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脾虚需温中健脾,常用中药包括附子理中丸、香砂六君子汤、小建中汤等。
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腹泻,方中附子温阳散寒,干姜温中止呕,白术健脾燥湿。症状见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者可每日2次,每次8丸。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孕妇慎用。
针对脾虚气滞兼寒湿证,含木香行气、砂仁化湿,配合党参、白术补益脾气。表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者可用汤剂煎服,或选择颗粒剂每日3次。长期消化不良者可连用2周。
主治中焦虚寒之脘腹冷痛,桂枝配饴糖温补中焦,白芍缓急止痛。胃部隐痛喜温按者,可水煎早晚分服。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饴糖用量,或改用无糖配方。
基础温脾方剂,干姜配人参温补脾阳,炙甘草调和诸药。轻度胃寒者可用党参替代人参,症状缓解后改为隔日1剂。慢性胃炎患者建议配合艾灸中脘穴增强疗效。
适合脾虚湿重兼寒象,山药、莲子肉健脾止泻,茯苓、薏苡仁利湿。大便粘滞不爽者可用散剂冲服,或与生姜3片同煎。儿童用量需减半,连续服用不超过1个月。
日常饮食宜选小米粥、南瓜、羊肉等温补食材,避免绿豆、苦瓜等寒凉食物。晨起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睡前可用艾草足浴包泡脚。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消瘦、黑便需及时就医,胃寒脾虚长期未愈可能发展为慢性胃肠炎或消化性溃疡。冬季注意腹部保暖,夏季空调环境避免直吹,脾胃功能恢复期间慎食海鲜刺身等生冷食物。
2014-10-09
2014-10-09
2014-10-09
2014-10-09
2014-10-09
2014-10-08
2014-10-08
2014-10-08
2014-10-08
20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