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黄芪可以煲汤,两者搭配具有补气健脾、益肺固表的功效,适合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者食用。
黄芪性温味甘,归脾肺经,能补中益气;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可健脾益胃。两者同煮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建议搭配瘦肉或鸡肉炖煮2小时,每周食用2-3次。
黄芪含黄芪多糖,能增强免疫功能;山药富含黏液蛋白,可润肺止咳。适合易感冒、咳嗽气喘人群。制作时可加入百合15克、杏仁10克,文火慢炖1.5小时。
山药中的薯蓣皂苷和黄芪的黄芪甲苷均有辅助降糖作用。糖尿病患者可用鲜山药200克、黄芪30克与鲫鱼同炖,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黄芪促进造血功能,山药含铁量较高。贫血者推荐搭配红枣5枚、当归6克煲汤,月经后连续食用5天。体质燥热者需减少黄芪用量至15克。
两者均含抗氧化成分,黄芪多糖能清除自由基,山药黏液蛋白保护细胞膜。中老年人可加枸杞20克、桂圆肉10克隔水炖服,每周不超过3次。
食用时需注意体质辨证:阴虚火旺者慎用黄芪,可改用太子参替代;便溏者宜用炒山药。日常可配合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招式,晨起练习15分钟增强效果。药膳调理期间避免生冷油腻,感冒发热时应暂停食用。长期饮用建议每服用1个月后间隔1周,孕妇及过敏体质者需医师指导。
2021-08-25
2021-08-25
2021-08-25
2021-08-25
2021-08-25
2021-08-25
2021-08-25
2021-08-25
2021-08-25
202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