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前沿资讯 > 正文

诺奖光环在数字面前褪去颜色

发布时间: 2022-11-25 09:3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当地时间11月18日,由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詹妮弗·杜德娜和华人科学家张锋共同创办的基因编辑公司EditasMedicine(EDIT.us)传来一则不好的消息——公司将停止在其进展最迅速的基因编辑疗法临床试验中招募新患者,并寻找合作伙伴继续开发基于CRISPR的疗法。

简单理解就是他们的临床试验失败了,公司不得不将其腰斩,除非有公司愿意出钱让该研究得以继续。

早在2018年11月,美国FDA接受了EDIT-101的IND申请,允许EditasMedicine开展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手段治疗LCA10的临床试验。

彼时,Editas曾表示:“EDIT-101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款在人体内使用的CRISPR疗法。”此项研究一旦成功,人类将实现利用工具在人体内实现基因编辑愿景,并通过编辑致病基因治疗相关疾病。

如今,被寄予厚望的首款研究终究没能走出“襁褓”,折戟于技术和商业化之间的“死亡之谷”。

终止试验的原因很简单——结果低于预期,该试验测试了14名遗传性失明患者的治疗效果,14名研究参与者中只有3名符合Editas对治疗效果的预期,而其他人的数据显示不一致或可忽略不计。

诺奖光环在数字面前褪去颜色

当天上午,公司股价下跌超过15%,当日收盘价格为10.06美元/股。

技术光环普照万物,过去由股市书写的资本故事更是锦上添花,但即便有技术、有“闲钱”,也没能阻止明星公司的CRISPR技术疯狂奔向失败的牢笼。

研发受阻

获得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JenniferDoudna是创新基因组学研究所创始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化学家,与同事EmmanuelleCharpentier共同开发了CRISPR-Cas9,希望基因组编辑能彻底改变生物医学的发展。

Editas是继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之后成立的几家生物技术公司之一,研究将CRISPR技术当作强大工具,主要试验疗法EDIT-101是第一种基于CRISPR的药物,用于修复人体内损坏的基因,旨在治疗一种称为“Leber”的先天性黑蒙症10的退行性视网膜疾病。

但Editas在之后的研发道路上却屡屡受阻。

在2019年7月,当Editas试验达到里程碑后,行业巨头公司艾伯维(AbbVie)通过收购艾尔建(Allergan)继承了与Editas的研究合作关系,此后,艾尔建和Editas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合作。但到了2020年,艾尔建却对外声称“终止合作关系”,原因是希望让自家公司Allergan能够继续发展。

描述十分含蓄,但仿佛在用含蓄的表达背刺Editas——和你合作是没有前途的。

从那以后,Editas经历了多次人员变动。先后两次更换CEO,聘请又解雇了一名首席医疗官,负责公司财务和科学的高层管理人员近年来也相继离职。核心技术人员以及高层管理者的不稳定,对一家以研发为导向的科技企业来说,是致命的。

2021年9月,在研究进行两年多后,Editas终于公布了EDIT-101试验的初步结果。数据来自该研究的前六名参与者,虽然公司表明治疗效果总体上是安全的,但对视力的影响仍然无法明确予以解释。

直到上周四,该公司更新了更全面的信息,再次证明了上述结果。据披露,截至目前临床试验共招募了14名研究参与者,包括12名成人和2名儿童。其中仅有三名患者的矫正视力得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除此之外,其他人的数据可忽略不计。这种不尽人意加深了业内对该疗法效果的怀疑。

据估计,美国约有1500人患有LCA10,再加上Editas的这项疗法,主要针对LCA10特定突变的患者,这个数量更是少之又少。从患者数量不难看出,这一疾病是一种罕见病。

投入巨大、研发受阻再加之受众数量寥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一意孤行继续研究,即便药物成功上市,公司也将面临入不敷出的销售前景。

身上的诺奖光环,也让Editas进退两难。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Editas

前沿医疗技术的研发十分“烧钱”,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头顶诺奖光环的Editas似乎是其中最“不为金钱折腰”的公司之一。

它从不缺少技术和科学家的背书,而回顾过去几年生物科学领域的新技术热门,CRISPR-Cas9工具当仁不让。

资本最喜欢这样的故事。

1987年,日本科学家在大肠杆菌的基因体发现一段古怪的规律序列,某一小段DNA(Repeat)会一直重复,重复片段之间又有一样长的间隔(Spacer),用途不明,科学家把这段序列叫做CRISPR(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palindromicrepeats)。后来发现,许多细菌都有CRISPR,它是细菌免疫系统的一种机制,可以记忆曾经来犯的病毒。

彼时的科学家可能想不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DNA片段,将会引爆基因编辑的大狂潮。

故事是这么开始的:当病毒入侵细菌,会把自己的DNA注入到细菌中,企图霸占细菌工厂的资源,复制新病毒。但细菌也不会乖乖挨打,它们的免疫系统可以辨识、摧毁病毒的DNA。

这是一场微观世界的闪电战,细菌的反击必须够快、够准,才有机会存活。

有些细菌侥幸存活后,会挑选一段病毒的DNA碎片,插入自己的CRISPR序列(增加一段Spacer),就像为病毒建立“罪犯资料库”。当病毒第二次入侵,细菌就能依靠CRISPR序列快速认出这种病毒,第一时间反杀,提高存活率。

细菌又是如何认出病毒的呢?

首先,细菌会用旧病毒的DNA片段(Spacer))当模板,打造一条互补的引导RNA,例如病毒DNA的硷基是T、RNA是A;DNA是G、RNA是C,或是互相颠倒。引导RNA再利用这种互补关係,比对新病毒DNA片段,如果可以互补,表示新旧病毒相同。

接著,细菌体内的武装警察──可以切割DNA的活性酶(例如某些细菌里的Cas9)会抓住这段引导RNA(嫌犯资料),“盘查”新病毒的DNA,看看有没有与引导RNA互补的段落。这一次反过来,RNA是A,DNA是T;RNA是C,DNA是G,或是互相颠倒。

一旦找到了,Cas9立刻剪开“被认出”DNA片段。DNA被剪断摧毁,病毒就没戏唱了,这种细菌的免疫机制,称为CRISPR。

所以CRISPR一经问世,立刻铺天盖地应用在细菌、真菌、动物、植物、人类医学等领域。2010年有关CRISP的论文不到50篇,到了2015年,已暴增到1100篇。

但这一技术并不完美。

基因编辑的过程中,Cas9酶负责在修改之前、在整个浩瀚的基因组中搜索并锁定有问题的、或待编辑的目标DNA片段(称为基因靶向定位)。但有时靶向定位可能不够精准,或会在基因组非目标的位置修改了DNA,造成脱靶编辑。

这种意外改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引发癌症。因此,要令CRISPR-Cas9能够对基因组进行精准的“分子手术”成为了重中之重。

现时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中常用的Cas9酶有两种版本:SpCas9(来自化脓性链球菌的Cas9核酸酶)和SaCas9(来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Cas9核酸酶)。在一定程度上,两者都会出现不精准或出现脱靶效应(即偏离目标)的情形。

先前研究人员已改良了SpCas9,设计出SpCas9变体,提高其靶向精准度。可是,这种SpCas9变体的体积太大,不易被装入常用于传递体内基因治疗、而容量细小的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载体中。

相反,SaCas9的体积比SpCas9小得多,很容易被装入负载能力有限的AAV载体中,以便在体内传递基因编辑的“分子手术刀”。然而,其问题也很明显,就是准确度,至今仍未有基因组靶向准确性高的SaCas9。

科学界目前尚未找到两全的办法,既能使其体积小,又能保证其靶向的精准度。

2018年以来,CRISPR-Cas9工具总会时不时被爆出“问题”——脱靶、特异性低等等,“不成熟”的特点逐渐显现,但目前仍未找到解决方案。我们离“随心所欲编辑基因”还很遥远。

哈佛医学院Dana FarberCancerInstitute的科研人员告诉虎嗅,CRISPR工具确面临的瓶颈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是否安全,是否高效。

诺奖光环在数字面前褪去颜色

递送过程和靶点选择能否能保证安全性,以及是否可以通过分子调控,准确影响疾病状态。这些都有值得商榷的进步空间。

今次,Editas就承担着技术不完美带来的后果。

金钱不是万能的

相比于其他同类公司,Editas已经是最“不差钱”的那一个,至少不会在研发经费上犯难。

资本从未对基因编辑技术热情消退。

2015年,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荣登著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十大科学突破榜首。在金融界,以基因测序、癌症肿瘤疗法为代表的生物科技股已雄冠全球资本市场多年,其中,达安基因、迪安诊断2015年度股价涨幅高达146.41%和105.93%。

仅在过去的一年半中,就至少有11项基因编辑研发项目在美国、欧盟进入临床开发阶段,其中有6项基于CRISPR基因编辑系统。据投资界统计,仅在2021年,国内已有至少11家相关企业获得融资。

同时,据第三方研究机构ReportsandData的最新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基因编辑市场规模将达到302.3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2%。

除此之外,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截至2022年年中,全球有2000多种基因疗法正在开发中,从早期研究到后期临床测试,比2019年增加了一倍。

诺奖光环在数字面前褪去颜色

全球基因治疗市场预计将从2022年的53.3亿美元增至2027年的198.8亿美元。2017-2019年,诺华、罗氏、礼来和BMS等大型药企均通过并购方式加快进入细胞和基因疗法领域,并购交易金额居高不下。

目前,美欧前十大药企中的90%都已部署基因治疗药物的研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预测,从2050年开始,每年将至少许可10种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到2030年,将有60多种基因疗法获批。

但随着如今头部公司重点项目遭遇腰斩,海外的不少分析师开始重新审视这一技术。

Editas公布消息之后,美国医疗行业分析师在接受外媒采访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行驶在资本快车道上的基因编辑技术面临罕见病市场、技术和伦理问题,似乎到了需要慢下来的时候了。

对于这一观点,前述研究人员也表示,业内研发过程是一个流动的状态,业内人士仍然对该技术充满信心,但资本关注度确实降温了。

“目前FDA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审批也抱着偏‘保守’的态度,主要原因还是那两个点,安全和有效,这是永恒的核心。”他说。

更多健康资讯请点击医药头条,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胎儿颅骨光环可见
胎儿颅骨光环可见
胎儿颅骨光环可见通常是一种正常的超声影像表现,可能与胎儿的生长发育阶段或超声设备的技术特点有关。若无其他异常特征,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但需结合临床表现和进一步检查综合评估。1、胎儿颅骨光环可见的原因胎儿颅骨光环在超声影像中显现,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遗传因素:胎儿的颅骨发育受遗传影...[详细]
发布于 2025-02-17

最新推荐

谷雨过后湿气重,糖友健脾正当时——中医络病理论提醒血糖管理要点
谷雨过后湿气重,糖友健脾正当时——中医络病理论提醒血糖管理要点
谷雨已过,春雷鸣动,降水增多,尤其是南方地区近日多雨。雨多再加上天气越来越热,湿热渐盛,人体就容易受到湿邪的侵袭。湿邪困脾,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对于血糖高的朋友来说,此时一定要注意健脾,增强脾的运化功能,不然则不利于日常的血糖控制,为什么这...[详细]
2025-04-23 14:41
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业治疗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上海隆重召开上海附一儿科医院
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业治疗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上海隆重召开上海附一儿科医院
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业治疗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年会以“作业促进健康与幸福”为主题,聚焦国际作业治疗现状与发展,邀请国内外作业治疗领域知名专家交流作业治疗的实施内涵。左一:康复科主任董玉秀本次会议由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我...[详细]
2025-04-23 11:35
上海附一儿科医院正规么?抽动症经常反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上海附一儿科医院正规么?抽动症经常反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抽动症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之一,抽动症经常反复不仅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一定疲劳伤害,还会产生一些情绪心理问题,如冲动、自我伤害与攻击性行为、睡眠障碍等,这让很多家长非常头疼。为什么抽动症治疗了还会反复发作?我院李春荣主任指出,抽动症具有...[详细]
2025-04-22 13:16
南通维多利亚正规吗?专业、服务与品质的融合
在追求美的道路上,越来越多人将目光投向专业的整形美容医院,南通维多利亚整形美容医院便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家。它究竟怎么样?接下来,让我们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医院实力:品牌连锁,规模与资质兼具南通维多利亚整形美容医院是全国知名的维多利亚医疗美容...[详细]
2025-04-22 11:51
成都青羊经方堂获得的“全国消费者放心满意示范单位”称号
成都青羊经方堂获得的“全国消费者放心满意示范单位”称号
1、争议始末:诊疗效果引发两极评价成都经方堂中医男科诊疗门诊部自成立以来,以"古法经方结合现代诊疗"为特色,专注男性健康领域。值得关注的是,全国消费者权益相关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全国消费者放心满意示范单位"评选结果,成都经方堂互联网医院...[详细]
2025-04-21 17:43
上海附一儿科医院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刘永翼教授会诊圆满成功
上海附一儿科医院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刘永翼教授会诊圆满成功
为了满足更多患儿的就诊需求,我院定期开展京沪专家联合会诊活动,邀请知名儿科专家来院坐诊。引进北京和上海名院优质医疗资源、切实帮助患儿解决成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重返健康生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刘永翼教授坐诊日,我院人气爆满。医院...[详细]
2025-04-21 13:25
家长必看!揭秘西南儿童医院何丽主任性早熟应对策略
近年来,儿童性早熟问题日益受到家长关注。西南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生长发育科主任何丽凭借16年临床经验,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为孩子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帮助无数家庭走出性早熟困扰。本文将揭秘何丽主任的核心应对策略,助力家长科学干预,守护孩子身心健...[详细]
2025-04-20 20:29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