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房颤治疗药物以控制心率、恢复窦性心律和预防血栓为主,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和抗凝剂。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心室率,适用于心率过快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这类药物可能引起乏力或低血压,需监测血压和心率调整剂量。
普罗帕酮、胺碘酮可转复窦性心律,前者适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后者对合并心衰者更安全。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心电图和甲状腺功能,胺碘酮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肺纤维化。
华法林、达比加群酯等能预防心房血栓形成,降低中风风险。华法林需定期监测INR值,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无需监测但费用较高。出血风险高者需评估获益比。
地尔硫卓适用于合并哮喘的房颤患者,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减慢房室结传导。可能引发下肢水肿或便秘,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需警惕心动过缓。
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具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作用,可减少房颤发作频率。需与西药间隔2小时服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阵发性房颤患者日常需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合并高血压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肥胖患者减重5%-10%可显著改善症状。突发心悸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胸痛、晕厥需立即就医,长期服药者每3-6个月复查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诱发心律失常,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