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百科 > 正文

黄芪有没有副作用

发布时间: 2024-10-17 20:4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黄芪在中国已经具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了,受到了很多中国人的喜爱,那么您会知道黄芪有没有副作用吗?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黄芪有没有副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黄芪有副作用

中药黄芪又名北芪,可生用或蜜制用。其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现代中药学认为它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的作用。李时珍所着的《本草纲目》认为“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通作黄芪……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黄芪有没有副作用

黄芪在民间有较高知名度,常有人用它来煲汤进补,从中医临床看,黄芪是一味好药,作用强大且独特,一般临床使用数十克后患者的脉象马上就会有反应,精神和体力会有改善,正确合理地使用则收效明显。但必须注意的是,它的副作用同样强大。

黄芪性温而药力向上升(补气升阳),相同剂量时补气的力量又比党参大,临床上药力和药势不易监控,配伍上难以充分协调,使得它在内科使用上有较大的局限性。而春季气候温暖,湿热之气盛,使用黄芪容易导致以热助热,尤其不利于黄芪药力的充分展开。更重要的是,使用黄芪在中医临床上容易补火(性温补气)助邪(疾病或一些致病因素),一旦缺乏准确全面的辨证水平和控制其副作用的技术,那补药入口就可能会变成毒药,危害很大。

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心烦、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转病势。正因为黄芪有上述缺点,所以,被尊为中医医圣的张仲景在其经典着作《伤寒杂病论》中,非常广泛地使用人参(主要指党参)进行补气,而使用黄芪则只有数条,可见医圣深刻体会到黄芪药好难用,不宜滥用。

临床上,一般人经常单独使用黄芪进补或一次性大量进补,那是没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险行为。使用黄芪进补,一般要由少逐渐增加,边服边观察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或是否出现闷、痛的感觉,一旦有则应停用或配药才能用;如果乏力、多汗或气喘等症状减轻,精神和体力改善而又无上述副作用,可增加用量。更安全的方法则是先用党参,有效而无副作用后再加用或改用黄芪,使用黄芪时采用逐步加量的方法,以身体能耐受而无副作用为度。最安全的方法是配方使用。

用黄芪煲汤进补必须谨慎,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这样做。应谨慎使用药力强大的药物(包括植物和动物)经常性进补,尤其是病人,否则,可能导致养生变伤身。

适合吃黄芪的季节

春季气温变化快,老幼体弱者更容易反复感冒,中医上称为“表不固”,此类人若常吃黄芪牛肉汤,可以筑造起一道抵抗感冒的屏障。中医有一个汤剂叫“玉屏风散”,形象地说它就像玉一样珍贵结实,好比一面屏风,把风寒挡在外面,使屏风内体质虚弱,容易感冒的人不受侵害。

该汤剂由黄芪、防风、白术三味药组成,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黄芪。而食疗则可选择黄芪牛肉汤,取牛肉250克,黄芪1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红枣10颗。将牛肉洗净切块,汆水后捞起,锅里倒入适量清水,放入洗净的黄芪、防风、白术、红枣(去核)煮30分钟,再放入牛肉小火煲一个小时,拣出药材,加入适量姜葱接着煮10分钟,下盐调味即可食用。这道药膳有益气补肺,养心安神,强身健体之效。

从季节来说,黄芪是可以吃的,一年四季都可以的,当归粉可以冲水喝,每次5克左右;黄芪片每天都可以泡在茶里喝,泡上几片就行了,很好的。

黄芪药用配伍

补中益气

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肢倦无力等症,常与党参、白术、山药同用

气虚下陷、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落、胃下垂等,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等同用,方如补中益气汤。

固表敛汗

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利水消肿

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之,方如防己黄芪汤

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者,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托疮排脓

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黄芪有没有副作用

疮疡久溃不愈,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脓液清稀,常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此外,黄芪还应用于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高血压病、风湿病、多发性神经炎、肌无力症等多种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吃黄芪有没有副作用
吃黄芪有没有副作用
黄芪一般无明显副作用,但过量服用或体质特殊者可能出现口干、头晕等不适。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状,但阴虚火旺、实热证者慎用。一、常规安全性黄芪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在中国药典规定剂量内使用安全性较高。其主要成分黄芪甲苷、多糖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详细]
发布于 2025-06-27

最新推荐

哪八种人不宜吃紫苏 哪种紫苏不能吃
哪八种人不宜吃紫苏 哪种紫苏不能吃
阴虚火旺者、气虚多汗者、脾胃虚寒者、孕妇、过敏体质者、风寒感冒初期患者、出血性疾病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等八类人群不宜吃紫苏。紫苏叶发霉变质或受农药污染时不能食用。一、阴虚火旺者阴虚火旺者体内阴液不足,常表现为口干舌燥、潮热盗汗。紫苏性温辛散...[详细]
2025-09-16 16:24
血压低吃什么中药方
血压低吃什么中药方
血压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生脉饮、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四物汤、黄芪建中汤等中药方调理。低血压多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心脾两虚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证型辨证用药。1、生脉饮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气阴两...[详细]
2025-09-16 15:48
川贝柠檬膏不适合什么人吃
川贝柠檬膏不适合什么人吃
川贝柠檬膏不适合阴虚燥咳、脾胃虚寒、糖尿病患者以及对成分过敏的人群食用。川贝柠檬膏由川贝母、柠檬、冰糖等制成,具有润肺止咳功效,但特定体质或疾病患者需谨慎。1、阴虚燥咳者阴虚燥咳表现为干咳少痰、咽喉干痛、舌红少苔。川贝柠檬膏中冰糖滋腻,可能...[详细]
2025-09-16 14:00
多吃醋对心脑血管有好处吗
多吃醋对心脑血管有好处吗
适量吃醋对心脑血管有一定益处,但过量可能带来负面影响。醋的主要功效包括促进消化、辅助调节血压和血脂,其作用机制与醋酸、有机酸及多酚类物质有关。醋中的醋酸能帮助分解脂肪,减少血管壁脂质沉积,对预防动脉硬化有一定辅助作用。有机酸成分可促进钠离子...[详细]
2025-09-16 13:24
哪八种人不宜吃紫苏 哪些人不宜吃紫苏
哪八种人不宜吃紫苏 哪些人不宜吃紫苏
紫苏性温味辛,阴虚内热、气虚多汗、风热感冒、湿热体质、过敏体质、孕妇、婴幼儿及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紫苏虽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等功效,但特定人群食用可能加重原有症状或引发不适。一、阴虚内热者阴虚内热者体内阴液不足,常表现为口干咽燥、潮热盗汗。...[详细]
2025-09-16 11:00
血压150/90需要服用降压药吗
血压150/90需要服用降压药吗
血压150/90是否需要服用降压药需结合个体情况评估,多数情况下建议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必要时遵医嘱用药。血压150/90属于1级高血压范畴,若未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可优先尝试非药物干预。每日减少钠盐摄入至5克以下,增加...[详细]
2025-09-16 10:24
川贝柠檬膏不适合哪些人群吃呢
川贝柠檬膏不适合哪些人群吃呢
川贝柠檬膏不适合风寒咳嗽者、脾胃虚寒者、糖尿病患者、孕妇及过敏体质者食用。川贝柠檬膏主要由川贝母、柠檬、冰糖等制成,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的功效,但并非人人适宜。1、风寒咳嗽者川贝柠檬膏性偏寒凉,适用于风热咳嗽或肺燥咳嗽。风寒咳嗽多因外感风...[详细]
2025-09-16 08:36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