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腱鞘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发布时间: 2025-04-28 06:1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腱鞘炎在中医辨证中分为风寒湿痹型、气滞血瘀型、肝肾不足型、湿热蕴结型和脾虚湿困型五种证型。

1、风寒湿痹:

腱鞘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多因久居寒湿环境或劳累后受凉,表现为局部僵硬疼痛、遇寒加重。治疗采用温经散寒法,方选桂枝附子汤加减,配合艾灸阿是穴。外敷可用川乌、草乌各10克研末醋调,每日换药1次。

2、气滞血瘀:

常由外伤或劳损导致,症状见刺痛拒按、活动受限。治法宜活血化瘀,内服桃红四物汤加土鳖虫6克,外治采用刺络拔罐法,取患处周围井穴放血3-5滴,每周2次。

3、肝肾不足:

腱鞘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伴随腰膝酸软、耳鸣目眩。当滋补肝肾,选用独活寄生汤配合杜仲15克煎服。推拿手法重点揉按太溪、三阴交等穴位,每次15分钟。

4、湿热蕴结:

因湿热之邪滞留筋脉,可见红肿灼热、扪之发热。清热利湿用四妙散加黄柏10克,外洗以忍冬藤30克煎汤熏洗,每日2次。饮食需忌辛辣油腻。

5、脾虚湿困:

多由脾胃虚弱运化失常,症见肿胀麻木、缠绵难愈。健脾化湿选参苓白术散,配合茯苓20克煮粥食用。雷火灸足三里穴,每次10分钟可增强疗效。

腱鞘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日常养护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手指过度屈伸动作。推荐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每日3组。饮食宜多食山药、薏苡仁等健脾食材,湿热型患者可常饮菊花决明子茶。急性期应制动休息,慢性期可采用药酒外搽,取红花、当归各50克浸泡白酒500毫升,两周后过滤使用。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功能障碍,需及时就医排除肌腱断裂等严重情况。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肾病综合症简称肾病,是以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为主的症侯群,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下面,就肾病的中医分型做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肾炎的起病多处于正虚邪实阶段,外邪入侵手太阳肺经,入里及足太阳...[详细]
发布于 2019-01-01

最新推荐

冬天容易掉头发吗
冬天容易掉头发吗
冬季脱发与气候干燥、头皮代谢减缓有关,改善需调整洗护习惯、加强营养摄入、中医调理、改善作息、适度按摩。1、气候干燥:冬季空气湿度低导致头皮水分流失,毛囊收缩影响发根稳固。建议使用含透明质酸的保湿洗发水,每周2次椰子油头皮护理,室内放置加湿器...[详细]
2025-04-29 07:39
脱发是肝的问题吗
脱发是肝的问题吗
脱发可能与肝血不足、肝郁气滞有关,改善方法包括疏肝理气、补血养肝、中药调理、穴位按摩、调整作息。1、肝血不足: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肝藏血功能失调会导致头发失养。长期熬夜、用眼过度耗伤肝血,表现为头发干枯稀疏。治疗可选用当归补血汤、四物汤...[详细]
2025-04-29 07:34
土茯苓一周喝几次
土茯苓一周喝几次
土茯苓每周饮用2-3次为宜,过量可能伤脾胃,具体频次需结合体质与用途调整。1、常规用量: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湿解毒功效。健康人群每周2-3次,每次10-15克煎水代茶饮即可满足养生需求。湿热体质者可短期增至4次,连续饮用不超过两周。2、...[详细]
2025-04-29 07:29
土茯苓小孩能喝吗
土茯苓小孩能喝吗
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儿童可在医师指导下适量使用,需注意体质差异与剂量控制。1、药性解析:土茯苓具有利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传统用于梅毒、湿疹等病症。其药性平和,不含明显毒性成分,但儿童脏腑娇嫩,需严格辨证使用。临床常用于小儿湿疹、手足口病等...[详细]
2025-04-29 07:24
铁皮石斛孩子能吃
铁皮石斛孩子能吃
铁皮石斛孩子可以适量食用,需注意体质适配、年龄限制、用量控制、配伍禁忌、特殊疾病慎用。1、体质适配:铁皮石斛性微寒,适合阴虚内热体质儿童,表现为手足心热、夜间盗汗、口干舌燥。脾胃虚寒儿童慎用,可能引发腹泻腹痛。建议先咨询中医师辨证,确认体质...[详细]
2025-04-29 07:19
喝铁观音茶的好处
喝铁观音茶的好处
铁观音茶富含茶多酚和矿物质,长期饮用可改善消化、抗氧化、调节血脂、提神醒脑、增强免疫力。1、改善消化:铁观音中的茶多酚和鞣酸能促进胃液分泌,缓解油腻食物引起的腹胀。饭后半小时饮用温热的铁观音,有助于分解脂肪,减轻胃肠负担。胃肠功能较弱者建议...[详细]
2025-04-29 07:14
甜叶菊几月份播种
甜叶菊适宜在春季3-4月或秋季9-10月播种,具体时间需结合气候条件、土壤准备、育苗管理、移栽时机及病虫害防治等因素调整。1、气候条件:甜叶菊喜温暖湿润环境,播种期日均温度需稳定在15℃以上。北方地区建议4月中旬播种,避免倒春寒损伤幼苗;南...[详细]
2025-04-29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