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伤寒的中医辨证治疗

发布时间: 2024-11-12 12:2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医辨证治疗伤寒

①气阴两伤,余热未清:治宜益气生津,清解余热。常用竹叶石膏汤加减。方中竹叶,石膏清热泻火;党参、麦冬益气养阴:半夏降逆止呕;甘草、粳米调养胃气。若胃阴不足,胃火上逆,出现口舌糜烂,舌红而干者,加鲜石斛、天花粉。如胃火炽盛,舌红脉数者,加天花粉、知母之类。

伤寒的中医辨证治疗

②湿润卫气:治疗芳香散散,宣化表内湿邪。常用藿朴夏苓汤。方中杏仁宣肺利水;白蔻仁芳香醒脾;半夏,厚朴芳香化浊,燥湿;薏苡仁健脾渗湿;藿香芳湿。

③热入营血:清营解热,凉血散血。常用清营汤。方中水牛角,凉血止血;赤芍、丹皮凉血化瘀;黄连、地榆清热解毒。用时配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宝丹。

气虚血脱:补气固脱止血。经常先吃独参汤,再用黄土汤加人参。还可以服用阿胶、地榆、乌梅、鹤草、山茱萸肉等养血止血产品。

伤寒的中医辨证治疗

⑤胃肠道湿热:治疗清利湿热,理气和中。常用的王氏连朴饮料。方中川连苦寒清热干湿;厚朴苦温气化湿;半夏干湿胃,降逆止呕;菖蒲芳香化浊;栀子花和豆豉清宣郁热;芦根清热生津止渴。如果湿象较重,胸闷、上腹痞、体重不渴、腹胀大便松弛、舌苔滑腻,则用宣气化湿;佐以淡渗,方药用三仁汤加减。如果热象相对较高,热渴,面红大汗,气粗,苔黄腻,脉洪,治疗清热化湿,方药用白虎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痢疾的中医辨证治疗
痢疾的中医辨证治疗
痢疾的中医辨证治疗痢疾根据不同类型有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下:1、湿痢疾治疗:清热燥湿,调气行血。处方药:牡丹汤加减。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大黄、槟榔散热解滞,通用;木香、槟榔调气行滞;当归、牡丹、甘草行血及营,缓急止痛;肉桂辛温,反佐芩、连。大黄的苦寒共成辛开苦降的趋势...[详细]
发布于 2024-11-12

最新推荐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BMI计算法、布洛卡公式以及适合亚洲人的改良公式。标准体重是评估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但需结合体脂率、肌肉量等综合判断。1、BMI计算法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身体质量指数公式:体重除以身...[详细]
2025-10-03 15:06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BMI计算法、布洛卡公式、中国成人标准体重公式等。1、BMI计算法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评估标准,计算公式为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中国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为18....[详细]
2025-10-03 09:25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是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BMI计算法、布洛卡公式、中国成人标准体重公式等。不同公式适用于不同人群,计算时需结合身高、性别等因素综合评估。1、BMI计算法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标准体重参考...[详细]
2025-10-02 16:24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158女生
158厘米女性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为身高厘米数-70×60%,计算结果约为52.8公斤。实际体重在标准体重上下浮动10%均属正常范围。标准体重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常用指标之一,该公式源自改良布洛卡公式,适用于亚洲成年女性群体。...[详细]
2025-10-02 11:00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正常体重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计算公式为身高减去105,正常体重范围为标准体重上下浮动10%。体重是衡量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合理控制体重有助于预防多种疾病。标准体重计算公式适用于成年人,男性与女性的计算方法相同。以身高170厘米为例,标准体重为6...[详细]
2025-10-02 06:12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怎么算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BMI计算法、布洛卡公式、中国成人标准体重公式等。标准体重可通过身高与体重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有助于评估身体健康状况。1、BMI计算法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标准体...[详细]
2025-10-01 13:12
辨证湿气的方法有哪些症状
湿气重的症状主要有身体困重、舌苔厚腻、食欲不振、大便黏滞、皮肤油腻等。中医认为湿气可分为寒湿与湿热两类,多因外感湿邪或脾虚运化失常导致。1、身体困重湿性重浊易阻滞气机,患者常感四肢酸沉乏力,头部昏蒙如裹湿布,午后疲倦感加重。...[详细]
2025-10-01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