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补气效果与剂量并非简单线性关系,10克以上仍有效但需辨证使用,关键因素包括体质差异、配伍药材、炮制方法、病症类型、服用周期。
气虚体质者每日15-20克黄芪可显效,但湿热体质者超过10克易生腹胀。建议阴虚火旺者配伍麦冬10克,痰湿体质搭配茯苓12克,气血两虚配合当归6克。
黄芪30克配防风6克组成玉屏风散可增强卫气,配桂枝9克组成黄芪建中汤能温补中焦。与知母同用时,黄芪用量需减至6-9克以防燥热。
蜜炙黄芪15克的补气效力相当于生黄芪20克,适合肺气虚咳嗽。酒炙黄芪12克更善行气活血,土炒黄芪18克专补脾胃之气。
脏器下垂可用黄芪30-60克升提阳气,糖尿病气阴两虚者宜15克配山药。疮疡溃久不敛需生黄芪50克托毒生肌,但表实邪盛者禁用大剂量。
持续服用超过30天时,建议采用间歇法:连服7天停3天,或上午服黄芪15克,晚间改服太子参9克。煎煮时间需达40分钟以上释放有效成分。
黄芪膳食可做黄芪枸杞鸡汤黄芪20克+母鸡半只,运动后饮用黄芪红枣茶炙黄芪15克+红枣5枚。艾灸气海穴配合黄芪使用效果更佳,按摩足三里时可用黄芪精油辅助。储存时需密封防潮,霉变黄芪会产生毒性。慢性病患者连续使用大剂量黄芪需每月检测血压血糖,孕妇使用超过10克应咨询医师。
2012-03-27
2012-03-27
2012-03-27
2012-03-27
2012-03-27
2012-03-27
2012-03-27
2012-03-27
2012-03-27
201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