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煮中药的最佳方法需掌握器具选择、水量控制、火候调节、特殊处理、时间把握五个关键环节。
传统砂锅是煎药首选,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且受热均匀。禁用铁铝制品,金属离子易与药效成分反应。现代可用陶瓷锅或玻璃器皿替代,电子煎药壶能精准控温但需确认材质安全性。煎煮前彻底清洗器具,避免油污影响药性。
一般药物加水漫过药面2-3厘米,解表类药物水量减少1/3。质地坚硬的矿物类先煎药物需额外增加200ml水。第二次煎煮水量为首次的2/3,滋补类药物可进行第三次煎煮。药材吸水膨胀后需观察水位,及时补充热水。
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维持微沸状态,解表类药物全程中火快煎15分钟。滋补类药物文火慢煎40分钟以上,附子等毒性药材需先武火煎煮1小时去毒。煎煮过程中避免频繁开盖,蒸汽回流有助于成分析出。
贵重药材如人参需另煎兑入,阿胶类胶质药材烊化后冲服。辛香类药物如薄荷后下煎煮5分钟,车前子等含黏液质药物需包煎。每剂药煎煮2次所得药液混合后分次服用,保证浓度均衡。
解表类煎煮总时长控制在20分钟内,普通药物30-40分钟,滋补类50-60分钟。矿物类先煎30分钟后再下他药,大黄等泻下药煎煮超过15分钟会减弱药效。煎煮完毕立即滤出药液,久置锅中会导致成分回吸。
煎药期间保持环境通风,避免食用萝卜、浓茶等解药食物。服药后适度运动促进吸收,但不宜剧烈运动。不同体质人群可配合药膳食疗,如气虚者服药后可食用山药粥,阴虚者搭配银耳羹。煎煮器具使用后需用清水煮沸消毒,单独存放避免串味。特殊药材煎煮需严格遵医嘱,出现药液浑浊或异常气味应立即停用。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
2025-01-09