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五十岁了容易疲劳的原因

发布时间: 2025-04-25 21:4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五十岁容易疲劳可能与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脾胃虚弱、睡眠障碍、慢性疾病等因素相关。

1、气血不足:

中年后气血生化能力下降,表现为乏力、气短、面色苍白。中医建议服用八珍汤或归脾丸补益气血,日常可食用红枣枸杞粥或黄芪炖鸡。艾灸足三里、关元穴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

五十岁了容易疲劳的原因

2、肝肾亏虚:

年龄增长导致肝肾精血耗损,常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可滋补肾阴,食疗推荐黑芝麻核桃粉或杜仲猪腰汤。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能强化肝肾功能。

3、脾胃虚弱:

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引发能量供给不足,伴随食欲不振、腹胀。参苓白术散调理脾胃,山药小米粥、陈皮山楂茶适合日常养护。饭后按摩中脘穴配合腹部推拿可增强运化能力。

五十岁了容易疲劳的原因

4、睡眠障碍:

更年期激素变化或思虑过度影响睡眠质量。酸枣仁汤安神助眠,睡前饮用莲子百合羹。亥时21-23点练习静坐调息,配合涌泉穴按压能改善入睡困难。

5、慢性疾病:

糖尿病、甲减等基础病会导致代谢性疲劳。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糖尿病可用玉泉丸辅助控糖。定期检测血压血糖,避免过度劳累诱发疾病加重。

五十岁了容易疲劳的原因

五十岁人群应注意劳逸结合,每日快走30分钟或太极拳锻炼增强体质,饮食多摄入黑豆、深海鱼等优质蛋白,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睡前热水泡脚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保持7-8小时睡眠。慢性疲劳持续两周以上建议进行肝肾功能、甲状腺等专项检查。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了解眼睛疲劳的具体原因
了解眼睛疲劳的具体原因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说自己的眼睛胀痛,感觉非常的疲劳,这些问题对大家眼睛的影响其实是伤害。眼睛疲劳的原因比较多,做好预防可以减少危害,对大家的视觉来说,其实也是不小的影响。那么,具体的原因是哪些呢?下面大家和小编一起看看吧。眼睛疲劳是什么原因一、环境方面的因素:可能是自己的工作环境...[详细]
发布于 2021-12-22

最新推荐

胃火大的十大症状表现
胃火大表现为口干口苦、牙龈肿痛等十大症状,多因饮食辛辣、情志不畅或外感热邪引起,可通过中药调理、饮食调节等方法改善。1、口干口苦:胃火上炎灼伤津液导致口腔干燥,舌苔黄厚。治疗选用清热生津的石膏、知母等中药,日常可饮用菊花茶或麦冬水缓解症状,...[详细]
2025-04-26 19:29
宫寒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宫寒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宫寒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下腹冷痛、畏寒肢冷、白带清稀量多、不孕或易流产。1、月经异常:经期推迟、经量少色暗、血块多,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热敷可缓解。中医认为肾阳不足或寒邪侵袭胞宫,导致气血凝滞。治疗可选用艾附暖宫丸、温经汤等方剂,配合关...[详细]
2025-04-26 19:28
枸杞子配什么壮阳最佳
枸杞子配什么壮阳最佳
枸杞子搭配肉苁蓉、淫羊藿或黄精可显著增强壮阳效果,适用于肾阳虚引起的性功能减退。1、肉苁蓉:肉苁蓉性温味甘咸,归肾经,与枸杞子同用能温补肾阳、益精血。肾阳不足导致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时,可取枸杞子10克、肉苁蓉15克煎水代茶,或与羊肉炖汤。现...[详细]
2025-04-26 19:26
脾胃虚寒的症状有哪些
脾胃虚寒的症状有哪些
脾胃虚寒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腹部冷痛、大便溏薄等症状,与阳气不足、饮食失调、外感寒邪等因素相关。1、食欲减退:脾胃虚寒时,消化功能减弱,常出现食欲不振或饭后腹胀。中医认为阳气不足无法温煦脾胃,导致食物运化受阻。治疗可选用理中丸、附子理中汤等...[详细]
2025-04-26 19:24
陈皮的药用价值及用途
陈皮的药用价值及用途
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常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症状。1、理气健脾:陈皮所含挥发油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对胃肠平滑肌有双向调节作用。治疗食积气滞时,可配伍山楂、神曲;脾胃虚弱者宜与...[详细]
2025-04-26 19:23
牛蒡茶喝多久可以壮阳
牛蒡茶喝多久可以壮阳
牛蒡茶壮阳效果因人而异,需结合体质长期饮用,关键因素包括肾阳虚程度、饮用频率、配伍药材、生活习惯及个体吸收差异。1、肾阳虚程度:中医认为肾阳虚导致的性功能减退,饮用牛蒡茶需3-6个月见效。牛蒡根性温味辛,归肺胃经,主要含牛蒡苷、菊糖等成分,...[详细]
2025-04-26 19:21
吃龙眼能提高性功能吗
吃龙眼能提高性功能吗
龙眼肉对性功能的改善作用有限,其补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气血双补、安神养心,传统中医认为肾阳不足导致的性功能障碍需综合调理。1、中医理论:龙眼肉性温味甘,归心脾经,主要功效为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本草纲目记载其"开胃益脾,补虚长智",但未直接提及壮...[详细]
2025-04-26 19:19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