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患者可尝试防风、徐长卿、地肤子三味中药缓解症状,分别通过祛风止痒、活血通络、利湿解毒发挥作用。
防风性温味辛,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功效。荨麻疹风邪袭表时,防风能疏散肌表风邪,缓解皮肤瘙痒和风团。临床常与荆芥、蝉蜕配伍,增强祛风效果。水煎剂建议每日10-15克,分两次服用。外用可配伍白鲜皮煎汤擦洗患处,对寒冷性荨麻疹效果显著。
徐长卿辛温无毒,归肝胃经,擅长祛风止痒、活血解毒。针对反复发作的慢性荨麻疹,其有效成分丹皮酚能抑制组胺释放。可单味20克煎服,或与当归、赤芍组成复方。鲜品捣烂外敷能缓解急性风团红肿,但孕妇慎用。现代研究显示其抗过敏作用与调节Th1/Th2细胞平衡相关。
地肤子苦寒沉降,归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双重功效。对湿热型荨麻疹伴舌苔黄腻者效果尤佳,常与白鲜皮、土茯苓配伍。每日用量6-12克,可制成药膳如地肤子薏米粥。所含皂苷成分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皮肤水肿。便溏者需配伍白术以制其寒性。
三药可组成复方增强疗效:防风10克、徐长卿15克、地肤子8克为基础方。风热加金银花,血虚加当归,寒证加桂枝。煎煮时徐长卿需后下,保留挥发油成分。临床观察显示该方能使70%患者风团发作间隔延长,但需连续服用2-4周。
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急性重症伴喉头水肿应立即就医。服药期间忌食鱼虾发物,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慢性患者可配合艾灸曲池、血海穴,每周3次。三味中药均可能引起轻微消化道反应,建议餐后服用,肝功能异常者需减量。
荨麻疹患者日常可饮用菊花薄荷茶清热疏风,食用薏仁山药粥健脾化湿。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胆碱能性荨麻疹,可选择八段锦调节气血。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床单需60℃以上高温清洗。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慢性患者建议进行IgE检测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中药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肝肾功能,风团消退后仍需巩固治疗1-2周。
2012-03-11
2012-03-11
2012-03-11
2012-03-10
2012-03-10
2012-03-09
2012-03-09
2012-03-09
2012-03-09
201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