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耳聋主要有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穴位敷贴、导引气功等方法。耳聋可能与肾精亏虚、肝胆火旺、气血瘀滞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耳闷等症状。

肾精亏虚型耳聋可选用耳聋左慈丸,成分含熟地黄、山药等,具有滋肾平肝功效。肝胆火旺者可用龙胆泻肝丸,含龙胆草、栀子等,可清泻肝胆实火。气血瘀滞者可服用通窍活血汤,含川芎、赤芍等,能活血通窍。中药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
常选取听宫、翳风、耳门等穴位,配合远端太溪、足三里等穴位。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留针20-30分钟。突发性耳聋早期针灸效果较好,可改善耳部微循环。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误伤神经血管。
采用鸣天鼓手法,以掌心按压耳廓后快速松开,重复进行可振动鼓膜。按摩耳周风池、完骨等穴位,配合揉捏耳垂,每日2-3次。适用于功能性耳聋,能缓解耳部肌肉紧张,促进气血运行。

选用吴茱萸、磁石等药物研末,用姜汁调敷涌泉穴,夜间贴敷晨起去除。药物通过皮肤吸收刺激穴位,引火归元。适用于虚火上炎型耳鸣耳聋,皮肤过敏者禁用。
练习鸣天鼓、耳功八法等传统导引术,通过调息吐纳改善耳部气血。配合掩耳弹枕、搓耳廓等动作,每日练习15-20分钟。需长期坚持,对神经性耳聋有辅助康复作用。

中医治疗期间需避免噪声刺激,忌食辛辣燥热食物。可食用黑芝麻、核桃等补肾食材,配合耳部保暖。突发耳聋或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病变。治疗期间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影响疗效。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