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热门视点 > 正文

钟南山不主张长期戴口罩 哪些情况要戴着口罩?

发布时间: 2023-12-27 13:2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12月23日,“钟南山不主张长期戴口罩”的消息受到广泛关注,甚至冲上了部分网站平台的热搜榜。

根据深圳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于22日到深圳市人民医院进行了院士查房、还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疑难病例与该院专家讨论。

上述观点,就是在此期间,钟南山针对最近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的情况回答“南方+live”提问时所说。

从钟南山的具体回答内容看,呼吸道疾病高发主要是与免疫有关。

他认为,一方面,天气干燥骤冷后,鼻黏膜的免疫功能降低,这样病毒就容易进入呼吸道,这也是常规原因;

另一方面,长期戴口罩使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削弱了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

在此基础上,钟南山直言:“除非出现病毒大流行的时期,或者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否则不是特别主张长期佩戴口罩。”

究其原因,除了“免疫落差”问题,还有关于戴口罩引发肺结节等问题的猜测。

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免疫落差”问题待解

今年冬季,民众遭受了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兼有多种病原体叠加流行出现带来的冲击。

在12月17日召开的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上,广东省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呼吸科主任卢根透露,进入呼吸道感染高发季以来,该院儿科门诊值班大夫已经从原来的24人增至36人,人数增幅50%,每天号源增加了400到500个。

仅12月上旬,该院的发热门诊接诊量就达到了22600余人,平均每天接诊2260人以上,比10月份增加了27.2%。同时,该院互联网医院线上接诊人数,相比10月份增加了70%左右。

尽管根据国家卫健委官方公布的情况,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总诊疗量已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寒潮来临,对于公众来说,做好健康防护仍然非常必要。

作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佩戴口罩还是推荐的防护手段之一。而在疫情形势发生变化以后,戴口罩的原则也需要调整。

为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还特别发布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简称:指引)。

钟南山不主张长期戴口罩 哪些情况要戴着口罩?

这一指引将“应佩戴口罩”的人群,主要集中到了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者以及出现呼吸道传染症状者,这类人到公共场所、需要与人近距离接触时,应该佩戴口罩。

此外,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护的人群,以及传染病高发期间,需要进入养老院、托幼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的人群等,应该戴口罩。

3岁及以下婴幼儿,以及普通人进行体育锻炼、处于露天广场等情形,已经明确属于“建议不佩戴口罩”之列。

在其背后,疫情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当下,解决“免疫落差”问题更加重要。

根据健康时报消息,11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首席流行病学家玛丽亚·范·科霍夫曾表示,中国秋冬季节儿童呼吸道疾病疫情就与“免疫落差”有关。

所谓免疫落差,就是长期干预后,人群缺少病原体免疫刺激,导致群体免疫水平下降,由此形成的免疫水平差异。

疫情后出生的人群,也就是目前3岁及以下的婴幼儿就属于典型的“免疫落差”人群。这种差异可以靠及时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等方式逐渐“抹平”。

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戴口罩仍然是减少不必要感染,避免脆弱人群出现重症、死亡的办法之一,但是对于非脆弱人群来说,长期佩戴口罩不接触病原体,不必要且可能“有害”。

长期戴口罩容易“肺结节”?

至于很多人担心的,长期佩戴口罩会导致肺结节问题,此前已经有多位专家辟谣。

更多研究则认为,戴口罩可能有助于减少肺结节发生。

比如:广东珠海市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佩戴口罩的环卫工人更少患肺结节——环卫工人、普通居民的肺结节发生率分别是78.94%、91.09%。

研究者指出,吸烟是肺结节的易发因素,戴口罩使环卫公司肺部结节发生率明显减少。

针对人们常说的口罩内毛屑导致肺结节、口罩消毒所用环氧乙烷残留致癌等传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钱坤曾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专门辟谣。

据钱坤所说,给口罩消毒的环氧乙烷易挥发,符合国家标准再加上较长的流通链条,口罩到消费者手上,已经不太可能还有足以致癌量的环氧乙烷残留了。

至于口罩上的毛屑,其粒径一般为100微米量级,与可能造成尘肺病等疾病的PM10(也就是粒径小于10微米的微粒)相比要大得多,会被呼吸道纤毛、吞噬细胞等“消灭”,不会进入肺里造成结节。

近年来发现肺结节患者增多,很可能与工具的灵敏度提高有关。

比如:体检中大量应用了更加清晰的低剂量螺旋CT。再比如:AI技术的应用可以看到以往看不到的结节。钟南山此次查房期间,就分享了其最新研究成果——肺结节人工智能诊断系统,配合血液DNA检测,该系统对肺结节的特异性、灵敏性可以达到93%以上。

不过,钱坤也强调,佩戴口罩要选择符合国标的产品且需要定时更换——一般每4到6个小时换一次。

也就是说,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口罩已经“表面毛茸茸”了,就还不如干脆不戴了。

接下来,对抗呼吸道传染病高发,预计还有多场硬仗要打。

科学佩戴口罩、及时接种疫苗,以及通过增加营养、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等方式增强免疫力,都是有力的武器,需要用科学的态度,根据自身情况,作出理性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必须戴口罩的情况有哪些 怎么正确戴口罩
必须戴口罩的情况有哪些 怎么正确戴口罩
口罩有很多种,要求不同的佩戴方法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现在国内各城市疫情基本上控制了,不过还有输入病例的增加,因此依然要戴口罩。那该如何正确的戴口罩?近日网上有一篇文章是科学戴口罩2.0版,详细的说了该如何正确的戴口罩,一起来看看吧。哪些情况一定要戴口罩1、4种环境必须戴口罩与他人...[详细]
发布于 2021-10-30

最新推荐

郑州绿城儿童医院:暑期精准解码青少年心理,用专业疗愈心灵
暑期网络成瘾、厌学、焦虑症、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强迫症、社交障碍、假期综合征、情绪障碍、睡眠障碍……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受心理疾病困扰?不是所谓的“脆弱”,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学习因素、数字化生活都可能是影响因素,而随着孩子和家长们的心理...[详细]
2025-07-25 17:18
冬病夏治·药王传中医医院开展三伏义诊活动
冬病夏治·药王传中医医院开展三伏义诊活动
为弘扬中医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推广“冬病夏治”理念,让广大居民了解并受益于传统中医养生疗法,药王传中医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于7月19日开展了三伏义诊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居民提供全面、专业的健康咨询和优质的诊疗服务,助力居民提升健康水平。...[详细]
2025-07-25 15:31
徐州市公路中心工会夏日慰问:全景医学徐州中心守护道工健康
徐州市公路中心工会夏日慰问:全景医学徐州中心守护道工健康
近日,徐州市公路中心工会举办了“关爱道工,夏日安康”慰问活动。徐州市公路中心、各公路管理站、金环公司工会主席、委员及一线养护工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健康讲座、义诊服务、发放慰问品等方式,将关爱传递给一线养护职工。活动现场,徐州市公路中心工会主席...[详细]
2025-07-25 13:58
十年铸“睛”——西宁爱尔眼科扎根高原守护30万双眼睛的光明答卷
十年铸“睛”——西宁爱尔眼科扎根高原守护30万双眼睛的光明答卷
海拔2261米的西宁,紫外线强度超平原3倍。在这里,白内障、翼状胬肉发病率常年高居全国前列。10年前,一家民营专科医院的选择是——以其专业的医疗技术、持续的公益投入和前瞻性的区域发展规划,提升青海眼健康服务的整体水平,为高原人民守护光明贡献...[详细]
2025-07-25 11:28
2025健康管理新革命:告别有病治病,这5样让你主动掌控生命
2025健康管理新革命:告别有病治病,这5样让你主动掌控生命
现代医学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从有病治病向主动健康管理转变。这不仅仅是观念更新,更是对生命质量追求的升华。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定义的健康标准涵盖了15个维度,包括免疫力、代谢功能、认知能力、心血管健康、睡眠质量等多个层面。然而,现代人面临的健...[详细]
2025-07-25 09:12
从“苦夏”到“补夏”:三伏天吃对、睡对、动对,把身体调成“修复模式”
从“苦夏”到“补夏”:三伏天吃对、睡对、动对,把身体调成“修复模式”
“冬养三九,夏养三伏”,这句流传千年的养生谚语,道出了季节与健康的密切关联。7月20日,2025年三伏天正式拉开帷幕。与近十年多数年份40天的“超长待机”不同,今年三伏天为30天的“精简版”,却因“近十年最晚入伏”的特点,被农谚“晚入伏热死...[详细]
2025-07-24 17:53
医奇抗之峰伤痛酊:中医药创新破局肌腱炎治疗难题,开启精准修复新时代
医奇抗之峰伤痛酊:中医药创新破局肌腱炎治疗难题,开启精准修复新时代
在运动损伤与职业劳损高发的现代社会,肌腱炎已成为困扰数亿人的“隐形流行病”。传统疗法因疗程长、易复发等问题饱受诟病,而一款融合传统中药智慧与现代制药工艺的创新药物——医奇抗之峰伤痛酊,正以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开辟新路径,成为职业运...[详细]
2025-07-24 14:42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