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痢疾的中医辨证治疗

发布时间: 2024-11-12 15:1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痢疾的中医辨证治疗

痢疾根据不同类型有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下:

1、湿痢疾

治疗:清热燥湿,调气行血。

处方药:牡丹汤加减。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大黄、槟榔散热解滞,通用;木香、槟榔调气行滞;当归、牡丹、甘草行血及营,缓急止痛;肉桂辛温,反佐芩、连。大黄的苦寒共成辛开苦降的趋势,散邪结滞。痢疾开始时,去肉桂、加银花、穿心莲等。以加强清热解毒。有证据表明,加荆芥、防风解邪,或用荆防败毒散,逆流挽舟。同时吃滞者,加萝卜籽、山楂、神曲消食导滞。痢疾多白少,肛门灼热,口渴喜冷饮,证明热重于湿者,加白头翁、黄柏、秦皮直清内热。痢疾多白少,舌苔白腻,证明湿重于热者,去黄芩、当归、茯苓、苍术、厚朴、陈皮等。痢疾鲜红者,加地榆、丹皮、鹤草、侧柏叶等凉血止血。

痢疾的中医辨证治疗

2、寒湿痢

治疗:温寒湿,调气行血。

方剂:胃苓汤加减。

3、疫毒痢

治疗: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方剂:白头翁汤加减。

4、虚寒痢

治疗:温补脾肾,涩肠固脱。

方药:真人养脏汤加减。

5、阴虚

治疗:养阴泄热,清肠止痢。

痢疾的中医辨证治疗

方药:黄连阿胶汤加减驻车丸。

6、休息痢

治疗:益气健脾,调气导滞。

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阿米巴痢疾的中医辨证治疗
阿米巴痢疾的中医辨证治疗
阿米巴痢疾的中医辨证治疗:1湿热阻滞症状:腹痛、腹泻、痢疾脓血、粘液.呈深红色果酱,腐臭,肛门灼热,尿短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清热除湿,行气活血。方药:牡丹12克,当归10克,木香10克,槟榔10克,连翘10克,黄连10克,生黄8克,肉桂3克,生甘草6克,鸦胆5克。2疫毒蕴肠...[详细]
发布于 2024-11-13

最新推荐

11岁女孩爱发脾气是什么原因
11岁女孩爱发脾气可能与激素变化、心理压力、家庭环境、学业负担、社交困扰等因素有关。1、激素变化:青春期初期雌激素水平波动易引发情绪不稳。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是主要病机,可尝试疏肝理气的中药调理,如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按压太冲穴、合谷穴每日3次...[详细]
2025-05-16 16:59
孩子脾气大爱哭缺什么
孩子脾气大爱哭缺什么
孩子脾气大爱哭可能与缺锌、缺钙、缺铁、缺维生素B族、肝火旺盛有关。1、缺锌:锌元素参与神经递质合成,缺乏时易导致情绪不稳定。表现为易怒、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可检测血清锌浓度,食补选择牡蛎、瘦肉、南瓜籽,必要时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每日剂...[详细]
2025-05-16 16:58
十二岁孩子脾气暴躁易怒怎么办
十二岁孩子脾气暴躁易怒怎么办
十二岁孩子脾气暴躁易怒可能与青春期激素变化、心理压力、家庭环境、睡眠不足、营养失衡等因素相关,可通过情绪疏导、家庭沟通、作息调整、饮食调理、中医干预等方法改善。1、激素变化:青春期激素水平波动直接影响情绪稳定性,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气郁结易...[详细]
2025-05-16 16:58
爱出虚汗的男人什么原因
男性爱出虚汗可能与气虚不固、阴虚火旺、湿热内蕴、阳虚不摄、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1、气虚不固:长期劳累或久病耗气导致卫阳不固,腠理开泄异常。表现为白天自汗、活动后加重,伴气短乏力。可服用玉屏风散补气固表,黄芪炖鸡食疗,艾灸足三里穴培补元气。2...[详细]
2025-05-16 16:56
身体出虚汗吃什么药
身体出虚汗吃什么药
身体出虚汗多由气虚、阴虚、阳虚、湿热或营卫不和导致,调理可选用玉屏风散、生脉饮、桂枝汤等中成药,配合黄芪、浮小麦等食疗。1、气虚调理:气虚型虚汗表现为动则汗出、易疲劳,多因肺脾气虚所致。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可益气固表,适合表虚不固者;补...[详细]
2025-05-16 16:55
产后体质调理有必要吗
产后体质调理有必要吗
产后体质调理非常必要,气血亏虚、经络瘀滞、脏腑失调、情绪波动、免疫力下降是常见问题。1、气血亏虚:分娩消耗大量气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中医推荐当归补血汤、八珍汤等方剂调理,配合艾灸关元穴、足三里穴促进气血生成。日常可食用红枣枸杞粥、...[详细]
2025-05-16 16:54
男性出虚汗怎么回事
男性出虚汗多由气虚不固、阴虚火旺、湿热内蕴、情志失调或慢性疾病耗损所致,调理需辨证施治。1、气虚不固:长期劳累或久病耗气导致卫阳不固,表现为自汗、动则加重。黄芪30克煎水代茶饮可补气固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每日1剂水煎服,艾灸关元穴、...[详细]
2025-05-16 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