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削皮可能导致手部发痒,主要与草酸钙结晶刺激、接触性皮炎、过敏反应、皮肤屏障受损、处理方式不当有关。
芋头皮含草酸钙针晶,直接接触会刺入皮肤引发瘙痒。处理时建议戴橡胶手套隔绝接触,若已出现症状可用白醋浸泡中和碱性物质,或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
芋头黏液中的植物蛋白可能引发非免疫性刺激反应。接触后立即用流水冲洗15分钟,局部冷敷降低炎症反应,严重时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少数人对芋头中致敏蛋白IgE介导过敏。典型表现为皮肤红肿、荨麻疹,需避免再次接触。急性发作可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系统症状需及时就医。
反复刮削动作导致角质层损伤,芋头汁液渗透加剧瘙痒。处理前涂抹凡士林形成保护膜,事后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修复霜促进屏障恢复。
生芋头直接削皮风险较高。可先蒸煮5分钟使草酸钙分解,或浸泡淡盐水降低刺激性。处理时保持芋头干燥,避免汁液飞溅到手臂等暴露部位。
日常饮食可搭配绿豆汤、薏仁粥等清热利湿食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皮肤反应。接触芋头后避免抓挠,劳作间隙做手部伸展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过敏体质者建议进行斑贴试验明确致敏原,长期反复发作者需考虑职业防护措施。处理芋头时穿戴围裙、护目镜等全套防护装备,工作环境保持通风干燥。
2012-02-29
2012-02-29
2012-02-29
2012-02-29
2012-02-29
2012-02-29
2012-02-29
2012-02-29
2012-02-29
201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