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前沿资讯 > 正文

长结节、息肉的人,大多有5个习惯,肠胃专家教您科学应对!

发布时间: 2023-07-27 13:2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现在很多人不怕催婚、不怕催生,就怕去医院!怕被查出各种息肉、结节、增生......毕竟身体内长了一些多余的东西,谁也难免会惴惴不安,担心是癌症,即便不是癌症,也担心会发展成癌症。

要知道癌症、肿瘤并不是一瞬间长大的,它也是由小的“病块”开始的,而一些常见的息肉、结节,很有可能就是癌细胞来临的前兆。

其实,身体长息肉、结节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相关,本期我们就特邀全国著名胃肠病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林海 主任来为大家简单盘点一下“息肉”、“结节”的形成因素与防治方法。

林海医生表示,发现“息肉”“结节”时,作为患者或家属,你更该弄清楚如何防止它们向癌症转变。别让无知害了你!

【本期专家介绍】

长结节、息肉的人,大多有5个习惯,肠胃专家教您科学应对!

林海,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第四批国家名老中医李贵教授学术继承人,国家中医药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在治疗胃肠疾病方面造诣极深。

长“息肉、结节”的人大多有5个习惯

林海主任表示息肉、结节的成因比较复杂,除了遗传等因素外,一些不良习惯会加速息肉的形成,比如下面这几个:

1、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身体长“息肉”“结节”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人的食谱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的问题,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和低纤维素。

快餐、红肉等高脂饮食不断增加,蔬菜水果摄入较少,会使人体缺乏有助于消化和分解脂肪的膳食纤维。而常吃红肉或油炸食物很容易刺激胃黏膜,进而引起胃息肉。

长结节、息肉的人,大多有5个习惯,肠胃专家教您科学应对!

除此之外,大量摄入的脂肪会刺激肝脏分泌更多的胆汁进入肠道,在细菌的作用下分解成有害的胆酸成分,刺激大肠产生肠息肉。因此,建议大家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烟熏食品、炸食和高糖饮料的摄入。

2、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是另一个导致身体长“息肉”“结节”的重要因素。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肌肉松弛、代谢减缓和免疫力下降,增加患上肠息肉、乳腺结节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建议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例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促进新陈代谢和免疫力的提升。

3、抽烟酗酒

吸烟和酗酒是与癌症最为密切相关的两个习惯。长期酗酒不仅伤肝,还会降低机体的免疫系统、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作用,以及活化致癌物质。有研究显示,饮烈性酒者,胃癌发生率比不饮酒者高2~9倍。

长结节、息肉的人,大多有5个习惯,肠胃专家教您科学应对!

吸烟不仅对肺不好,对胃肠道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尼古丁进入血液影响胃黏膜血供,不利于胃黏膜的自我修复,而引发胃息肉。除此之外,尼古丁、酒精还会对肠道造成持续性的刺激,诱发肠息肉。所以远离烟酒很有必要。

4、不良的情绪

中医有个理论叫作「七情治病说」,就是我们人有七种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长时间的焦虑、紧张和抑郁会削弱免疫力和机体的自愈能力,导致身体功能失调。增加患上“息肉”“结节”等疾病的风险。

来找林海主任的患者中,有很多人不单单只有一种结节。有些患者会同时患有胃息肉+乳腺结节,或者是肠息肉+甲状腺结节。

5、长期熬夜

你熬夜,甲状腺就要陪你熬夜,因为生命活动离不开它。你第二天早起上班,甲状腺也要继续跟你一起工作。时间一长,甲状腺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功能就会下降,就要产生代偿,慢慢增大,甚至有些滤泡发生恶性病变,甲状腺结节自然随之而来。

长结节、息肉的人,大多有5个习惯,肠胃专家教您科学应对!

而且熬夜还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引起内分泌失调,继而增加胆囊息肉发病的风险。

哪些息肉、结节易癌变?

当体检单出现结节、息肉等字眼时,很多人都可能己成了“癌症候选人”!如果你或你的家人也被查出,那么一定要尽早治疗干预,现在行动还不晚!

1、肠息肉:又多又大的要当心

肠癌是一个“缓慢过程”,即从小息肉→大息肉→不典型增生→肠癌,整个过程可能持续1~2年。一般来说,单个、两个息肉癌变概率不高,但数量越多,癌变机会越高;息肉越大癌变率也越高。

林海主任建议:

若肠息肉较小的话,喝中药调理效果好,无需手术治疗,可以适当给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中药辨证治疗。但是需要注意地是,息肉一般都有癌变的可能,若是发现息肉有恶变的趋势应尽早切除,切除后也要定期复查。

2、胃息肉:直径越大越易癌变

林海主任表示胃部息肉多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多是因为慢性炎症引起,或者是容易癌变的腺瘤性息肉。生长时间越长,直径越大越容易癌变。

林海主任建议:

胃息肉手术治疗后易复发,而且大部分患者还伴有萎缩性胃炎。而中医药在治疗胃息肉、防止胃息肉术后复发及杜绝胃息肉向胃癌进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3、胆息肉:>1厘米要当心

胆囊息肉大体可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其中非肿瘤性息肉占 90%,患者一般仅需半年至一年复查便可,不会出现恶变。在剩下的 10% 的肿瘤性息肉中,腺瘤性息肉占大多数,需要高度警惕。

林海主任建议:

林海主任提醒以下患者,应高度警惕胆囊息肉恶变,建议积极中医+手术治疗:只有一个息肉;息肉> 1cm;息肉的蒂较大,基底较宽;息肉持续观察 1 年仍在增长;中年女性,有结石或胆囊炎症状,或存在胆囊癌家族史。

4、甲状腺结节:>4厘米多已经癌变

调查显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达18.6%,其中有5%~15%为恶性,即甲状腺癌。一般结节直径>1厘米时就能用手摸到,这也是初步检查甲状腺最简单的方法。

林海主任建议:

结节直径<1厘米,原则上不用怕不用管,只有少数需要做甲状腺细针穿刺;

结节直径在1~4厘米,建议做穿刺检查,或进行中医调理进行散结;

结节直径>4厘米,很可能已发展为恶性肿瘤,需尽快手术治疗。

5、肺结节:>0.8厘米要小心

随着低剂量螺旋CT的应用,肺小结节的检出率逐步提高,大约40%左右的受检人查出患有肺小结节。但是96.4%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结节。但随着结节的增大,恶变率就会显著增加。

林海主任建议:

结节直径<0.5厘米的多为良性,结节直径>0.8厘米的要小心。

每年检查一次低剂量螺旋CT,是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正确方法。一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清肺散结丸、参丹散结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最后,林海主任表示,结节、息肉不可怕,但是一定不能忽视,要早发现、早治疗。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情,郁于中,必将发之于外,不然吃再多的药还是会恶化、复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专家教您保护肠胃的肠胃操
专家教您保护肠胃的肠胃操
我们经常提起的肠胃病,其实是很多种病的统称。它们可能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反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还有胃粘膜...[详细]
发布于 2016-03-11

最新推荐

郑州绿城儿童医院:暑期精准解码青少年心理,用专业疗愈心灵
暑期网络成瘾、厌学、焦虑症、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强迫症、社交障碍、假期综合征、情绪障碍、睡眠障碍……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受心理疾病困扰?不是所谓的“脆弱”,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学习因素、数字化生活都可能是影响因素,而随着孩子和家长们的心理...[详细]
2025-07-25 17:18
冬病夏治·药王传中医医院开展三伏义诊活动
冬病夏治·药王传中医医院开展三伏义诊活动
为弘扬中医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推广“冬病夏治”理念,让广大居民了解并受益于传统中医养生疗法,药王传中医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于7月19日开展了三伏义诊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居民提供全面、专业的健康咨询和优质的诊疗服务,助力居民提升健康水平。...[详细]
2025-07-25 15:31
徐州市公路中心工会夏日慰问:全景医学徐州中心守护道工健康
徐州市公路中心工会夏日慰问:全景医学徐州中心守护道工健康
近日,徐州市公路中心工会举办了“关爱道工,夏日安康”慰问活动。徐州市公路中心、各公路管理站、金环公司工会主席、委员及一线养护工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健康讲座、义诊服务、发放慰问品等方式,将关爱传递给一线养护职工。活动现场,徐州市公路中心工会主席...[详细]
2025-07-25 13:58
十年铸“睛”——西宁爱尔眼科扎根高原守护30万双眼睛的光明答卷
十年铸“睛”——西宁爱尔眼科扎根高原守护30万双眼睛的光明答卷
海拔2261米的西宁,紫外线强度超平原3倍。在这里,白内障、翼状胬肉发病率常年高居全国前列。10年前,一家民营专科医院的选择是——以其专业的医疗技术、持续的公益投入和前瞻性的区域发展规划,提升青海眼健康服务的整体水平,为高原人民守护光明贡献...[详细]
2025-07-25 11:28
2025健康管理新革命:告别有病治病,这5样让你主动掌控生命
2025健康管理新革命:告别有病治病,这5样让你主动掌控生命
现代医学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从有病治病向主动健康管理转变。这不仅仅是观念更新,更是对生命质量追求的升华。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定义的健康标准涵盖了15个维度,包括免疫力、代谢功能、认知能力、心血管健康、睡眠质量等多个层面。然而,现代人面临的健...[详细]
2025-07-25 09:12
从“苦夏”到“补夏”:三伏天吃对、睡对、动对,把身体调成“修复模式”
从“苦夏”到“补夏”:三伏天吃对、睡对、动对,把身体调成“修复模式”
“冬养三九,夏养三伏”,这句流传千年的养生谚语,道出了季节与健康的密切关联。7月20日,2025年三伏天正式拉开帷幕。与近十年多数年份40天的“超长待机”不同,今年三伏天为30天的“精简版”,却因“近十年最晚入伏”的特点,被农谚“晚入伏热死...[详细]
2025-07-24 17:53
医奇抗之峰伤痛酊:中医药创新破局肌腱炎治疗难题,开启精准修复新时代
医奇抗之峰伤痛酊:中医药创新破局肌腱炎治疗难题,开启精准修复新时代
在运动损伤与职业劳损高发的现代社会,肌腱炎已成为困扰数亿人的“隐形流行病”。传统疗法因疗程长、易复发等问题饱受诟病,而一款融合传统中药智慧与现代制药工艺的创新药物——医奇抗之峰伤痛酊,正以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开辟新路径,成为职业运...[详细]
2025-07-24 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