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去皮手痒主要由草酸钙结晶刺激、接触性皮炎、过敏反应、皮肤屏障受损、个体敏感差异引起。
芋头表皮含有针状草酸钙结晶,直接接触会刺入皮肤微创口引发瘙痒。处理时建议佩戴橡胶手套操作,若已出现症状可用白醋浸泡双手5分钟中和碱性刺激,或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
芋头黏液中的植物蛋白可能诱发Ⅳ型变态反应。接触后6-12小时可能出现红斑、丘疹,可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严重者需用生理盐水冷敷。
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表现为即刻瘙痒和荨麻疹。此类人群应避免接触芋头黏液,发作时可服用西替利嗪胶囊,配合薄荷脑软膏止痒,必要时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反复摩擦去皮会导致角质层损伤,使神经末梢暴露。操作前可涂抹凡士林形成保护膜,瘙痒发作时用3%硼酸溶液湿敷,修复期使用含神经酰胺的护手霜。
部分人群因遗传性皮肤敏感更易出现反应。这类体质建议采用蒸煮后去皮法,或委托他人处理。已出现症状者可尝试艾叶煎水熏洗,配合曲安奈德尿素软膏治疗。
日常处理芋头时可选择先蒸煮3分钟破坏草酸钙结构,或浸泡在50℃温水中软化表皮。过敏体质者应进行斑贴试验明确致敏原,接触后立即用生姜汁擦拭皮肤。养护期间避免食用海鲜、辛辣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南瓜促进皮肤修复,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改善末梢循环。皮肤持续红肿溃烂需就医排除真菌感染。
2012-05-08
2012-05-08
2012-05-08
2012-05-08
2012-05-08
2012-05-08
2012-05-08
2012-05-08
2012-05-08
201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