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于腱鞘炎治疗通常是有效的,能够缓解疼痛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腱鞘炎是肌腱周围鞘膜发生的炎症,多因劳损或外伤导致,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

针灸治疗腱鞘炎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发挥作用。一是直接作用于患处附近穴位如阳溪穴、合谷穴,促进炎症物质代谢,减轻肌腱与鞘膜的摩擦。二是通过远端取穴如足三里、曲池等调节整体气血,增强机体自我修复能力。临床观察显示,多数患者在3-5次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手指或腕部活动度逐步恢复。治疗过程中可能配合艾灸加强温通效果,部分病例会结合刺络放血消除局部淤滞。

少数情况下针灸疗效可能受限。若腱鞘已发生严重纤维化或钙化,单纯针灸难以解除机械性卡压,此时需联合小针刀松解或局部封闭治疗。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腱鞘炎患者,针灸需配合制动休息和康复训练才能巩固效果。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腱鞘炎,则须优先进行抗生素治疗。

建议患者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避免自行刺激穴位。治疗期间应减少患肢负重活动,可配合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出现红肿热痛加重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或其他并发症。日常注意保持正确用手姿势,每隔一小时活动手腕预防复发。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
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