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荚的豆子可鲜食、煮汤或入药,食用方法包括清炒、凉拌、炖煮三种常见方式。
新鲜豌豆荚剥出豆仁,热锅冷油爆香蒜末后大火快炒2分钟,加盐调味即可。中医认为青色入肝,此法能保留豌豆80%以上的维生素B1和叶酸,适合肝火旺盛者。注意炒制时间不超过3分钟,避免营养流失。
焯水后的豌豆仁与胡萝卜丁、木耳丝搭配,用芝麻酱、香醋调拌。本草纲目记载豌豆"利小便、止泄痢",凉拌方式可最大限度保存其膳食纤维,对消化不良者有益。建议焯水时加少许食盐,保持翠绿色泽。
老豌豆与猪骨慢炖2小时,可加入茯苓、山药等药材。食疗方剂饮膳正要指出豌豆煮汤能"补中益气",特别适合体虚老人。高压锅烹饪需控制时间,避免破坏豆类蛋白质结构。
将干豌豆与芡实、莲子等量配伍,文火熬粥食用。根据本草备要记载,此配伍可健脾祛湿,对慢性腹泻有效。建议提前浸泡豆子6小时,更易消化吸收。
豌豆发芽3天后维生素C含量增长5倍,适合凉拌或做汤。明代食物本草提到豆芽能"解酒毒、热毒",但脾胃虚寒者应少食。注意每日换水2次,避免霉变。
豌豆作为药食同源食材,建议搭配粳米煮粥可养胃,与鲫鱼同炖利水肿。运动后食用豌豆苗汁能快速补充电解质,储存时需保持干燥避免发芽。湿热体质者每日食用量不宜超过100克,烹饪时搭配生姜可中和寒性。发芽豌豆含大量嘌呤,痛风患者应慎食。
2012-05-17
2012-05-17
2012-05-17
2012-05-17
2012-05-17
2012-05-17
2012-05-17
2012-05-17
2012-05-17
201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