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常见的痉挛类型包括屈肌痉挛、伸肌痉挛、混合型痉挛、姿势性痉挛和局部痉挛,可通过药物、康复训练及中医调理改善。
上肢屈肌群如肱二头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肘关节屈曲、手指紧握。脑血管病变导致中枢神经抑制减弱是主因。治疗采用巴氯芬等肌松药,配合被动牵拉训练,中医针灸取穴曲池、合谷缓解痉挛。
下肢伸肌群如股四头肌过度收缩,引发膝关节僵直、足下垂。脊髓传导通路异常引发牵张反射亢进。注射肉毒素降低肌张力,使用踝足矫形器矫正,推拿承山、阳陵泉等穴位改善循环。
多肌群交替痉挛常见于脑损伤后期,肢体呈现异常协同运动。需结合经颅磁刺激调节神经信号,水中运动训练降低重力负荷,中药方剂如补阳还五汤加减调和气血。
特定体位诱发肌肉强直,如卧位时下肢内收痉挛。与锥体外系损伤相关。体位摆放每2小时调整一次,热敷痉挛肌群,艾灸肾俞、命门温通经络。
面部或单侧肢体局限性抽搐,多因病灶压迫运动皮层。A型肉毒杆菌素局部注射见效快,配合生物反馈疗法,药茶选用天麻钩藤饮平肝熄风。
日常护理需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量食用山楂、黑木耳促进血液循环;坚持床上踝泵运动预防关节挛缩;夜间使用防痉挛支具保持功能位。中医熏洗方用透骨草、红花煎汤外敷,结合八段锦缓慢牵拉肌肉,严重者需定期评估调整康复方案。
2021-05-19
2021-05-19
2021-05-19
2021-05-19
2021-05-19
2021-05-19
2021-05-19
2021-05-19
2021-05-19
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