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前沿资讯 > 正文

寿命竟和身高有关!高的长寿还是矮的更长寿?

发布时间: 2023-06-09 13:2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身高,可能是很多“小个子”朋友心中的痛,希望自己能再长高几厘米,但是身高真的是越高越好吗?

有研究表明,高个子的人比矮个子的人更易患癌、死亡风险更大。

这种说法是真的吗?身高与寿命长短有何关系?我们又应该如何科学管理身高?

01、矮个子真的自带防癌基因吗?

2022 年 3 月 1 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期刊 《癌症流行病学, 生物标志物及预防 》(Cancer Epidemiology,Biomarkers & Prevention)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身高与癌症发病率的研究。

该研究表明,高个子的人可能比矮个子的人更容易患上结直肠癌或结肠息肉,而这些息肉后来可能会变成恶性肿瘤。身高每增加 10 厘米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 14%,患腺瘤的风险增加6%。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男性(18~44岁)平均身高 169.7cm,中国女性(18~44岁)平均身高 158cm,这意味着 179.7cm 的男性和 168cm 的女性或更高身高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 14%,患腺瘤的风险增加 6%。

一项囊括了瑞典 550 万人,跟踪时间最长超过 50 年的研究发现,无论男女,身高每增加 10 厘米,患癌风险就增加 10%以上。

2011 年,《柳叶刀·肿瘤学》上发表了英国著名“百万女性研究项目”的研究结果,通过对英国 100 多万女性平均 10 年的跟踪研究,研究者发现身高和患癌风险几乎是直线关系,英国女性身高每增加 10 厘米,患癌症的概率增加 16%。

研究结果并不是某一种癌症风险增高,而是几乎所有癌症类型的风险,都随着身高增加而增加。

这次研究一共比较了 17 种女性常见的癌症类型,其中有 15 种常见癌症发病率都增高了,其中风险增高最多的包括乳腺癌(增加17%)、结直肠癌(增加25%)、白血病(增加26%)、肾癌(增加29%)等。

寿命竟和身高有关!高的长寿还是矮的更长寿?

不只是女性,男性的身高也一样和患癌风险有关。只不过女性身高和癌症的关系,看起来比男性更加明显。

而且这种关系不只存在于欧洲人身上,东亚人同样如此:2019 年,对 2000 多万韩国人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果:无论男女,身高越高,患癌风险越高。

02、身高与寿命长短有什么关系?

以上研究提到身高与寿命长短有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高个子患癌风险更大。为什么矮个子能更好地防御癌症的侵袭,而高个子却常常更易成为癌症青睐的对象呢?

针对此种现象,目前的主流理论有:

1、高个子的人可能胰岛素生长因子水平较高,这和激素的增长以及癌症有关;

2、身材较高的人由于器官比较大,所以整体细胞数量多,如此一来,细胞变异的几率便较大;

3、与人体内激素分泌有关,身高较高者往往生长激素分泌更旺盛,更容易刺激细胞分裂和生长,进而增加罹患肿瘤的风险;

4、高个子体内拥有类似于胰岛素的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被激活后增加了细胞的生长,进而提升患癌风险。

5、还有学者表示,个子高人群寿命短,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中风有关。个子越高,心脏将血液泵到头部向大脑供血的负担就越大,血压就越高。

流行病学表明,血压和人体寿命长短密切相关,血压越高心脏负担越重,心肌容易肥厚,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就越高。

血压每升高 20/10 毫米汞柱,冠心病发病率增加 50%,脑中风发病率增加 60%,即使血压仅仅上升2毫米汞柱,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率也会明显增加。如此看来,个子矮点也具有很大优势。

综上,这些研究从科学的角度证明了身高并非越高越好,一定程度上为矮个子正了名,因为个子越高,其整体患病风险可能会随之增加。尽管有些个体个头较小,但其体内或许存在长寿基因。

注意:不管是个子高还是矮,都不是导致疾病的直接原因,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爱吃加工食品、喜欢久坐等,致病、致死风险比身高的影响大得多,更应该警惕!

03、矮个子自带防癌基因就证明身体无懈可击吗?

- 增加 2 型糖尿病风险

身高与 2 型糖尿病风险成反比,随着身高增高,胰岛素分泌作用效率会显著上升,身材矮小者可能更需要关注餐后血糖。

- 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同矮个子相关联的基因,会增加低密度胆固醇水平升高的风险,进而增加患心脏病的几率。所以身高较矮的人应更注重锻炼、避免久坐。

寿命竟和身高有关!高的长寿还是矮的更长寿?

- 早产几率高

身材较矮的女性妊娠期较短,婴儿体形较小,早产风险比较高。

04、如何科学管理身高?

身高遗传公式:

男孩高(cm)=(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cm

女孩高(cm)=(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cm

注:公式中“±”号体现了后天因素。

如果发挥不好,身高减掉 5 厘米;

发挥得好,又能加上 5 厘米。

提示:

生长发育个体差异性非常大,所以身高预测并不代表最终身高。一般来讲,女性骨龄在 14 岁、15 岁时,身高已达最终身高的 95%;男性在骨龄 16 岁、17 岁时,达到最终身高的 95%。

孩子的身高 70%~80%由遗传因素决定,20%~30%受后天因素影响,包括营养、运动、睡眠、心理、疾病等。身高太高或太矮都可能会带来一些健康隐患。

- 定期监测身高

家长可以每月给孩子测量一次身高,并记录下来。孩子身高的增长不是匀速的,但如果出现长时间停滞,最好去正规医院儿科咨询。

- 均衡营养

骨骼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钙、磷、锌等矿物质。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喝一杯奶(250 毫升~500 毫升),适量补充各种肉类、谷类及水果、蔬菜。

- 做运动计划

运动能促进孩子的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发育。可以适当选择篮球、排球、跳绳等。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晒太阳,补充维生素 D,促进骨骼发育。

- 保障睡眠时间

晚上深睡眠时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要保证孩子每晚有 8 小时~10 小时的充足睡眠,晚上睡觉时间不晚于 10 点。

- 注意体态

习惯性地低头、端肩、驼背,会导致脊柱变形、侧弯、探肩,会影响身高生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个头越矮寿命越长吗 生活习惯比身高更影响长寿
个头越矮寿命越长吗 生活习惯比身高更影响长寿
近日,美国科学家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身高在1.5748米以下的男性寿命最长。中国老年医学研究所检查过100名90岁以上的寿星,发现平均身高男性为1.50米,女性为1.40米。身高和寿命真的有关系吗?寿命受什么因素的影响?今天一起来看看吧!身高与寿命真的有关吗身高是指从头顶到地面的...[详细]
发布于 2021-05-11

最新推荐

郑州绿城儿童医院:暑期精准解码青少年心理,用专业疗愈心灵
暑期网络成瘾、厌学、焦虑症、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强迫症、社交障碍、假期综合征、情绪障碍、睡眠障碍……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受心理疾病困扰?不是所谓的“脆弱”,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学习因素、数字化生活都可能是影响因素,而随着孩子和家长们的心理...[详细]
2025-07-25 17:18
冬病夏治·药王传中医医院开展三伏义诊活动
冬病夏治·药王传中医医院开展三伏义诊活动
为弘扬中医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推广“冬病夏治”理念,让广大居民了解并受益于传统中医养生疗法,药王传中医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于7月19日开展了三伏义诊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居民提供全面、专业的健康咨询和优质的诊疗服务,助力居民提升健康水平。...[详细]
2025-07-25 15:31
徐州市公路中心工会夏日慰问:全景医学徐州中心守护道工健康
徐州市公路中心工会夏日慰问:全景医学徐州中心守护道工健康
近日,徐州市公路中心工会举办了“关爱道工,夏日安康”慰问活动。徐州市公路中心、各公路管理站、金环公司工会主席、委员及一线养护工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健康讲座、义诊服务、发放慰问品等方式,将关爱传递给一线养护职工。活动现场,徐州市公路中心工会主席...[详细]
2025-07-25 13:58
十年铸“睛”——西宁爱尔眼科扎根高原守护30万双眼睛的光明答卷
十年铸“睛”——西宁爱尔眼科扎根高原守护30万双眼睛的光明答卷
海拔2261米的西宁,紫外线强度超平原3倍。在这里,白内障、翼状胬肉发病率常年高居全国前列。10年前,一家民营专科医院的选择是——以其专业的医疗技术、持续的公益投入和前瞻性的区域发展规划,提升青海眼健康服务的整体水平,为高原人民守护光明贡献...[详细]
2025-07-25 11:28
2025健康管理新革命:告别有病治病,这5样让你主动掌控生命
2025健康管理新革命:告别有病治病,这5样让你主动掌控生命
现代医学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从有病治病向主动健康管理转变。这不仅仅是观念更新,更是对生命质量追求的升华。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定义的健康标准涵盖了15个维度,包括免疫力、代谢功能、认知能力、心血管健康、睡眠质量等多个层面。然而,现代人面临的健...[详细]
2025-07-25 09:12
从“苦夏”到“补夏”:三伏天吃对、睡对、动对,把身体调成“修复模式”
从“苦夏”到“补夏”:三伏天吃对、睡对、动对,把身体调成“修复模式”
“冬养三九,夏养三伏”,这句流传千年的养生谚语,道出了季节与健康的密切关联。7月20日,2025年三伏天正式拉开帷幕。与近十年多数年份40天的“超长待机”不同,今年三伏天为30天的“精简版”,却因“近十年最晚入伏”的特点,被农谚“晚入伏热死...[详细]
2025-07-24 17:53
医奇抗之峰伤痛酊:中医药创新破局肌腱炎治疗难题,开启精准修复新时代
医奇抗之峰伤痛酊:中医药创新破局肌腱炎治疗难题,开启精准修复新时代
在运动损伤与职业劳损高发的现代社会,肌腱炎已成为困扰数亿人的“隐形流行病”。传统疗法因疗程长、易复发等问题饱受诟病,而一款融合传统中药智慧与现代制药工艺的创新药物——医奇抗之峰伤痛酊,正以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开辟新路径,成为职业运...[详细]
2025-07-24 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