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热门视点 > 正文

辟谣:只有零添加的才是好酱油?到底有没有科技与狠活

发布时间: 2022-11-05 09:1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10月,“全是科技与狠活”成了最火的“梗”。这一热点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与其相关的谣言也被大肆传播,比如“代糖可以敞开吃”“只有零添加才是好酱油”……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谣言依旧不时出现,如“出公共场所时再扫码可避免成为密接者”。此外,前一阵我国部分地区干旱,使得“只要有云就能人工增雨”的谣言流传甚广。

今天,科技日报记者就对10月出现的谣言逐一进行盘点,帮您拨开迷雾、寻找真相。

辟谣:只有零添加的才是好酱油?到底有没有科技与狠活

代糖可以敞开吃?

真相:大量摄入代糖同样存在健康风险

随着冬季的临近,人们户外运动的时间逐步减少。很多人开始担心热量消耗不足,便格外注重控制热量的摄入。标有“零糖”“零卡”的代糖饮料和零食,看上去似乎不含任何热量。一些人因此认为代糖是健康的,不用背负“甜蜜的负担”,可以敞开吃。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代糖也要合理食用,大量摄入同样存在健康风险。”天津市现代健康技术研究所所长郑运良表示。

资料显示,代糖是指替代性甜味剂,属于食品添加剂,其主要有三大类——天然甜味剂、糖醇和人造甜味剂。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代糖产品使用的都是人造甜味剂,如阿斯巴甜等。这类甜味剂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而是通过化学合成的。

“从能否产生能量的角度来看,代糖可被分为营养型和非营养型。几乎所有非营养型代糖在人体内的分解物都不含葡萄糖,且不直接参与胰岛素的分泌。因此仅从理论上来说,非营养型代糖并不会引起血糖的升高。”郑运良表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敞开食用代糖。

“代糖的甜味具有激发食欲的作用,过量摄入后或引起腹泻,也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郑运良进一步表示,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多数科学研究结果均表明,人造甜味剂或存在致病风险。

比如,2022年9月7日《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来自法国的大型研究成果。该研究表明,在食物或饮料中用人造甜味剂替代糖,对整体人群的心脑血管健康并没有任何益处。《细胞》杂志也曾发表过一项相关研究,该研究发现摄入人造甜味剂与肠道微生物组变化以及血糖升高有关。

因此,郑运良建议,消费者在选择代糖食品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含天然甜味剂的食品,比如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甜茶苷等。

“偶尔吃代糖食品或饮料是安全的,大家不必过度紧张。公众应科学地认识和食用代糖,并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郑运良说。

辟谣:只有零添加的才是好酱油?到底有没有科技与狠活

出公共场所时再扫码可避免成为密接者?

真相:重复扫码会被认为多次进入该场所

作为一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进入公共场所前扫码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日前一则“特殊提醒”出现在微信朋友圈里:扫码进入公共场所后,离开时再次扫码,大数据就会“认为”你已出门;如有感染者再次进入该场所,大数据能“证明”在接触时间上你和感染者没有重合,可以避免成为密接者。

对此,上海、山东、四川、浙江、福建、内蒙古、辽宁等地相关部门都进行了辟谣。山东省东营市大数据中心有关专家表示,“场所码”是赋予某场所的一个专用二维码,用于标识该场所的位置、名称等信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流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有人扫“场所码”时,只能说明其到过该场所,利用大数据手段并不能区分该人是处于“进入”还是“离开”状态。

此外,相关专家表示,扫两次码可能会被认为进入该场所两次,并不能达到传言中所说的效果,反而会增加流调人员的工作量,间接地影响疫情防控工作。专家提醒,公众只要在进入场所时,进行扫码登记即可,出门后无需再扫码。相关工作人员如果发现扫码者的感染风险较高,会及时通知扫码者,并迅速采取措施避免病毒的扩散传播。

只有零添加才是好酱油?

真相:酱油的品质取决于多种因素

前不久,某品牌酱油“添加剂”风波,让不少消费者谈添加剂色变,很多人因此把不含添加剂作为评价酱油好坏的标准。

“这种说法不完全对。”郑运良表示,所谓零添加酱油,就是不添加任何味精、食品添加剂,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酱油。不过,酱油的品质取决于多种因素,零添加只是其中的一方面。

“首先,上市的酱油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郑运良介绍道,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油》(GB 2717-2018)规定,酱油是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小麦粉和/或麦麸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酱油生产厂家应当具有完整的发酵酿造工艺,不得使用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等原料生产酱油。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酱油,就达到了“及格线”,但还算不上优质。

辟谣:只有零添加的才是好酱油?到底有没有科技与狠活

“酱油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氯化物、总氮、总酸、还原糖等是重要的质量评价指标,它们能影响酱油的品质。”郑运良介绍道,酱油的鲜味取决于氨基酸态氮含量的高低,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等级就越高,品质也就越好。

同时,作为中国传统发酵调味品,酱油的风味也是重要的质量指标。不同酱油在曲种和工艺流程上的差别,会使其在风味上有较大差异。

相关技术文献显示,在酱油中共检测到230种非挥发性化合物,包括90种肽、49种有机酸、27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28种糖、11种糖醇、6种生物胺、4种核苷酸和16种其他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决定了酱油的酸度、甜度和浓厚度。

除此之外,郑运良提醒道,广大消费者也应对添加剂有理性的认知,不要过度迷信零添加食品。

“在酱油加工方面,最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苯甲酸钠、肌苷酸二钠和鸟苷酸二钠。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能够防止细菌滋生、适度延长保质期,使酱油的性价比更高。”郑运良说。

其实,与其关注食品添加剂,消费者更该关注的是酱油中的钠含量。

“每100毫升酱油中,钠含量约为6克,而钠的推荐摄入量仅为2克/天。相关研究表明,过量摄入钠可能会导致高血压、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疾病。”郑运良提醒道。

只要有云就能人工增雨?

真相:需要一定条件,关键要有合适的云

今夏以来,我国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北部等地旱情持续发展,遭遇夏秋连旱。鄱阳湖、洞庭湖水位均创历史新低,部分湖泊甚至变成了“沙漠”和“草原”。与此同时,网上出现质疑:只要有云就能开展人工增雨,为什么不在这些干旱地区进行人工增雨呢?

对此,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王兆宇表示,人工增雨并非人工降雨,“化云为雨”需要一定的条件。

人工增雨是在适当的天气条件下,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从而达到增加地面降水的目的。

“人工干预方式主要是通过向云中播撒催化剂,一般来说北方地区播撒的催化剂多是碘化银,南方地区则常用干冰、液氮等作为人工增雨催化剂。除催化剂外,人工干预的方式还有向云发射飞秒激光、带电粒子等。”王兆宇表示,不管是用哪种方式,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形成凝结核,促进水汽凝结,最终形成降水。

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有一团符合人工增雨条件的云。这样的云需要有一定的厚度、高度和温度,同时云中的水汽要充沛,并且正好处在上升气流区。

王兆宇解释道,温度在零下10至0摄氏度、厚度在2000米左右且高度低于6000米的中低云是适合人工增雨的云。这样的暖云里面充满了小水珠,在上升气流的顶托下,这些小水珠飘浮在空中掉不下来,形成云层;借助催化剂的力量,增加云中凝结核的浓度,就可以让小水珠越来越多地碰撞成为大水滴,进而形成降水。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电脑到底有没有辐射
电脑到底有没有辐射
电脑的确会产生辐射,但不必过于担心。我们日常使用的电脑确实会发出一定量的电磁辐射,不过这种辐射量通常很低,对人体的影响微乎其微。电磁辐射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从手机、微波炉到电视机,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会产生。关键在于,这些设备的辐射量都在国际安全标准范围内,不会对健康造成实质...[详细]
发布于 2024-12-05

最新推荐

郑州绿城儿童医院:暑期精准解码青少年心理,用专业疗愈心灵
暑期网络成瘾、厌学、焦虑症、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强迫症、社交障碍、假期综合征、情绪障碍、睡眠障碍……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受心理疾病困扰?不是所谓的“脆弱”,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学习因素、数字化生活都可能是影响因素,而随着孩子和家长们的心理...[详细]
2025-07-25 17:18
冬病夏治·药王传中医医院开展三伏义诊活动
冬病夏治·药王传中医医院开展三伏义诊活动
为弘扬中医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推广“冬病夏治”理念,让广大居民了解并受益于传统中医养生疗法,药王传中医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于7月19日开展了三伏义诊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居民提供全面、专业的健康咨询和优质的诊疗服务,助力居民提升健康水平。...[详细]
2025-07-25 15:31
徐州市公路中心工会夏日慰问:全景医学徐州中心守护道工健康
徐州市公路中心工会夏日慰问:全景医学徐州中心守护道工健康
近日,徐州市公路中心工会举办了“关爱道工,夏日安康”慰问活动。徐州市公路中心、各公路管理站、金环公司工会主席、委员及一线养护工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健康讲座、义诊服务、发放慰问品等方式,将关爱传递给一线养护职工。活动现场,徐州市公路中心工会主席...[详细]
2025-07-25 13:58
十年铸“睛”——西宁爱尔眼科扎根高原守护30万双眼睛的光明答卷
十年铸“睛”——西宁爱尔眼科扎根高原守护30万双眼睛的光明答卷
海拔2261米的西宁,紫外线强度超平原3倍。在这里,白内障、翼状胬肉发病率常年高居全国前列。10年前,一家民营专科医院的选择是——以其专业的医疗技术、持续的公益投入和前瞻性的区域发展规划,提升青海眼健康服务的整体水平,为高原人民守护光明贡献...[详细]
2025-07-25 11:28
2025健康管理新革命:告别有病治病,这5样让你主动掌控生命
2025健康管理新革命:告别有病治病,这5样让你主动掌控生命
现代医学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从有病治病向主动健康管理转变。这不仅仅是观念更新,更是对生命质量追求的升华。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定义的健康标准涵盖了15个维度,包括免疫力、代谢功能、认知能力、心血管健康、睡眠质量等多个层面。然而,现代人面临的健...[详细]
2025-07-25 09:12
从“苦夏”到“补夏”:三伏天吃对、睡对、动对,把身体调成“修复模式”
从“苦夏”到“补夏”:三伏天吃对、睡对、动对,把身体调成“修复模式”
“冬养三九,夏养三伏”,这句流传千年的养生谚语,道出了季节与健康的密切关联。7月20日,2025年三伏天正式拉开帷幕。与近十年多数年份40天的“超长待机”不同,今年三伏天为30天的“精简版”,却因“近十年最晚入伏”的特点,被农谚“晚入伏热死...[详细]
2025-07-24 17:53
医奇抗之峰伤痛酊:中医药创新破局肌腱炎治疗难题,开启精准修复新时代
医奇抗之峰伤痛酊:中医药创新破局肌腱炎治疗难题,开启精准修复新时代
在运动损伤与职业劳损高发的现代社会,肌腱炎已成为困扰数亿人的“隐形流行病”。传统疗法因疗程长、易复发等问题饱受诟病,而一款融合传统中药智慧与现代制药工艺的创新药物——医奇抗之峰伤痛酊,正以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开辟新路径,成为职业运...[详细]
2025-07-24 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