余年临床经验的资深医师,始终秉持医学匠心,美学传神的理念,在口腔健康与面部美学的交叉领域开辟出独特诊...[详细]
2025-05-15 11:41
痛风共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与成都西部痛风风湿医院达成科研合作
痛风共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与成都西部痛风风湿医院达成科研合作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与成都西部痛风风湿医院达成痛风性关节炎科研合作,该合作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分会副会长、中国女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风湿免疫...[详细]
2025-05-14 16:48
天猫国际携手NYO3抗衰新品亮相美博会发布抗衰新趋势共建行业标准
天猫国际携手NYO3抗衰新品亮相美博会发布抗衰新趋势共建行业标准
5月12日-14日,第29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以下简称美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在全球美妆产业链全域商贸的盛会上,天猫国际以其强大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携手88VIP用户代表、挪威高端膳食营养品牌NYO3亮相口服美容未来趋势论...[详细]
2025-05-14 16:46
女性可以用仲景左归丸吗?左归丸服用知识4问
女性可以用仲景左归丸吗?左归丸服用知识4问
左归丸是滋肾补阴代表方剂,在现代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关于左归丸的组方及服用知识受到众多消费者关注,本文就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作以解答。左归丸原方出自于《景岳全书》。该方由熟地黄、菟丝子、牛膝、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等八味药材组成,有滋肾补阴之...[详细]
2025-05-14 15:4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