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需长期药物控制,疗程因人而异,关键因素包括基础病因、血管病变程度、用药依从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需终身服用他汀类如阿托伐他汀、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心肌桥或血管痉挛患者可能短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或钙拮抗剂如地尔硫卓。急性发作后至少用药1年评估血管修复情况。
轻度狭窄患者规范用药3-6个月后部分可减量,中重度狭窄需持续用药防止斑块破裂。支架术后需联合氯吡格雷等抗凝药至少12个月,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延长双抗治疗周期。
硝酸酯类如单硝酸异山梨酯可间歇使用缓解症状,但改善预后的药物需持续服用。定期复查血脂、血糖指标,他汀类药物使LDL-C达标后仍需维持剂量。
血府逐瘀汤改善微循环需连续服用2-3个月,丹参滴丸辅助治疗建议4周为周期。气阴两虚型可配伍生脉饮,痰瘀互结型适用瓜蒌薤白半夏汤,需随证调整方剂。
地中海饮食配合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可减少20%用药量。戒烟后6个月部分患者可降低β受体阻滞剂剂量,体重达标者降压药用量可能下调。
心肌缺血患者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5g,推荐食用山楂、黑木耳等活血食材。八段锦锻炼可增强心脏侧支循环,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监测血压心率变化,避免突然停药引发反跳性缺血。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定期复查冠脉CTA评估疗效。
2025-03-03
2025-03-03
2025-03-03
2025-03-03
2025-03-03
2025-03-03
2025-03-03
2025-03-03
2025-03-03
202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