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功能训练可通过肌肉锻炼、呼吸调整、姿势矫正、感觉刺激和协调训练等方法改善吞咽障碍。
舌肌和咽喉肌群无力是吞咽障碍的常见原因。中医推荐"叩齿吞津法":轻叩牙齿36次后吞咽唾液,每日3组;"伸舌练习"将舌尖尽力外伸触碰下巴或鼻尖,每次保持5秒;"空咽训练"模拟吞咽动作,配合黄芪15克煎水代茶饮以补益中气。
呼吸与吞咽失调会导致呛咳。采用"六字诀呼吸法",发"嘘、呵、呼、呬、吹、嘻"音时调整呼吸节奏;腹式呼吸训练取坐位,双手叠放丹田处,吸气时腹部隆起;可配合檀香3克、苏叶6克熏蒸改善气道湿润度。
颈部前倾姿势易引发误吸。训练时保持"头正颈直",用毛巾卷垫于颈后;进食采用30度仰卧位,吞咽时下巴内收;艾灸大椎穴和风池穴各10分钟,每日1次可改善颈部肌群协调性。
口腔感觉减退影响吞咽反射。冰棉签轻触腭弓诱发吞咽动作;薄荷1克、细辛0.5克煎汤漱口增强敏感度;咀嚼人参片刺激唾液分泌,每次含服3分钟。
吞咽时序紊乱需重建节律。练习"吸-屏-咽"三步法:用吸管吸水后屏息2秒再咽;配合八段锦"摇头摆尾"式改善身体协调性;代茶饮可用茯苓10克、陈皮6克、山楂9克煎水理气化痰。
吞咽训练期间宜食用山药粥、南瓜羹等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每日晨起练习太极拳云手式20分钟,配合百会穴按摩促进神经调控。吞咽障碍严重者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球囊扩张术、电刺激治疗或针灸疗法,常用穴位包括廉泉、天突、人迎等。坚持3个月系统训练可显著改善吞咽功能,饮食逐渐由糊状向软食过渡。
2021-05-18
2021-05-18
2021-05-18
2021-05-18
2021-05-18
2021-05-18
2021-05-18
2021-05-18
2021-05-18
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