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搭配薏米、茯苓、陈皮或排骨煲汤可健脾祛湿、利水消肿,适合湿热体质人群。
赤小豆与薏米同属利水渗湿药材,两者配伍增强祛湿效果。薏米性微寒,能清热排脓,适合夏季湿热引起的关节沉重、皮肤湿疹。具体做法:取赤小豆30克、薏米20克浸泡2小时,加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煲1小时,可加少量冰糖调味。湿热型水肿患者连续饮用一周可见尿量增加。
茯苓健脾宁心的特性可中和赤小豆的利尿峻猛。对于脾虚湿盛导致的食欲不振、大便溏稀,建议赤小豆15克配茯苓10克、山药20克,与瘦肉同炖2小时。此方通过茯苓多糖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消化功能,慢性腹泻者每周食用3次为宜。
陈皮的理气化痰作用能预防赤小豆过度利尿伤阴。取五年以上新会陈皮5克,与赤小豆20克、鲫鱼1条炖煮,适合痰湿咳嗽兼见下肢浮肿者。陈皮挥发油可促进支气管纤毛运动,建议早晚各服200毫升,连用5天观察痰液变化。
动物性食材能补充赤小豆利水丢失的蛋白质。选择猪肋排300克焯水后,与赤小豆40克、生姜3片慢炖3小时,汤中胶原蛋白可修复因湿毒引发的皮肤溃疡。术后体虚者隔日食用,配合黄芪15克效果更佳。
莲藕的止血收敛功效与赤小豆协同调理湿热便血。将赤小豆25克、莲藕200克切块,与黑木耳10克同煲,所含鞣质成分能修复肠道黏膜。痔疮出血期间每日午餐食用,配合槐花茶外洗效果显著。
湿热体质者日常可将赤小豆汤作为基础食疗,建议搭配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动作加强气血循环。饮食避免生冷瓜果,多食糙米、南瓜等黄色食物健脾。阴虚人群需配伍麦冬10克防止伤津,孕妇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调整配伍比例。存储赤小豆时放置花椒防虫,隔年陈豆药效更佳。
2020-01-13
2020-01-13
2020-01-13
2020-01-13
2020-01-13
2020-01-13
2020-01-13
2020-01-13
2020-01-13
20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