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特色中医 > 艾灸 > 正文

艾灸可以补气血吗?艾灸补气血灸哪里?

发布时间: 2024-04-19 16:1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其实很多女性看中医的时候都会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气血不足身体容易出现一些毛病,而且体质也不太好,有的人可能会喝中草药来调理气血,也有人会尝试用艾灸的方法来调理气血,大家都知道现在艾灸确实很受欢迎,那艾灸可以补气血吗?艾灸可以补气血吗?艾灸补气血灸哪里?艾灸补气血灸哪里?

1、艾灸可以补气血吗

艾灸可以补气血。

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穴位烧灼,温熨,借助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传导,起到温通气血的作用,这种温热刺激对气血的运行很有帮助,而且艾条的“无形之气”进入人体后还有助于促生新的气血。

2、艾灸补气血灸哪里

心气不足,心血瘀滞

症状:胸闷,心前区疼痛,气短乏力,脸色苍白,头上出虚汗,嘴唇发乌,手脚冰凉。

艾灸取穴:主穴:内关穴,心俞穴;配穴:膻中穴,通里穴,膈俞穴,郄门穴。

艾灸这些穴位可以养血活血,调理心气,且能理气不致气滞。

血不足

症状:头发逐渐稀少脱落,嘴唇,指甲淡白,失眠,头晕,女性经血量减少。

艾灸取穴:脾俞穴,中脘穴,气海穴,足三里穴。

艾灸这些穴位,坚持每日一次,以皮肤潮红为度,可以起到补益气血的作用。

气血瘀滞

气行血行,气不通了,血肯定不畅,这类人群容易出现嘴唇指甲紫暗,皮肤青紫或粗糙,局部刺痛或绞痛固定不移,或触及肿块。

艾灸取穴:气海穴,膈俞穴,血海穴。

艾灸这些穴位可以活血化瘀,避免因血液运行瘀滞,阻碍气的运行,使气血变得通畅。

补肺气

主要症状:咳嗽,四肢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声音低怯,体倦乏力等气虚症状。

艾灸取穴:肺俞穴,太渊穴,阴陵泉穴。

艾灸这些穴位能保持肺功能正常,使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和调,清气吸入充足,有效调畅气机。

肝气郁结,肝血不足

主要症状:心情抑郁,两肋胀痛。睡眠质量差,头昏脑胀,眩晕,胃口较差,倦怠乏力,胸闷,胸部两侧疼,女性多伴随月经不调或乳房胀痛,舌质淡红。

艾灸取穴:肝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穴。

人的肝血不足,肝气就容易勃发,导致人易急躁易怒,甚至肝区出现隐痛,艾灸这些穴位,有补肝养血,健脾益肾的作用,能有效改善肝气郁结,肝血不足的现象。

3、艾灸补气血的常用方法

悬灸法:一手持艾条,以掌根为支撑点保持艾条的稳定,另一手食指,中指分开按在所灸部位,以防过热灼伤患者,在施灸部位上方,上下移动艾条,温灸距离一般以患者自我感觉微温即可,根据体质不同,温灸距离可在2-10厘米变化。

隔蒜灸:将大蒜切成0.5厘米厚的薄片,中间扎小孔,放在穴位上,用艾炷灸。

隔姜灸:将新鲜生姜切成0.5厘米厚的薄片,中心用针扎数个小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位上燃灸,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稍许上提,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继续灸,反复进行至局部皮肤出现潮红为止。

4、艾灸补气血注意事项

1.施灸中应密切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调节灸疗的时间,虚寒证人群灸壮数可以多一些,时间可以长一些,给气虚症灸壮数相对少一些,时间宜短一些。

2.头面及胸膈以上部位不宜多灸,下肢及肉厚处部位则多灸不妨;肌肉偏薄之处,骨骼之上,以及大血管和活动关节,皮肤皱纹等部位,因避免采用直接灸,肌肉肥厚之处,尤其是背部腧穴可以多灸长灸。

3.施灸后应休息片刻再外出行走运动。

4.艾灸主要适合虚寒体质人群,热性体质人群施灸时需要选择适当的穴位和艾灸时间。凡属于中医所说的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如高热,高血压现象,肺结核大咯血,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患者在患病期间都不适宜艾灸。

5、冬天哪些人适合艾灸

冬天艾灸养生适合体质虚寒的人群,体质虚寒的人一般多出现面色苍白,手脚冰凉,大便细软,怕冷怕风的现象。

相反,身体阴虚火旺,湿热重的人群不适宜用艾灸养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艾灸可以每天灸吗
艾灸可以每天灸吗
艾灸可以每天进行,但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症状调整频率和时间。过度艾灸可能导致皮肤灼伤或身体不适,建议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艾灸的频率、时间和穴位选择是关键,合理使用才能发挥其调理作用。1、艾灸的频率和时间艾灸的频率因人而异。对于体质虚弱或慢性病患者,每天艾灸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症状,...[详细]
发布于 2025-02-06

最新推荐

推背是泄阳气还是补阳气呢
推背是泄阳气还是补阳气呢
推背手法兼具补阳与泄阳的双向调节作用,具体效果取决于操作手法与个体体质。主要影响因素有手法力度、经络走向、施术时间、体质辨识、配合疗法。1、手法力度:轻柔缓慢的推法如掌根推多用于补阳,通过温和刺激督脉和膀胱经激发阳气;快速有力的擦法或拍打则...[详细]
2025-05-22 13:16
每天捏大腿内侧有什么好处
每天捏大腿内侧有什么好处
每天捏大腿内侧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调节经络气血、改善下肢水肿、辅助瘦腿塑形。1、促进血液循环:大腿内侧分布着肝经、脾经等重要经络,适度捏揉可刺激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回流。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通过手法刺激能改善气血瘀滞...[详细]
2025-05-22 13:16
每天拍打小腹部有什么好处
每天拍打小腹部有什么好处
每天拍打小腹部可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消化功能、缓解便秘、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拍打手法主要通过刺激经络穴位、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激活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提升代谢效率等机制发挥作用。1、促进气血运行:小腹部分布有任脉、冲脉等重要经络,拍打可刺激...[详细]
2025-05-22 13:15
经常拍打哪里对身体有好处
经常拍打特定穴位和经络可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疲劳,主要推荐拍打足三里、合谷穴、内关穴、涌泉穴及背部膀胱经。1、足三里:位于膝盖外侧凹陷下3寸,属足阳明胃经。拍打此处可健脾和胃、增强免疫力,适合消化不良或体质虚弱者。每日用掌心轻拍50-100次...[详细]
2025-05-22 13:14
拍打小腹有什么坏处和好处
拍打小腹具有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胀气等益处,但操作不当可能引发内脏损伤或加重病症。主要作用包括改善局部循环、辅助消化、调节脏腑功能,潜在风险涉及力度不当、禁忌人群误操作等。1、促进气血:中医认为轻柔拍打小腹可激发任脉与带脉气血运行,尤其适合久...[详细]
2025-05-22 13:14
拍打小腹有什么好处和作用
拍打小腹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主要通过刺激腹部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消化功能,增强免疫力。拍打小腹的好处和作用主要有促进消化、缓解便秘、调节气血、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1、促进消化:拍打小腹能够刺激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更好地消化吸...[详细]
2025-05-22 13:13
拍打小腹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拍打小腹可促进气血流通、缓解便秘,但操作不当可能损伤内脏或加重炎症。主要作用包括改善消化功能、调节内分泌、缓解痛经、促进代谢、增强免疫力;潜在风险涉及脏器损伤、皮下出血、炎症扩散、气血紊乱、加重病情。1、改善消化功能:拍打小腹能刺激腹部经络...[详细]
2025-05-22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