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热门视点 > 正文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熟悉的很陌生 陌生的很熟悉

发布时间: 2023-09-26 13:1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第一次到达某个地方或者做某件事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你会觉得自己曾经来过这里或者做过这件事。

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体现在许多方面,它大多时候是对一个地方,但也可以是对一件事,一个人感到瞬间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转瞬即逝,但又让人印象深刻。

“似曾相识”影响几乎所有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无法理解这种反应,因此提出了许多离奇的解释(甚至有人以此认为存在平行宇宙)。

其中一个比较科学的解释认为,“似曾相识”是由大脑产生的错误记忆引起,但2016年的一项研究这是错的[1]。

该研究通过扫描21名志愿者的大脑发现,当出现“似曾相识”时,大脑与记忆有关的区域并没有变得活跃,而真正因此变得活跃的是大脑额叶区域——这个区域与参与决策有关系。

所以该团队得出的结果是,“似曾相识”发生时大脑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冲突解决方案,而这种感觉是记忆系统的一种“事实检查”。

有许多方面都支持这一结论,比如老年人不太容易出现“似曾相识”,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检查系统正在衰退。

不过,人类大脑有时候比想象得奇怪,“似曾相识”也存在一个正好相反的感觉——“似不相识”,也就是你突然会对熟悉的东西感到陌生。

比如你写字的时候,只要你多写几遍,你就会突然对这个字感觉到陌生;再比如你重复说一个词语——我们以“回家”为例,只要你多说几遍,你就会发现,要正常的说出“回家”很难,它可能会变成“家回”。

很多人可能因为这种“似不相识”的感觉感到不安,但请放心,这种情况也几乎影响所有人。

其实很早人们就开始注意到这种情况了,但今年搞笑诺贝尔文学家的奖获得者——克里斯·JA·莫林和他的团队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更深入地研究,给人一种全新的思考。

首先,在大脑机理上“似不相识”并没有像“似曾相识”那样明确,可以说人们现在对“似不相识”还知之甚少。

但是这种机理非常容易诱发,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重复某一件事情或者凝视某一个东西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莫林团队也就是以此(重复和凝视行为)作为实验的基本设计,他们选了一些参与者进行了两个实验。

其中第一个实验,他们让94名本科生花时间重复快速地写12个单词中的一个单词,但是告诉参与者可以停下来,只要给出了一些停下来的理由,比如感到奇怪、无聊或手受伤。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熟悉的很陌生 陌生的很熟悉

结果发现,最常见的选择是因为事情开始感觉奇怪而停下来,而大约70%的人至少停下来一次,是因为对自己写的单词感觉陌生,也就是感觉到“似不相识”。

莫林团队还记录了出现“似不相识”的时间,时间大约是1分钟,而重复的次数大约是33次左右。

在第一个实验中,他们发现能够诱发“似不相识”的单词通常是那些比较常见的单词。

然后他们又进行了第二个实验,这次他们让参与者只写“the”这一个单词——他们认为这个单词最常。

这次大约55%的人停止抄写的原因是因为“似不相识”,这个和第一个实验的结论并不算完全一致,但是重复的次数确实减少了——大约只有重复27次便会出现“似不相识”。

其实,莫林团队的研究并没有得到一个准确的诱发机理,只是大概知道重复越熟悉的东西往往越容易出现“似不相识”。

他们声称自己为此花了15年时间去研究和撰写这篇科学著作,“似不相识”的诱发原因并不是只有重复和凝视,有时候会有毫无缘由触发。

他们团队中的一个人,开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突然出现“似不相识”的感觉,对踏板和方向盘感到陌生,以至于不得不把车停在硬路肩上重新认识下两者。

另外,莫林团队也毫不避讳地表示他们只是在重新发明了轮子,类似的研究早在1907年就已经有了,当时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玛格丽特·弗洛伊·沃什伯恩(MargaretFloyWashburn)发表了一项由她的一名学生进行的实验。

结果显示,盯着单词看三分钟会导致联想力丧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词语变得陌生、失去意义并变得支离破碎。

虽然,这项获得搞笑诺贝尔奖的研究并不新颖,也没有得到准确的诱发机理,但是他们在进化心理学上给出了一个相关假设。

他们认为,“似不相识”是因为重复中事件意义的转变和丧失而出现的感觉,这有进化意义。

“似不相识”是一种信号,它在提醒我们某些事情已经变得过于机械、过于流畅、过于重复,以此来让我们“摆脱”当前的处理过程。

对于动物而言这是必须发生的,因为我们的认知系统必须保持灵活性,使我们能够将注意力转移到那些真正需要的地方,而不是在重复性任务中迷失太久——这很危险。

这个是莫林团队对“似不相识”的全新贡献,在他们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似不相识”是一种表征的超载,让它变得毫无意义。

其实人家真的是正儿八经的科学研究,但不知道为啥获得是文学奖。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做熟悉的陌生人最好不过
做熟悉的陌生人最好不过
旧恋人经常约会见面则说明相互间仍然是心里有感觉的,见了面也会经常性地回忆起对方的好和对方的优点来,情侣之间从分手的那一天起就表明,两个人不愿意再共同经历接下来的生活,所以才要变为自由的个体,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分手后彼此心里还是有对方的...[详细]
发布于 2018-08-30

最新推荐

成都普济中医庞小平主任可信度高吗?医者仁心,以患者为中心
成都普济中医庞小平主任可信度高吗?医者仁心,以患者为中心
普济中医庞小平主任认为,中医治疗肿瘤,当以医武为基础,中药、针灸为应用。这一理念,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一、医武为基,中医治瘤的理论探索普济中医庞小平主任认为,“医武同源”是中医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在中医治瘤的过程中,这种理念体...[详细]
2025-04-24 16:36
仲景宛西制药与中国性学会携手召开“左归丸真实世界临床研究项目”座谈会
仲景宛西制药与中国性学会携手召开“左归丸真实世界临床研究项目”座谈会
4月10日—13日,在亚太性与生殖医学大会暨第二十届亚太性医学会(APSSM)学术会议第十八次全国性医学大会举行期间,仲景宛西制药与中国性学会召开了“左归丸真实世界临床研究项目”座谈会,旨在探索和推广中医药在性康复领域的应用。在此次座谈会上...[详细]
2025-04-24 16:12
上海附一儿科医院特邀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金武官教授联合坐诊
上海附一儿科医院特邀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金武官教授联合坐诊
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业治疗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年会以“作业促进健康与幸福”为主题,聚焦国际作业治疗现状与发展,邀请国内外作业治疗领域知名专家交流作业治疗的实施内涵。左一:康复科主任董玉秀本次会议由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我...[详细]
2025-04-24 11:23
谷雨过后湿气重,糖友健脾正当时——中医络病理论提醒血糖管理要点
谷雨过后湿气重,糖友健脾正当时——中医络病理论提醒血糖管理要点
谷雨已过,春雷鸣动,降水增多,尤其是南方地区近日多雨。雨多再加上天气越来越热,湿热渐盛,人体就容易受到湿邪的侵袭。湿邪困脾,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对于血糖高的朋友来说,此时一定要注意健脾,增强脾的运化功能,不然则不利于日常的血糖控制,为什么这...[详细]
2025-04-23 14:41
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业治疗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上海隆重召开上海附一儿科医院
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业治疗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上海隆重召开上海附一儿科医院
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业治疗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年会以“作业促进健康与幸福”为主题,聚焦国际作业治疗现状与发展,邀请国内外作业治疗领域知名专家交流作业治疗的实施内涵。左一:康复科主任董玉秀本次会议由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我...[详细]
2025-04-23 11:35
上海附一儿科医院正规么?抽动症经常反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上海附一儿科医院正规么?抽动症经常反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抽动症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之一,抽动症经常反复不仅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一定疲劳伤害,还会产生一些情绪心理问题,如冲动、自我伤害与攻击性行为、睡眠障碍等,这让很多家长非常头疼。为什么抽动症治疗了还会反复发作?我院李春荣主任指出,抽动症具有...[详细]
2025-04-22 13:16
南通维多利亚正规吗?专业、服务与品质的融合
在追求美的道路上,越来越多人将目光投向专业的整形美容医院,南通维多利亚整形美容医院便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家。它究竟怎么样?接下来,让我们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医院实力:品牌连锁,规模与资质兼具南通维多利亚整形美容医院是全国知名的维多利亚医疗美容...[详细]
2025-04-22 11:51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