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热点聚焦 > 热门视点 > 正文

钟南山不主张长期戴口罩 哪些情况要戴着口罩?

发布时间: 2023-12-27 13:2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12月23日,“钟南山不主张长期戴口罩”的消息受到广泛关注,甚至冲上了部分网站平台的热搜榜。

根据深圳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于22日到深圳市人民医院进行了院士查房、还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疑难病例与该院专家讨论。

上述观点,就是在此期间,钟南山针对最近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的情况回答“南方+live”提问时所说。

从钟南山的具体回答内容看,呼吸道疾病高发主要是与免疫有关。

他认为,一方面,天气干燥骤冷后,鼻黏膜的免疫功能降低,这样病毒就容易进入呼吸道,这也是常规原因;

另一方面,长期戴口罩使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削弱了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

在此基础上,钟南山直言:“除非出现病毒大流行的时期,或者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否则不是特别主张长期佩戴口罩。”

究其原因,除了“免疫落差”问题,还有关于戴口罩引发肺结节等问题的猜测。

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免疫落差”问题待解

今年冬季,民众遭受了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兼有多种病原体叠加流行出现带来的冲击。

在12月17日召开的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上,广东省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呼吸科主任卢根透露,进入呼吸道感染高发季以来,该院儿科门诊值班大夫已经从原来的24人增至36人,人数增幅50%,每天号源增加了400到500个。

仅12月上旬,该院的发热门诊接诊量就达到了22600余人,平均每天接诊2260人以上,比10月份增加了27.2%。同时,该院互联网医院线上接诊人数,相比10月份增加了70%左右。

尽管根据国家卫健委官方公布的情况,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总诊疗量已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寒潮来临,对于公众来说,做好健康防护仍然非常必要。

作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佩戴口罩还是推荐的防护手段之一。而在疫情形势发生变化以后,戴口罩的原则也需要调整。

为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还特别发布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简称:指引)。

钟南山不主张长期戴口罩 哪些情况要戴着口罩?

这一指引将“应佩戴口罩”的人群,主要集中到了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者以及出现呼吸道传染症状者,这类人到公共场所、需要与人近距离接触时,应该佩戴口罩。

此外,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护的人群,以及传染病高发期间,需要进入养老院、托幼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的人群等,应该戴口罩。

3岁及以下婴幼儿,以及普通人进行体育锻炼、处于露天广场等情形,已经明确属于“建议不佩戴口罩”之列。

在其背后,疫情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当下,解决“免疫落差”问题更加重要。

根据健康时报消息,11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首席流行病学家玛丽亚·范·科霍夫曾表示,中国秋冬季节儿童呼吸道疾病疫情就与“免疫落差”有关。

所谓免疫落差,就是长期干预后,人群缺少病原体免疫刺激,导致群体免疫水平下降,由此形成的免疫水平差异。

疫情后出生的人群,也就是目前3岁及以下的婴幼儿就属于典型的“免疫落差”人群。这种差异可以靠及时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等方式逐渐“抹平”。

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戴口罩仍然是减少不必要感染,避免脆弱人群出现重症、死亡的办法之一,但是对于非脆弱人群来说,长期佩戴口罩不接触病原体,不必要且可能“有害”。

长期戴口罩容易“肺结节”?

至于很多人担心的,长期佩戴口罩会导致肺结节问题,此前已经有多位专家辟谣。

更多研究则认为,戴口罩可能有助于减少肺结节发生。

比如:广东珠海市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佩戴口罩的环卫工人更少患肺结节——环卫工人、普通居民的肺结节发生率分别是78.94%、91.09%。

研究者指出,吸烟是肺结节的易发因素,戴口罩使环卫公司肺部结节发生率明显减少。

针对人们常说的口罩内毛屑导致肺结节、口罩消毒所用环氧乙烷残留致癌等传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钱坤曾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专门辟谣。

据钱坤所说,给口罩消毒的环氧乙烷易挥发,符合国家标准再加上较长的流通链条,口罩到消费者手上,已经不太可能还有足以致癌量的环氧乙烷残留了。

至于口罩上的毛屑,其粒径一般为100微米量级,与可能造成尘肺病等疾病的PM10(也就是粒径小于10微米的微粒)相比要大得多,会被呼吸道纤毛、吞噬细胞等“消灭”,不会进入肺里造成结节。

近年来发现肺结节患者增多,很可能与工具的灵敏度提高有关。

比如:体检中大量应用了更加清晰的低剂量螺旋CT。再比如:AI技术的应用可以看到以往看不到的结节。钟南山此次查房期间,就分享了其最新研究成果——肺结节人工智能诊断系统,配合血液DNA检测,该系统对肺结节的特异性、灵敏性可以达到93%以上。

不过,钱坤也强调,佩戴口罩要选择符合国标的产品且需要定时更换——一般每4到6个小时换一次。

也就是说,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口罩已经“表面毛茸茸”了,就还不如干脆不戴了。

接下来,对抗呼吸道传染病高发,预计还有多场硬仗要打。

科学佩戴口罩、及时接种疫苗,以及通过增加营养、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等方式增强免疫力,都是有力的武器,需要用科学的态度,根据自身情况,作出理性的选择。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必须戴口罩的情况有哪些 怎么正确戴口罩
必须戴口罩的情况有哪些 怎么正确戴口罩
口罩有很多种,要求不同的佩戴方法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现在国内各城市疫情基本上控制了,不过还有输入病例的增加,因此依然要戴口罩。那该如何正确的戴口罩?近日网上有一篇文章是科学戴口罩2.0版,详细的说了该如何正确的戴口罩,一起来看看吧。哪些情况一定要戴口罩1、4种环境必须戴口罩与他人...[详细]
发布于 2021-10-30

最新推荐

潜伏的“火山”:生殖器疱疹!孚瑞坦辅助控制病情
潜伏的“火山”:生殖器疱疹!孚瑞坦辅助控制病情
生殖器疱疹如同一座潜伏的火山,时而平静,时而喷发。这种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发的性传播疾病,难根治,易复发,困扰着约4.91亿人。生殖器疱疹主要由HSV-2型病毒主导,但近年来HSV-1型病毒(通常引起口唇疱疹)的跨界作案趋势愈发明显。...[详细]
2025-04-25 17:16
上海附一儿科医院提醒着几类孩子要特别注意矮小症
上海附一儿科医院提醒着几类孩子要特别注意矮小症
生长激素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孩子矮小。有以下四类表现的孩子,家长需特别留意,以免错过孩子成长黄金时期。一、睡眠质量差在深度睡眠阶段,人体的脑垂体会大量分泌生长激素,这是促进孩子骨骼生长、身高增长的关...[详细]
2025-04-25 11:42
2024“最美基层好医生”推荐展示活动总结会暨2025年度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2024“最美基层好医生”推荐展示活动总结会暨2025年度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4月23日,由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主办,人民健康网媒体支持,好医生集团、沈阳清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2024最美基层好医生推荐展示活动总结会暨2025年度活动启动仪式在人民网1号演播厅隆重举行。活动通过总结基层医疗先进经验、展示优秀典...[详细]
2025-04-25 10:41
脑健康学术会上,专家推荐天智颗粒可以单独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
脑健康学术会上,专家推荐天智颗粒可以单独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
4月19-20日,由仲景宛西制药重点参与的河南省科学保健学会脑健康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在驻马店召开。大会汇聚了省内外脑健康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及医疗卫生工作者,共同见证我省脑健康学科发展的重要时刻,并就前沿技术与实践路径展开深入...[详细]
2025-04-25 10:17
成都普济中医庞小平主任可信度高吗?医者仁心,以患者为中心
成都普济中医庞小平主任可信度高吗?医者仁心,以患者为中心
普济中医庞小平主任认为,中医治疗肿瘤,当以医武为基础,中药、针灸为应用。这一理念,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一、医武为基,中医治瘤的理论探索普济中医庞小平主任认为,“医武同源”是中医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在中医治瘤的过程中,这种理念体...[详细]
2025-04-24 16:36
仲景宛西制药与中国性学会携手召开“左归丸真实世界临床研究项目”座谈会
仲景宛西制药与中国性学会携手召开“左归丸真实世界临床研究项目”座谈会
4月10日—13日,在亚太性与生殖医学大会暨第二十届亚太性医学会(APSSM)学术会议第十八次全国性医学大会举行期间,仲景宛西制药与中国性学会召开了“左归丸真实世界临床研究项目”座谈会,旨在探索和推广中医药在性康复领域的应用。在此次座谈会上...[详细]
2025-04-24 16:12
上海附一儿科医院特邀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金武官教授联合坐诊
上海附一儿科医院特邀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金武官教授联合坐诊
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业治疗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年会以“作业促进健康与幸福”为主题,聚焦国际作业治疗现状与发展,邀请国内外作业治疗领域知名专家交流作业治疗的实施内涵。左一:康复科主任董玉秀本次会议由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我...[详细]
2025-04-24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