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制作需经过选果、取皮、晾晒、储存四步,关键在于选用成熟柑橘、规范剥皮手法、控制干燥环境。
制作陈皮首选新会茶枝柑或大红柑,果皮油胞密集者为佳。采摘时间以秋冬季果实完全成熟时最佳,此时果皮厚度适中,挥发油含量高。避免使用农药残留超标的果实,表皮有霉斑或机械损伤的柑橘也不适用。新鲜柑橘需用盐水浸泡10分钟去除表面杂质,自然晾干后再进行取皮操作。
传统三瓣剥皮法能最大限度保持果皮完整。用消毒刀具在果蒂处划十字开口,沿果形弧度均匀施力剥离,注意保留果蒂连接部。剥下的果皮需立即摊平,内囊朝上放置,避免折叠造成后期霉变。专业制作者会在取皮后24小时内进行初晒,此时果皮柔韧性最佳,不易断裂。
自然晾晒需选择连续晴日,地面铺竹筛保持通风。前3天每日翻面3次,当表皮出现轻微卷曲时改为阴干。现代烘干法温度控制在45-50℃,湿度低于40%,持续48小时至含水量15%以下。判断干燥完成的标志是果皮对折时纤维断裂无弹性,内囊呈现均匀的棕黄色。
优质陈皮需经历三年以上陈化。初晒后的果皮用棉线串挂于通风处,梅雨季前密封转入陶罐。每年夏季需取出复晒2-3小时,陈化第三年起可改用麻袋储存。专业仓储要求环境温度25℃以下,相对湿度65%左右,定期检查防虫防潮。
正品陈皮外表面呈棕红色,内囊浅黄呈蜂窝状,厚度1-2mm为佳。五年陈皮应有明显薄荷样清凉香气,十年以上者表面析出白色霜状物。劣质陈皮多呈现暗黑色,有霉味或酸腐味,内囊平滑无立体感,泡水后汤色浑浊。
陈皮制作完成后,日常可取3-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或与粳米同煮健脾粥。储存期间注意避光防潮,每年雨季前后检查霉变情况。搭配苍术、厚朴可增强理气功效,与普洱茶共同发酵能制成特色柑普茶。运动后饮用陈皮山楂饮有助于消化代谢,但阴虚火旺者不宜长期服用。
2021-07-14
2021-07-14
2021-07-14
2021-07-14
2021-07-14
2021-07-14
2021-07-14
2021-07-14
2021-07-14
202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