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健脾胃的常用药物包括人参、白术、茯苓、山药、甘草等,通过补气健脾、渗湿和中等方式改善脾胃功能。
人参性温味甘,归脾肺经,具有大补元气、健脾益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临床常用生晒参或红参切片含服,或配伍白术、茯苓煎汤。现代研究证实人参皂苷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酶活性。脾胃虚寒者可用人参6克配干姜3克煎服,湿热体质慎用。
白术苦甘性温,为健脾燥湿要药,主治脾虚食少、腹胀泄泻。常与党参、茯苓组成四君子汤基础方。生白术偏于燥湿,炒白术长于补脾,焦白术侧重止泻。研究发现白术多糖能修复胃肠黏膜,建议每日10-15克水煎,配合陈皮6克可增强行气效果。阴虚内热者需配伍麦冬。
茯苓甘淡平,利水渗湿兼能健脾,针对脾虚湿困引起的便溏、舌苔厚腻效果显著。常与山药、薏苡仁同用,经典方剂参苓白术散即含此药。药理显示茯苓三萜可调节肠道菌群。日常可用茯苓15克与粳米煮粥,搭配白扁豆10克增强祛湿力。肾虚多尿者应减量使用。
山药甘平,既补脾肺之气,又滋肾阴,适合脾胃虚弱兼有口干、便秘者。鲜品食疗效果更佳,可蒸食或与排骨炖汤。研究发现山药黏液蛋白能保护胃黏膜。建议每日鲜品100-200克,干品15-30克,配合芡实12克对慢性腹泻更有效。湿盛气滞者需加砂仁同用。
甘草甘平,能补脾益气、调和诸药,炙甘草侧重补中,生甘草偏于解毒。常与白芍组成芍药甘草汤缓解胃痉挛。甘草甜素具有抗溃疡作用。日常可用炙甘草6克配大枣5枚代茶饮,但高血压患者需控制用量。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引起水肿。
健脾胃需配合饮食调理,推荐食用小米南瓜粥、山药莲子羹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油腻。适度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每日晨起按摩足三里穴3-5分钟。脾胃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或出现消瘦、黑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药膳调理期间忌食萝卜、浓茶等解药食材。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