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病人下肢肿胀多由血液循环障碍、静脉血栓、肌肉萎缩、淋巴回流受阻及药物副作用引起。
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受限,下肢肌肉泵作用减弱,血液回流受阻导致淤血性肿胀。中医认为属"气虚血瘀",可通过针灸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促进气血运行,配合活血化瘀中药如丹参、川芎煎服。康复训练建议每日被动关节活动30分钟,抬高患肢15-20度。
长期卧床易引发深静脉血栓,表现为单侧突发肿胀伴皮温升高。西医需进行超声检查确诊,抗凝治疗可选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中医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外敷金黄散消肿。预防措施包括穿戴弹力袜、每2小时翻身一次。
神经支配异常导致肌肉萎缩,组织间隙液体代谢失衡。推拿手法如滚法、捏法可改善局部循环,艾灸气海、关元穴温阳化气。康复方案应包含电动起立床训练、功能性电刺激,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调理营卫。
偏瘫侧淋巴管代偿失调引发水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采用五苓散利水渗湿,配合砭石刮痧从足向心方向疏导。物理治疗可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每日2次,每次20分钟。护理时避免患肢测量血压或输液。
部分降压药或激素类药物可能引起水钠潴留。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中医可配伍茯苓、泽泻等利水药。监测每日出入量,控制钠盐摄入低于3g/日。必要时采用茯苓皮、冬瓜皮代茶饮利尿消肿。
饮食宜选用赤小豆薏仁粥、鲫鱼汤等健脾利湿膳食,忌食腌制食品。坚持每日踝泵运动300次,睡眠时垫高下肢10cm。若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排查肺栓塞等危急情况。中医外治可交替使用芒硝外敷与海桐皮汤熏洗,结合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锻炼膈肌运动促进循环。
2021-06-24
2021-06-24
2021-06-24
2021-06-24
2021-06-23
2021-06-23
2021-06-23
2021-06-23
2021-06-23
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